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和张仪提出的“合纵连横”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效果吗?

苏秦和张仪提出的“合纵连横”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效果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65 更新时间:2023/12/8 15:31:25

在拜读线装版精编《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第二卷“史部”中“先秦篇”里的 “战国策” 时,当刚看到“国策”篇中《苏秦以连横说秦》这篇章题目时,看到了苏秦的大名就自然联想到了张仪,看到了“连横”这两个字,自然就又联想到战国时期被各诸侯国广泛采用的“合纵连横”打群架策略。年轻时每当看到战国故事提到这个战国时期盛行的外交策略时,总搞不清楚这个策略到底是啥意思。

到了今天,我个人认为:仅从字面分析来看,“合”与 “连” 字其实都是“联合、联系” 的意思;另外,咱们中国人讲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因此,所谓的“合纵连横”战略,也没什么太高深莫测的学问,只不过就是要么联合本国北边或南边的邻国,跟本国东边或西边的邻国干架;要么就是联合本国东边或西边的邻国,跟本国南边或北边的邻国干架而已!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简称春秋,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前后长达294年时间。经过春秋时期近300年时间混战之后,春秋初期的108个诸侯国通过彼此捉对厮杀或合伙打群架,到最后仍然还剩下三、五十个的诸侯国玩家了。

有的专家说,等春秋混战结束的时候,当时还剩下50多个诸侯国玩家;有的专家又说了,等春秋混战结束的时候,当时还剩下30多个诸侯国玩家。无论是50个也好,还是30个也罢,反正剩下的这几十个诸侯国玩家都必须带着一身的血和伤候场准备进入下一场 战国大战了。

可以说“合纵连横”外交策略的诞生问世,那可真是生逢其时啊!这么多玩家,大家怎么打怎么玩呀?!“合纵连横”真是一个好武器好办法。至于“合纵连横”策略到底是谁发明的,有的专家说是苏秦,有的专家说是张仪,还有的专家说是公孙衍,网上专家们的说法不一的。我个人则认为,这个合伙打群架策略的发明者应该属于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广大人民群众!因为这不过就是合伙打群架时的一个普通常识而已!

张仪也好,苏秦也罢,都是不断设法说服他们自己心仪的或者接受认可他们想法的各国君主,勇敢而智慧地与周围的邻国去打仗占地盘。 所谓合纵连横策略,也会根据当时每一段时间的历史现状和具体情况,不断左右跳动随时变化的。也就是说,无论张仪或苏秦,都不会墨守成规只玩“合纵”A战略或 “连横”B战略的,啥时候需要A战略,就拿出A战略; 啥时候需要B战略,就拿出B战略。他们都是非常务实的人物哟。我之所以这样讲的原因,正是因为《苏秦以连横说秦》这篇文章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苏秦以连横说秦》这篇文章说的苏秦从老家洛阳千里迢迢去咸阳找工作的事。他第一次设法见到秦惠的时候,一开始他想用“连横”策略去说服秦惠王,结果人家秦老板因故非常客气委婉地回绝他了。但是苏秦同学不甘心啊,因为无法二次再见到人家秦老板了,他就一封又一封给秦老板写信,接连写了十封信呢,但是秦老板依然还是不搭理他的,直到他把身上所有的盘缠花光花完了,才灰溜溜地像叫花子一样返回洛阳回家待业去了。回家之后,全家人包括父母兄嫂和他老婆都不待见苏秦同学的,但苏秦同学忍辱负重通过头悬梁锥刺股的办法苦读《阴符经》葵花宝典悟道成功,一年之后二次出山再找工作时,因为得到了赵王的赏识,被封为“武安君”,受相印,从赵国出发去联系其它五国,最终挂六国相印组建了六国同盟,并带领六国联合抗击秦国。也就是说,苏秦同学最初秦国推销“连横”策略失败之后,因被生活所逼迫,又改成向六国推销宣传 “合纵” 策略之后,才取得了重大成功,最终才得以咸鱼翻身实现衣锦还乡的梦想。

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简称战国,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前后长达254年时间。战国大幕刚拉开的时候尚存的30-50个诸侯国,又经过228年时间的捉对厮杀或合伙打群架,等终于熬到公元前247年的时候,最后还剩下七个大玩家了,人称战国七雄:秦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和齐国。

当然了,也有人说了,所谓“合纵”就是战国七雄中的除最牛最强的秦国之外的其它六个国家联合起来跟秦国干架,所谓“连横”就是秦国跟其它六国中其中一个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去收拾其它国家。

从上面这张公元前247年战国七雄占据地盘的示意图,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秦国已经独占了当时整个中国的西部地区,剩下的六个国家从北到南拥挤在东部地区。看了这张地图,就能很容易很好地理解所谓 “合纵”(联合南北邻国)和 “连横”(联合东西邻国)是啥意思了。

只不过我需要特别指出并说明的是,等战国初期几十个诸侯国开打之后,又经过了长达228年时间的混战,等到终于熬到公元前247年这一年,最后还剩下7位大玩家时,那时张仪同学已经去世62年了,而苏秦同学也已经去世37年啦!

如果说“合纵连横”合伙打群架策略当初真是由张仪和苏秦同学发明的话,那么在他们俩都死之后,在秦国终极决战其它六国而最终统一中国的最后26年时间里,他们俩当初发明和推广推销的“合纵连横”合伙打群架策略一直还在发挥着作用呢!

