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为什么失败?洪秀全封了2000个王,10000个丞相,20000个将军

太平天国为什么失败?洪秀全封了2000个王,10000个丞相,20000个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666 更新时间:2024/1/25 12:40:49

1864年,洪秀全封了2000个王,10000个丞相,20000个将军,使30万太平军围攻2万湘军,46天不能前进一步。谁料,洪秀全却说:“我是不得已的!”

太平天国后期,王爵泛滥成灾,诸王不听指挥,各自为政,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覆灭。小农出身的洪秀全,其实已经做到最好了。

洪秀全4次参加院试均落榜,到了30岁还被称作童生,这是非常丢人的。可洪秀全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反而愤恨清政府出题太难,招生比例太小,不给自己机会。

一次偶然,洪秀全拜读了《劝世良言》,他觉得相见恨晚,书中淹没世界的‘洪水,燃烧的‘火焰,正对应着自己的小名“洪火秀”,他认为自己肩负着上帝的使命,要用教义来改造这个社会。

就这样,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是个山寨版的基 督 教,而后招揽来大批的贫困百姓,并且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分别为东西南北翼王,洪秀全则为天王。

这本身只是一种大型宗教活动罢了,然而却因满清官军强行向教会成员索要非法捐税,导致爆发冲突,数百官军被打死。洪秀全不得已造反,成立了“太平天国”,并拉出口号“均田以賑贫穷”。

太平军的口号吸引来大量没有土地的农民朋友加入,起义军节节胜利,攻克了南 京,洪秀全把南 京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

咸丰皇帝为了镇压太平军,分别在江 苏和浙 江建立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太平军事实上的一把手杨秀清,兵分三路,一路由李开芳,林凤祥率2万人马北伐,另一路则以胡开晃和石达开先后为丞相西征,而第3路则由杨秀清亲自坐镇大本营,对抗两大营。

结果北伐军打到天 津,孤军深入被蒙古骑兵打的全军覆灭。西征军打下安 庆,九 江,武 昌,最终被曾国藩的湘军镇压。杨秀清则顺利击败两大营与清朝划江而治。

此后杨秀清居功自傲,他认为:“天下都是我打下来的!洪秀全什么事都没干,应该退位!”

洪秀全虽然知道自己打仗不如杨秀清,可是他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自己的权力,他密令韦昌辉,秦日纲深夜斩杀杨秀清。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杨秀清虽然死了,可是斩杀他的韦昌辉却完美的继承了他的专权和嚣张。韦昌辉高举屠刀,又杀了2万人,之前得罪他的人全部死在屠刀下。

洪秀全正懊恼不知如何牵制韦昌辉,韦昌辉却杀了翼王石达开的父母,石达开挥师南 京,要求洪秀全诛杀韦昌辉。

洪秀全便以反叛罪名除掉了韦昌辉和秦日纲,给杨秀清平反。为了避免属下再次做大而威胁自己的统治,洪秀全名义上让石达开总理政务,暗地里却提拔自己的各嫡系兄弟为王,来挟制石达开。

石达开深感自己不受信任,就另起炉灶离开了大营,此后再没回来。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创始人班子只剩下了洪秀全。好在有个叫“李秀成”的将领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先后击败了重建的江北和江南大营。

然而洪秀全却不敢再将允许李秀成做大,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围剿太平天国时,洪秀全为了更好加强自己的军权,陆续提拔李秀成的下属为“王”,尽管此时的王已经没什么含金量了。

到了1864年,洪秀全封了2000个王,10000个丞相,20000个将军,致使30万太平军围攻2万湘军,整整46天寸步难行。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他对清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换上了最精良的装备,统一了他们的理念,最终以少胜多打败了洪秀全的太平军。

杨秀清最后才发现整个部队变的毫无执行力,无人可堪大任,最终他含恨被湘军杀害。

至此,称霸南方的太平天国正式灭亡。

洪秀全从一落榜书生成为天王,可谓人生实现大跃迁。更何况他盘据的江南是清王朝最富庶的地区,还是前明的首都,朱元璋曾花大精力打造南 京城墙,足以可见太平军的实力。

只可惜洪秀全小农出身,局限性太大,他没有很好的人力培养机制,对于功臣只用钳制的方法,导致他最后无人可用,一个没将的王,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标签: 太平天国洪秀全

更多文章

  • 被称为千古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到底是王勃几岁时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滕王阁序,王勃,千古第一骈文

