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降的战败国,审判战犯是必须的,东条英机是头号战犯,而东条的权力来源于天皇裕仁的授权,所以这俩货都应是头号战犯。
但最终日本天皇却免于审判,由此可看出,日本投降是有先决条件的,就是放过天皇。
《波茨坦公告》后,日本竟明确说要继续战斗,并抛出“一亿玉碎“的陪葬计划,面对如此狂妄的叫嚣,盟国以美军的两颗原子弹和苏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摧枯拉朽毁灭式打击,让日本清醒过来,放弃幻想。
日本政客很清楚在国际关系中利益才是相处的关键,于是他们利用瑞士中立国的身份传达给四国会议乞降照会:在不改变天皇国体条件下,接受《波茨坦公告》。
经历过太平洋战争的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曾说“日本真是一个疯狂、变态的国家”。
此时美军已做好登陆日本作战的准备,所以美国总统杜鲁门认为,如果给它一个保留天皇的条件,会大大缩减收服日本的成本。
体会了美国的意思后,天皇裕仁立即宣读“终战诏书”,以广播的形式告知日本全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不过,在这份诏书中,他没有提到过“投降”二字。
紧接着日本内务省就主动献媚发出公告,要求各地警务部门为占领军即美军,设立提供特殊服务的慰安所。*+
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没有像欧洲的盟国那样,把纳粹德国政府机构等国家机器彻底铲除,仅撤销了日本帝国大本营、参谋本部、军令部和教育总监部,保留了天皇制和日本国政府。
最终,美国主导了东京审判,使裕仁躲过了应有的战争审判。
这种审判的缺失,给日本对“二战”罪行的反思等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也成为今日军国主义复苏的重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