秦国按照(韩、赵、魏、楚、燕、齐)次序依次消灭了六国之后,作为最后一个大玩家和终极胜利者,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 也就是说,经过294年的春秋混战和254年的战国大战,最终终于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建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秦朝。

咱们中国人生生死死无比艰难地走过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经历了合计将近550年时间的混战和大战,这期间有多少代人的多少血多少泪啊!当然,这同时也是一个乱世出英雄和英雄辈出的时代,苏秦同学只不过是他们当中一个代表而已。

标签: 苏秦张仪合纵连横

更多文章

  • 北宋教育家、安定先生胡瑗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教育家,安定先生,胡瑗

    生平 祖籍今陕西子长县的安定堡(一说现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公元993年(宋太宗淳化4年)生于于泰州海陵(今江苏如皋市)的一户官吏家庭。其家族世代显赫,始祖胡遵为晋车骑将军,后裔中曾有过两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10余人。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参军时举家随迁,但自其父胡讷任宁海军节

  • 古代考上了秀才到底有什么待遇?这篇文章告诉你所有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秀才,科举制度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读书人,拼命读书,就是为了至少能考上秀才。 很多人为了考秀才,一考就是半辈子,但是从不放弃。 好,那么,我们古代的读书人,心心念念要考秀才,他们是不是仅仅为了“秀才”这个头衔呢? 答案是:非也。 “秀才”头衔固然重要,但是

  • 古代有六大名著,而现在只有四大名著,其余两部是哪两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六大名著,四大名著

    现如今,我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家喻户晓,不仅如此,人们还根据它们的故事情节拍成了电视剧。它们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是含有全面性的哲学道理,并且还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性的涵义。 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师徒之间的友情,都将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们在建国前并不叫做四大名著,而是被称为&ld

  • 李莲英和安德海都是慈禧的大太监,慈禧对他们量都满意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莲英,安德海,慈禧

    有一晚,慈禧吃过晚饭想要“方便”,李莲英立刻用头顶着马桶,进来侍奉。慈禧方便完后,冷冷地对李莲英说:“你的水平可比安德海差远了!”李莲英反复回想所有的步骤,他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纰漏啊? 众所周知,李莲英平时非常懂得为人处世,为何慈禧这一次会对他不满

  • 道光的儿子是谁 道光的儿子中谁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道光帝,咸丰皇帝,奕詝

    道光皇帝在后人口中一直备受争议,虽然他从小聪明、爱学习,自他登基后他也有所举措,可是他还是有很多的败笔,为中国带来了沉痛的影响。他的儿子由此更加身负重任,比起其他的皇帝道光皇帝的儿子并不多,他在他们之间选出继承皇位的人是谁呢? 道光的儿子是谁 道光皇帝的妃嫔有23人,她们为他诞下了很多的子嗣

  • 1952年,葡萄牙疯狂挑衅我国,毛主席一句话令葡萄牙立刻服软,并道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葡萄牙,澳门总督,史伯泰

    1952年,葡萄牙疯狂挑衅我国,毛主席一句话,我国获赔4.4亿一九五二年,葡萄牙军队突然毫无理由地疯狂挑衅我国,并引发了两国之间的大规模交火。这件事儿被毛主席知道后,他只说了一句话,就立刻让葡萄牙服软,慌忙地向我国道歉,并且赔偿了中国四点四亿元人民币,保证永远不会再与中国为敌。 那么,葡萄牙政

  • 农民副总理陈永贵反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去世时只有一个人前来祭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永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他是我国历史上首位农民出身的副总理。却在1978年邓小平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张时直言反对,甚至因此和其他同志结下梁子,就在连他的葬礼上也只有一个人前来祭拜。 大会上,邓小平首次提出了自己的这个观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积极性,自

  • 军统头子戴笠有多好色?曾今插足郁达夫与王映霞的婚姻,导致才子和美人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戴笠,郁达夫,王映霞

    军统头子戴笠有多好色?就连“风流才子”郁达夫与“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这对曾经的“富春江上神仙侣”的婚姻,也因为他横插一杠子而最终分崩离析,这是怎么回事呢? 郁达夫在家中无意中发现了时任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情书

  • 冯玉祥之子冯洪志想回国效力,却遭到邓小平拒绝,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冯玉祥,冯洪志,邓小平

    1982年,冯玉祥之子渴望回国效力却遭到邓小平的拒绝,此举令众人不解。事隔多年,大家才明白邓的良苦用心,感叹其做法高明。 冯洪志是爱国名将冯玉祥的二儿子,他自幼受到父亲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立志长大后也要报效祖国,为国尽忠。他先后到苏联、德国学习,后又赴美国继续深造。当他完成学业准备回国大展拳脚

  • 2002年台湾老兵左智超返乡探亲,酒后三巡失言,女儿:你真是共产党的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左智超

    1987年7月,蒋经国发布了一条“总统令”,宣布台湾岛以及澎湖列岛从7月15日零时起解除戒严。从这一天起,数十万背井离乡跟随国民党一起来到台湾的国军老兵们,终于有了回老家看一看的机会,而左智超就是其中之一。 2002年,已经年过古稀的左智超,带着自己的大女儿,又一次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