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钱荒”:早在北宋时期就常有缺钱的现象

“钱荒”:早在北宋时期就常有缺钱的现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3 更新时间:2023/12/13 22:25:29

“钱荒”,就是市场上流动的货币少了。那么,出现了“钱荒”怎么办?主流经济学者的建议很简单:放宽货币,降准,降息等等。但是,一个矛盾现象却被忽略:放宽货币之后,按道理,钱是越来越多了,为什么反倒会出现“钱荒”呢?没有想到的是,“钱荒”恰恰是钱(纸币或铸币)太多而导致的。

其实,钱多之后,反而出现“钱荒”这个现象,很早就有了。

早在北宋时期,就常有缺钱的现象,“民间谓之钱荒”。就有很多大臣、学者对“钱荒”现象感到非常疑惑。譬如,苏轼的弟弟苏辙就说:“……今所在铸钱数日益多,可谓钱轻矣。然而金帛米粟价日益贱,而钱之行于市者日益少,有钱重之弊。”

另一大臣张方平也说:“自太祖平江南,江、池、绕、建置炉鼓铸,岁至百万缗。积百年之所入,宜乎贯朽于中藏,充足于民间矣,乃自比年以来,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万商束手。”

两人的意思是一样的:为什么官府铸钱多了,反倒发生了“钱荒”?并且,不仅民间“钱荒”,官府也同样“钱荒”。其他如曾巩、苏轼、司马光、王安石等名人,都讨论过“钱荒”的现象。“钱荒”现象在南宋仍然存在,并且,由于滥发纸币,“钱荒”越演越烈。很多时候,还会出现物价上涨和“钱荒”同时发生的现象。譬如,大臣魏了翁就说:“重以楮币(宋代的官方纸钞——会子)泛滥,钱荒物贵,人情疑惑,市井萧条。”这位官员迷惑了:既然钱少,按道理物价应该不贵才对啊,为什么物贵和“钱荒”会同时发生呢?

钱究竟去哪里了?宋代人找了很多原因:因为外贸外流了,富人把钱藏起来了,使用、运输中损耗了等等。但这些解释并没有彻底消除他们的疑惑。

那么,究竟为什么钱多反倒会发生“钱荒”呢?

以宋代会子的滥发为例。人人明白,如果在每张钞票上乘以同一个数,物价也就会涨相应的倍数,等于什么都没有改变,没有人的钱会增多,这可以称之为“普乘悖论”。会子滥发,并没有真的增加了钱,因为滥发之后,会子流通的最终结果,也就是相当于在每张会子上乘以一个数。按经济学者的比喻,“货币似水”,最终会“流”均匀。

但是,另一方面,滥发会子的过程中,原来持有会子的人,购买力被摊薄了,官府却借会子滥发,注入虚假信用,敛入大量资源。所谓通货膨胀,其实就是虚假信用的增加。人们得到会子的过程是有先有后的,越先得到会子的人,越少受到会子贬值的损失,最后得到会子的人,受损最大。对于受损的人来说,尽管最后手里的会子数量变大了,但是购买力却变小了,当然就会感觉到钱荒。

同时,原来的债权债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我原来借了你十贯会子,现在由于会子滥发,一贯会子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的五分之一,那么,我再还你十贯会子,其实只相当于还给你二贯,你亏大了。

由于会子滥发的不确定性,民间的信用遭到巨大的破坏,人们不愿意往外借钱了。所以,一方面钱“多”了(“普乘悖论”,只是会子数字变大了,并没有真的增加钱),另一方面,人们感受到信用稀缺。

“钱荒”就是信用荒,融资难,钱“多”、“钱荒”两者同时存在并不矛盾。金属铸币的滥发,其原理和纸钞一样。

再看看现代的例子。津巴布韦、委内瑞拉都发生过惊人的通货膨胀。一方面,老百姓手里的钱的数字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老百姓又发现钱更加难以赚到、借到,是可怕的“钱荒”。

理解了钱“多”导致“钱荒”的因果关系,解决“钱荒”问题的正确办法就不难得出了。

宋代会子滥发导致的“钱荒”,显然不能靠更“宽松”地发行会子来解决,那只会加剧“钱荒”。正确的方法是,停止滥发会子,最好出售官府的物资收回会子,使会子购买力上升,这是对购买力受损的人们的补偿,同时,也使得人们乐于往外借钱,民间信用得到恢复。

