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浅谈唐代女性服饰形制特点及其成因

浅谈唐代女性服饰形制特点及其成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78 更新时间:2023/12/7 21:43:51

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唐代的女性服饰无论是衣料还是款式,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在我国服饰的演进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时期的女性服饰形制的特点和成因。

朝的服饰不仅种类丰富多变,而且风格非常开放。唐代刘昫的《旧唐书》中曾有过记载:“既不在宫廷,而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其好尚。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可以看出人们的服饰在唐朝时期发展繁盛,达到顶峰。

一、襦裙服式为主

纵观整个唐朝,在初唐,盛唐,直至晚唐时期,女性的服饰都是以襦裙为主要的形制。襦裙,最早是在先秦时期被人们设计出来的,上衣很短,下面的长裙系在胸部以下,走动时将身体比例拉长,显得更加窈窕动人。

(一)上身以襦为主

“襦”就是长度不超过膝盖的,在单衫外面穿的一种短衣。

唐朝初年时,女性服饰中的襦衫袖子一般比较小比较窄,因为这样设计方便活动,后来在胡服的影响下,这种服饰样式逐渐流行了起来。

当时的小袖又细又窄,没有缘边,到了盛唐,袖子越来越宽,朝廷后来只得颁布法令才能强硬地遏制住这种风气,唐朝末年,这种宽大的袖子更是发展到极致,达到唐朝初期衣袖的十倍以上。

除此之外,唐代女性还有一种叫做“半臂”的服饰,穿在襦衫的外面。半臂通常为对襟,衣襟上没有设置纽袢,只是用缀在衣襟上的带子在胸前系扎。

隋朝和唐朝的时候,半臂的样式非常多,翻领的,套头的,对襟的等等,样式繁多,十分漂亮,半臂的衣领开的很大,甚至可以露出来胸部,由服饰的这一变化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中开放和浪漫之风盛行。

(二)下身着长裙

唐代女性上身穿短衣,下身则束裙子。初唐时期,女性裙装的腰线很高,在腰部以上或是腋下,束于短襦外,以丝带系扎固定,裙长通常及地。此种装扮能够增加下半身所占全身的比例,从而凸显女性修长的体态,凸显女性的翩翩风姿。

盛唐时期,女裙随着襦服袖子的加宽加大,裙摆也变得肥大宽阔了起来。裙子的功能从之前修饰女性身材变得更加注重舒适宽松,裙子形状在一步步的改进中膨胀了起来,下摆收缩成圆弧形,走路时拖在地上。

到了晚唐时期,这种时尚肥阔的风气达到了顶峰,有的裙摆像铜钟一样垂下来,可以将鞋子遮住。当时女裙用多幅巾帛拼制而成,宽度不受限制,有甚者裙宽可达到3至4米,裙子的宽阔程度可见一斑。

女裙不仅变宽,还变得更长,行走时更加飘逸,再加上当时裙子的布料本来就是很轻薄柔软的罗织物,从腰部垂下来时更能使人增添魅力。

(三)女子襦服裙形制的成因

唐朝时期的开放与包容,使得唐朝的经济无上繁荣,迅速发展,再加上交通方式增多,世界各地往来便利,李唐王朝逐渐变成了当时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像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当时闻名遐迩的大都市,已是中外文化长期频繁交流的地方,而长安到盛唐时极度辉煌,人口已达百万。

那里居住着许多来自异国他乡的王侯、留学生、求法僧,以及美术家、舞蹈家、音乐家,还有许多外国的经商者和出使者,更有甚者,外国人可以在朝中做官。

那时的唐朝无论从哪方面看都难有匹敌者,却难能可贵地不自视甚高,而是制定了开明宽松的对外开放政策,将世界上的所有文化吸收并蓄,加以采纳。因此,在这样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唐代女性的服饰样式繁多也就不足为奇。

二、女着胡服

(一)胡服的基本形制

唐代女性服饰随着唐王朝的开放交流,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整体风格从之前流传下来的襦裙向少数民族的胡服改变。

“胡”是古代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对周边其他民族的统称,由于唐朝的开放交流,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使原本属于少数民族服饰的“胡服”逐渐流传到中原地区,与汉族服饰融合形成新式服装。

唐代融合了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国的许多外来文化,这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女性服饰的改变。

唐贞观至开元年间(627年至741年)盛行胡服新装,女性的装扮常常和男性一样,戴着圆顶小帽,穿着翻领长袄或者圆领的小衫,以及束口的裤子。

(二)胡服盛行的原因

唐代前期的太平盛世里,百姓们不会再为能否吃饱肚子而忧愁,娱乐生活也占据了寻常百姓生活的很大部分,且娱乐生活也是相当丰富的,人们经常在街头、广场、酒肆里尽情歌舞。

唐代举行舞乐最为盛大和集中的地方当属大明宫中,在那里有世界各国的特色舞乐聚集在一起。在唐玄宗执政期间,世界各国敬献舞乐达到顶峰,比如康园、波斯、室利佛等国,都曾派使者到长安献上舞乐与唐王朝交好,当时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和宠臣安禄山都擅长跳胡人舞蹈,所以备受唐玄宗的喜爱。