    有说14岁写的,也有说26岁写的。这个只活了27岁却已是“初唐四杰”之首的大才子,真是迷一样的存在。 14岁派:《太平广记》这样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因文中有“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恭逢胜饯”之句。

  • 明朝灭亡后,明朝王爷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灭亡,明朝王爷

    一个朝代倾覆后,惹人关注的一点就是前朝皇室的安排,对前朝皇室的安排某种层面也能看出新君的个性。因此,往往当权者就算是装也会装的仁善,对前朝皇室并不会多加苛待。当然这个的前提是安分的皇室,如果一心想复国的前朝皇室,当权者也不会放任。 前朝皇室问题很棘手,有时候伴随两个交替政权如果有什么深仇大恨,

  • 清朝灭亡后,当时亏欠西方列强的赔款为何没人来讨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灭亡,赔款,讨债

    清朝灭亡后,中国历经多次政治与社会的变革,包括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在这一系列变革过程中,原本应由清朝承担的巨额赔款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被完全追讨。 首先,清朝灭亡后的国际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一战和二战期间,西方列强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抗德国、奥匈帝国等

  • 诸葛亮为什么不肯拨给魏延兵马让他去子午谷一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魏延,子午谷

    为了深入探讨诸葛亮为何不肯拨给魏延兵马去子午谷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诸葛亮的决策思考过程。 历史背景 子午谷位于蜀汉的西南边境,是与曹魏相接触的重要关口。在那个时期,蜀汉和曹魏之间存在着敌对关系和领土争夺,子午谷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曹魏为了控制子午谷,派遣了大将张郃驻守该地。

  • 北大校长蔡元培筹钱请爱因斯坦演讲,全国学生异常兴奋 ,结果对方爽约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蔡元培,爱因斯坦

    事情发生在1922年,此时的爱因斯坦已经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了,并且受到世界各地的演讲邀请,于是便动身,前往世界各地演讲,而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在得知此消息后自然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他也希望自己在位期间为学生们做点什么贡献,于是便趁着爱因斯坦外出演讲,请他也到自己的学校演讲一下,于是便开始四处

  • 为什么华夏有五千年文明,却没有发展出体系化的现代科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文明,现代科学

    华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包括充满创造力的哲学、文学、艺术、农业等领域的成就。但相比之下,现代科学在华夏的发展历史上相对较短,发展也较为缓慢。有许多因素导致了这种情况,下面就分别进行讨论。 历史背景和政治体制 在古代,中国社会有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政治体制限制了科学的自由和发展。在这样的体制

  • 朱棣真的凌迟过三千宫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凌迟三千宫女

    永乐大帝朱棣在史书上的名声是很不好的,大概是因为他篡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在位期间又雷厉风行,手段残忍。所以他一直有着和父亲朱元璋一样的暴戾之名,又没有名正言顺的名分,自然名声不好。 关于他的“黑料”层出不穷,各种都是在夸大或者报道他的种种暴行的。所以关于他的一些流言蜚语也

  • 章邯在秦末名将中属于什么水准?其才能是否被严重低估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章邯,秦末名将

    章邯是秦末时期的名将,他是赵国人,原名章句,后改名章邯。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很多波折和挫败,但他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才能和成就受到了历史学家的广泛关注。关于章邯在秦末名将中的水准以及其才能是否被严重低估的问题,存在很多争议和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生平 首先

  • 司马光知史通史,为什么还要反对王安石变法?是真的为大局着想还是为了一己私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光,王安石变法

    自古以来,变法与反变法的辩论一直是中国历史上一大争议焦点。 在北宋时期,王安石的新法与司马光的反对声音成为了史学界和政治界长久不衰的话题。究竟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出于真正为大局着想,还是一己私欲呢? 首先,需要了解司马光作为一位知史通史的学者,对于国家治理的理念和看法。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

  • 白崇禧暴毙家中,蒋介石和李宗仁的说法,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白崇禧,蒋介石,李宗仁

    1966年12月2日,国民党桂系一代名将,人送绰号“小诸葛”的白崇禧突然死在了家中的卧室里。据说,当下人发现他的时候,他浑身发青、面目狰狞,床头柜上有半杯酒,而睡衣和床单已经被他撕成了碎片。众人认为他死前肯定经历了极度的痛苦,以至于如此挣扎。但查到最后,白崇禧的最终死因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