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冯玉祥之子冯洪志想回国效力,却遭到邓小平拒绝,这是为何?

冯玉祥之子冯洪志想回国效力,却遭到邓小平拒绝,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15 更新时间:2024/1/17 15:43:18

1982年,冯玉祥之子渴望回国效力却遭到邓小平的拒绝,此举令众人不解。事隔多年,大家才明白邓的良苦用心,感叹其做法高明。

冯洪志是爱国名将冯玉祥的二儿子,他自幼受到父亲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立志长大后也要报效祖国,为国尽忠。他先后到苏联、德国学习,后又赴美国继续深造。当他完成学业准备回国大展拳脚时,却受到了美方的阻拦。

美方不肯放走人才,一心想让冯洪志加入美国国籍留为己用,这无疑遭到了冯洪志的拒绝。于是冯洪志的出行受到了限制,无法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先在美国发展,等待时机,并靠着自身实力在核工业和机械工业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

冯洪志的愿望在1982年有了希望,此时中美已正式建交,又恰巧赶上国家举办“冯玉祥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并邀请冯洪志回国参会。在这次会议上他有幸见到了邓小平。

冯洪志对邓小平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国发展的意愿,他提到国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正是用人之际,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邓小平沉思后回答他:“我理解你的思乡之情,但是我更希望你能够留在美国,因为这样你就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跟人脉,为四化建设和国家统一,作出更大的贡献。”

事实证明邓小平的建议确实颇有远见。

在这之后没多久,冯洪志便在美国成立了泰山工业公司。之所以公司名取为“泰山”,是因为冯玉祥生前最喜欢泰山,有“泰山将军”之称,“泰山”二字是冯洪志对父亲的纪念,也代表了他想要继承父亲风骨,为国人造福的决心。

在冯洪志的努力之下,泰山公司在游艇,汽车,直升机制造等行业的开发研究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持续将先进的技术传回国内,使国民经济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冯洪志还积极促进中美两国合作,双方于1994年达成协议,共同建设中国第一条输煤管道,这是国家四化建设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另外,在促进国家统一方面,冯洪志也做出了傲人的成绩。

回美国后的冯洪志创建了“和平统一促进会”,这一机构吸引了大批爱国华人加入,他们用各种方式呼吁两岸和平统一,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自努力。

之后,冯洪志又多次写信给身处台湾的蒋经国,希望能够说服他开放两岸往来,完成统一大业。但是他却始终没有收到对方的答复。

直到1987年,事情有了转机。这一年,冯洪志又写了一封推心置腹的信给蒋经国,还附上了一个精致的木匣子。这个木匣子里装着蒋经国母亲墓前的三把黄土,这是冯洪志特意到蒋经国老家拜祭其母时一并取来的。

这三把黄土成为了促进两岸开放的催化剂,蒋经国在看到黄土后十分动容,成功唤起了他的乡土情结。在这之后没多久,蒋经国就允许台湾同胞前往大陆探亲访友,两岸关系终于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国家经济发展和两岸关系“破冰”都离不开冯洪志的努力,而他更是为祖国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逐渐地繁荣富强,但可惜“两岸问题”仍然没得到彻底地解决,甚至还有“不怀好意者”用一些卑劣的行径妄图影响台湾和内地的关系,想要分裂中国。

虽然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依旧有很多的艰难险阻,但是坚韧的中国人不会被困难打倒,台湾必将收复,中国必不可分割!祖国必将更加昌盛!

标签: 冯玉祥冯洪志邓小平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