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洪秀全封了2000个王,10000个丞相,20000个将军,使30万太平军围攻2万湘军,46天不能前进一步。谁料,洪秀全却说:“我是不得已的!”
太平天国后期,王爵泛滥成灾,诸王不听指挥,各自为政,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覆灭。小农出身的洪秀全,其实已经做到最好了。
洪秀全4次参加院试均落榜,到了30岁还被称作童生,这是非常丢人的。可洪秀全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反而愤恨清政府出题太难,招生比例太小,不给自己机会。
一次偶然,洪秀全拜读了《劝世良言》,他觉得相见恨晚,书中淹没世界的‘洪水,燃烧的‘火焰,正对应着自己的小名“洪火秀”,他认为自己肩负着上帝的使命,要用教义来改造这个社会。
就这样,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是个山寨版的基 督 教,而后招揽来大批的贫困百姓,并且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分别为东西南北翼王,洪秀全则为天王。
这本身只是一种大型宗教活动罢了,然而却因满清官军强行向教会成员索要非法捐税,导致爆发冲突,数百官军被打死。洪秀全不得已造反,成立了“太平天国”,并拉出口号“均田以賑贫穷”。
太平军的口号吸引来大量没有土地的农民朋友加入,起义军节节胜利,攻克了南 京,洪秀全把南 京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
咸丰皇帝为了镇压太平军,分别在江 苏和浙 江建立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太平军事实上的一把手杨秀清,兵分三路,一路由李开芳,林凤祥率2万人马北伐,另一路则以胡开晃和石达开先后为丞相西征,而第3路则由杨秀清亲自坐镇大本营,对抗两大营。
结果北伐军打到天 津,孤军深入被蒙古骑兵打的全军覆灭。西征军打下安 庆,九 江,武 昌,最终被曾国藩的湘军镇压。杨秀清则顺利击败两大营与清朝划江而治。
此后杨秀清居功自傲,他认为:“天下都是我打下来的!洪秀全什么事都没干,应该退位!”
洪秀全虽然知道自己打仗不如杨秀清,可是他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自己的权力,他密令韦昌辉,秦日纲深夜斩杀杨秀清。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杨秀清虽然死了,可是斩杀他的韦昌辉却完美的继承了他的专权和嚣张。韦昌辉高举屠刀,又杀了2万人,之前得罪他的人全部死在屠刀下。
洪秀全正懊恼不知如何牵制韦昌辉,韦昌辉却杀了翼王石达开的父母,石达开挥师南 京,要求洪秀全诛杀韦昌辉。
洪秀全便以反叛罪名除掉了韦昌辉和秦日纲,给杨秀清平反。为了避免属下再次做大而威胁自己的统治,洪秀全名义上让石达开总理政务,暗地里却提拔自己的各嫡系兄弟为王,来挟制石达开。
石达开深感自己不受信任,就另起炉灶离开了大营,此后再没回来。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创始人班子只剩下了洪秀全。好在有个叫“李秀成”的将领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先后击败了重建的江北和江南大营。
然而洪秀全却不敢再将允许李秀成做大,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围剿太平天国时,洪秀全为了更好加强自己的军权,陆续提拔李秀成的下属为“王”,尽管此时的王已经没什么含金量了。
到了1864年,洪秀全封了2000个王,10000个丞相,20000个将军,致使30万太平军围攻2万湘军,整整46天寸步难行。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他对清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换上了最精良的装备,统一了他们的理念,最终以少胜多打败了洪秀全的太平军。
杨秀清最后才发现整个部队变的毫无执行力,无人可堪大任,最终他含恨被湘军杀害。
至此,称霸南方的太平天国正式灭亡。
洪秀全从一落榜书生成为天王,可谓人生实现大跃迁。更何况他盘据的江南是清王朝最富庶的地区,还是前明的首都,朱元璋曾花大精力打造南 京城墙,足以可见太平军的实力。
只可惜洪秀全小农出身,局限性太大,他没有很好的人力培养机制,对于功臣只用钳制的方法,导致他最后无人可用,一个没将的王,那还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