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朱棣在史书上的名声是很不好的,大概是因为他篡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在位期间又雷厉风行,手段残忍。所以他一直有着和父亲朱元璋一样的暴戾之名,又没有名正言顺的名分,自然名声不好。
关于他的“黑料”层出不穷,各种都是在夸大或者报道他的种种暴行的。所以关于他的一些流言蜚语也不少,就比如他曾经凌迟过三千宫女,并且还亲自监刑。这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
三千宫女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朱棣很明显也不是一个好脾气皇帝,当年因为有宫女和太监对食,朱棣就十分生气。其实对食一事在宫中也是很常见的现象,虽然没有明面上捅破,但大家都心照不宣。
有些不符合宫规,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小事,皇帝一般就不会计较。朱棣不同,他当时正值气头上,一听这件事当即就把人抓起来了。谁知道这两个人因为太害怕了,就畏罪自尽了,朱棣就把很多宫女都抓起来了,牵连者众多。
这些宫女哪经历过这种情况,当即就慌了神,她们也不知道皇帝让她们招什么,总之什么都敢说。有人甚至说出了关于谋反的话,这无疑是进一步激怒了朱棣。谋反可是大罪,任何君王都不能容忍的,所以朱棣就决定这些人一个都不放过了。
涉事者三千,都被朱棣判了凌迟,甚至为了肃清宫闱,朱棣还亲自监刑。这件事也成功让朱棣更加臭名远扬了,而这件事的起因也只是因为妃子之间的争宠行为。
背后原因
天子这么愤怒还是因为逃不过美人关,毕竟天子也是人,也会有自己宠爱的美人。当初朝鲜进贡了一批美人,其中权氏最为出挑,一下就赢得了朱棣的喜爱。在其他美人位分还不高不低的时候,权氏在被进贡的第二年就成为了贤妃。
这份宠爱真是用冠绝后宫形容都不为过,毕竟当时朱棣的皇后已经去世了,宫中最高的也只是贵妃,然后就是贤妃权氏了。朱棣对权氏可谓是百般宠爱,当时权氏也是艳压了同一批进贡的美人。
谁知道没多久,权氏居然病逝了。虽说朱棣对她谈不上真爱,但到底也是新欢,还是很喜欢的新欢,朱棣还是挺伤心的。本来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朱棣也没办法,这个时候却有个宫女说其实权氏是死于后宫争宠。
朱棣可以接受权氏是自己病死,但不能接受权氏是被自己后宫其他人害死的,朱棣一定要给权氏一个交代。当时朱棣听说是同期的一个姓吕的美人出于嫉妒害死了权氏,他一怒之下杀了和吕美人有关的很多人。
朱棣本来以为这样就很生气了,谁知道朱棣原来是被耍了。因为这件事其实是一个商人的女儿出于忌恨陷害了吕美人,这个商人之女也姓吕,也称贾吕。贾吕当初想攀附吕美人,结果被拒绝了,羞愤交加,正逢权氏去世。
贾吕计从心来,决定把这件事赖在吕美人头上。其实这个贾吕还挺得朱棣喜欢的,她的宫女鱼氏和人对食朱棣也不管,谁知道自己却被贾吕耍了一通。
这是在蔑视皇权,这就是朱棣为什么这么生气要把三千宫女都抓过来盘问的原因。戏耍君王非同小可,朱棣肯定受不了这种羞辱的。
事情真相
因为后宫妃子争宠就赔上了三千人的性命,这不是简单的暴虐能概括的,简直草菅人命了。朱棣这样和昏君又有什么区别,那他真的杀了三千宫女吗?答案肯定是否的。
先不说这个故事有多荒谬,朱棣再怎么暴虐,但他却绝不是昏君,这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他肯定不会做的。再者朱棣也没有那么好糊弄,一个宫女的话他会这么相信吗?
还有就是时间线不对,三千宫女一事发生在1420年,这个时候朱棣忙得很。第一要紧的就是迁都,这种大事肯定是首位,他哪有心情管一些不重要的宫女。
第二就是朱棣还在忙着四处征战呢,说他监刑凌迟的时间,其实他根本就不在明皇宫。他正在忙着北伐,他人都不在又怎么可能监刑呢?
更何况这件事本身就是朝鲜那边记录的,也是一家之言,很有可能是为了抹黑朱棣故意编的。所以可信度并不高,我国也没提过这件事,连捕风捉影都没有,可见其真实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