而封建时期的流行模式多是由上而下传播的。流行的领导者是具有高度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实力的上层阶级,放到当时的环境中,这些引领潮流的人就是皇室成员或者与皇室交往频繁的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在下层阶级的人们模仿他们,逐级向下,逐渐流行起来,兴起一波热潮。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少被提及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朝历史

    元朝是由蒙古族人所建立的,与中国的汉族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元朝时期的统治者一直保持着蒙古文化的传统和风俗,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汉族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隔阂,汉族人和蒙古族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也影响了汉族人对元朝的认同和评价。 但同时也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的政权

  • 唐诗中的越南铜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越南铜柱

    越南铜柱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被广泛传诵于唐代诗歌中,本文以唐代诗歌中所提及的越南铜柱为切入点,探讨其历史背景、建造和文化意义等问题,首先介绍了越南铜柱的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然后分析了其在唐代文化中的意义,包括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影响等方面,最后,总结了越南铜柱对中越文化交流和历史文化研究

  • 大禹是谁,他真的治过水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禹

    说大禹之前要先说说五帝,据《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录,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而这五帝的关系是这样的,颛顼为黄帝的亲孙,帝喾为黄帝曾孙,帝喾为颛顼的侄子,尧是帝喾的儿子,舜是尧的女婿。大家看明白了吗,这其实都是一家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可不是因为父死子继的家天下制度,那

  • 雍正死后无头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

    雍正是历史上少有的勤政皇帝之一,也是谜团比较多的皇帝之一,比如:血滴子、换儿子、无头案…… 头一天雍正还召见了几位军机大臣议事,第二天就突然在圆明园驾崩了。继任的乾隆皇帝匆匆下令封锁宫门,不让宫女、太监乱说话。一切来的太突然,让人不禁猜想。 有一种说法很盛行,雍正

  • 门阀士族是如何由鼎盛到落幕的,和科举制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门阀士族,科举制

    在东晋之前,门阀士族虽然拥有大片土地和人口,垄断官场。但在贤明的君主和军事势力强大的军阀面前也只能选择依附,不能做到一家独大。到了东晋,士族达到鼎盛,在中央把持朝政,在地方独霸一方。桓温桓玄父子甚至废立皇帝,改朝换代。 西晋亡国后,北方大批士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北

  • 如何实现“无为而治”?——探析鬼谷子的政治哲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鬼谷子,政治哲学,无为而治

    鬼谷子(公元前4世纪)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也是战国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名字来源于他的出生地鬼谷,今天是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的一个小村庄。鬼谷子在他的时代中,以其独特的智慧、独特的思想和治理方法而被人们称为“神仙”,他所提出的观点在中

  • 刘豫被废原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豫

    关于刘豫被废原因,史书论述不一。 一说刘豫被废,主要是因为刘豫被金人拥立为大齐皇帝以后,卷入金朝派系斗争之中,得罪与完颜宗翰一派对立的其他大臣,特别是得罪了完颜挞懒、完颜宗弼一派实力人物。金熙宗完颜亶便起了废掉刘豫之心。 刘豫有所察觉,就以立儿子刘麟为储嗣之事上书金国朝廷进行试探。金熙宗完颜

  • 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构建与发展的过程是什么?它对现代音乐心理学有何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音乐心理学

    在中国古代,由于思想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人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使用也有着独特的心理学思想。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构建与发展,并对其对现代音乐心理学的启示进行分析。 一、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构建 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构建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周礼·

  • 唐朝皇帝龙形象是怎样固化和加深的?它反映了唐代政治、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皇帝龙形象,龙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艺术和文学领域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唐朝皇帝在这一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皇帝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被视为龙的化身。本文将探讨唐朝皇帝龙形象是如何固化和加深的。 一、唐朝皇帝的起源 唐朝的建立可以追溯

  • 藩王长辈与皇帝子侄辈之间是怎么行礼?应该谁给谁行礼?该怎样行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藩王,行礼

    明代藩王有定期朝觐天子制度,那如果藩王作为长辈,皇帝是子侄辈,礼节上是怎样的呢?应该谁给谁行礼?该怎样行礼? 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肯定是藩王长辈给皇帝子侄辈行礼,毕竟皇帝为大嘛。其实藩王长辈与皇帝子侄辈之间的礼仪是双向的,一行君臣礼,二行家人礼,行君臣礼王拜天子,行家人礼天子拜王。 行君臣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