古人其实也注意到了民间信用对解决钱荒问题的重要性。比如沈括宋神宗出的主意,就说到一条:“……使流转于天下,何患钱之不多也。”

今天,经济体量远远超过宋代,但金融的基本逻辑并没有变。只要民间信用得到呵护,真实信用不稀缺,就不用担心“钱荒”。

标签: 北宋钱荒

更多文章

  • 吴范死后占星术无人继承,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吴范,占星术

    吴范,字文则,会稽郡上虞县人。因研究历数,知晓气候,而闻名于郡中。被荐举为有道,来到京都,正值天下大乱而未被任用。时值孙权崛起于东南,吴范于是前往投奔并任职其下。凡是遇到灾祸、吉祥的征兆,他就推算预言将要发生的事情及其变化情状,其预言大多应验。于是以此声名显扬。起初,孙权在吴郡,准备讨伐黄祖,吴范说

  •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问价而是问一个问题,令现代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鸿章,马克沁机枪

    中国在历史上领先世界数千年,所以古人们具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这种骄傲在满清的乾隆皇帝身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给英国外交使者的国书中写道:“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完全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口气,但其实当时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 在那遥远的西方,欧洲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工业

  • 我们常说的“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古人的宇宙观让人惊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宇宙观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句话,这句话重点是在后面,形容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每个人的看法角度也不同。这个很好理解,但是这句话的前面的大千世界,大家也许耳熟,但是却不了解其到底是什么,有多大。大千世界是佛教宇宙观“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1000个小世界就为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就为

  • 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驾崩后连敌国的皇帝和百姓都嚎啕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皇帝,最仁慈的皇帝

    皇帝是我国古代权势和地位象征,在“君权神授”的理论中,他们被认为是受上天的委派治理凡间,享有绝对的权威。有些皇帝的随心所欲,忽视民间疾苦,一心为自己营建华美的宫室、建造宏伟的工程。还有很多好大喜功的皇帝会举全国之力劳师远征,不顾及百姓的生活是否安定祥和、国家运行是否稳定有序。但在众多的帝王中,心系黎

  • 《战国策》记载的象比之术,朴实言语如何引人自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象比之术,战国策

    今天说说《战国策》里面的一则小故事。楚国有个叫做昭献的人来到阳翟,昭献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权势的大臣。东周国君得知消息后,打算派东周相国前去接待。但是这个相国不想去,又不敢明说,这个时候苏厉看出来了,于是帮他去给国君游说。 在《战国策》里,但凡看到姓苏的,都得小心翼翼,这个苏厉也不简单,他

  • 明代长平公主的最后结局:死时尚有五个月身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代,长平公主,明代长平公主

    “汝何故生我家”这句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名言,是崇祯皇帝说给长平公主的。1644年本来应该是长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这一年公主十五岁,正值豆蔻华年。史载她“喜诗文,善针饪”,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子。皇帝已经为她选定了翩翩佳公子都尉周世显为驸马,可惜天翻地覆的局势让婚礼一推再推。农民军攻占北京城的

  • 赵云怎么死的?揭秘三国演义里赵云是被谁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怎么死的:赵云,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字子龙,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29年,是三国时期蜀汉国五虎上将之一。赵云自邺城与刘相备相见后自此追随刘备争霸天下,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接

  • 张飞怎么死的?三国演义中张飞是如何死的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飞,三国,张飞怎么死的

    张飞怎么死的:张飞,生年不详,卒于221年,字益德,出生于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国名将之一,与刘备和关羽桃园三结义之一。张飞对蜀汉国贡献极大,在军中号称万人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

  • 白素贞的身世之谜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白素贞,传奇

    白素贞的身世之谜:白素贞,大家都知道白素贞是一条修行千年的蛇妖,而俗话说“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按此道理,白素贞也应该有自己的爹娘不是?可整部电视剧从头到尾对小白的具体身世只字未提,只是模糊的交代了个在峨眉——青城山一带修行。那么白素贞的爹娘到底是谁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探究下白素贞的身世之

  • 乾隆身世之谜,历史上乾隆真正的身世大揭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乾隆身世

    乾隆身世之谜:乾隆,大清王朝的第六位皇帝,25岁时登基,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为一代有为之君,然后后世对于乾隆的身世却有着种种的猜测,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探究下乾隆身世之谜。 他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故事,而其中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