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内政混乱,秦穆公运气好才登上国君之位吗?

秦国内政混乱,秦穆公运气好才登上国君之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61 更新时间:2023/12/20 8:18:34

秦国有两代各三兄弟,摒弃父位子承的传统,兄弟之间传位,而且产生了六位兄弟君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秦穆公也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登上王位成就春秋霸业的。而这事说来话长,得从春秋初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国时说起!

秦襄公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秦襄公是次子,本来国君的位子应该是他的哥哥世父坐。但他们的爷爷秦仲跟西戎打仗时被打死了,世父是个孝顺的热血青年,就发誓要给爷爷报仇,不杀死西戎王誓不回家。于是他把国君位置让给了弟弟秦襄公,自己带兵跑到西戎去报仇去了。

秦襄公死后,他的儿子秦文公继位。秦文公是哪年出生的,史籍资料已经没有记载,但他在位时间却从公元前765年到公元前716年,足足有50年,活活的等死了还来得及继位的太子秦竫公(死后赐的谥号)。这估计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催的太子了,还没等到继位就挂掉了。

而事情的转折点,也就出在这里。没过两年,就是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了,可唯一的太子早死了,这个时候继位的只能是他的孙子秦宪公,也就是太子秦竫公的儿子。

但秦宪公年龄很小,满打满算也才勉强10岁,小屁孩一个。而这时的秦国还羸弱不堪,与西戎战火不断,国事打仗什么的小孩子哪里懂?

所以权力慢慢都集中到了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这三个战功显赫、德高望重的宗亲手上,也就相当于是三个辅政大臣了。而迁居平阳、灭荡社、俘芮国国君、灭西戎小国荡氏等这些功劳,应该都是这三个辅政大臣干的。

大权在握,国君年幼,功高盖主,像周公那样忠心无私的辅臣毕竟是极少数,而这三个辅政大臣应该也尝到权利带来的甜头,权利膨胀,估计渐渐也有了一些私欲之心。

而秦宪公却在风华正茂的二十二岁,刚刚能亲自处理朝政的时候,却莫名其妙的去世了!秦宪公的死有没有阴谋?与三个辅政大臣有没有关系?但由于历史没有相关记载,这就不得而知了。

秦宪公有三个儿子:太子赢说与二弟赢嘉是同母兄弟;幼子赢曼是宁公小妾鲁姬子生的。三个王子,最小的5岁,最大也不超过10岁。

这个时候,三位辅政大臣终于漏出了狼子野心,可能是想趁国君年龄小以便更长时间的控制朝政,于是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废掉了太子赢说,拥立幼子赢曼为君主,就是历史上的秦出子

这一举动是否能说明三位辅政大臣搬弄朝政,佐证了秦宪公之死是被谋害?历史没有明确记载,也没有直接证据,这里我们也就暂不做深究。

秦出子当了6年傀儡国君后,三位辅政大臣不知道又因为什么原因,派人杀了秦出子,拥立了原太子赢说,就是后来的秦武公。这也能看出,三位辅政大臣的权利已经基本可以只手遮天了。

秦武公也是命好,如果一开始没被废掉太子而直接登上国君的位置,那么很有可能秦出子赢曼被杀的下场就是他的。经过这样一折腾,有前车之鉴,秦武公估计也就有了防备之心。

所以秦武公继位后,知道这三个辅政大臣势力遍布朝野,这国君的位子能不能坐稳也不好说,前面两个国君也是活生生的例子。于是秦武公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便以讨伐敌人彭戏氏为借口,名正言顺的带兵到了华山脚下,屯兵于此,也修建了一个平阳宫。

打不过你,我还躲不过你吗?于是秦武公在华山脚下的军营里,边打仗,边操练兵马,培养亲信,积累自身实力,一住就是三年。

这时的秦武公估计也就十七八岁,实力培养的差不多了,时机已到,于是就以打败了敌人彭戏氏的名义,班师回朝,趁机捕杀了三位辅政大臣,灭了他们三族。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当了20年左右的国君后去世,去世时据推算最多也就35岁,也算是英年早逝。

秦武公有个儿子名叫白,可能年龄不大,推算最多也就16岁,没什么治理国家的经验,乱世之下、四处强敌的弱国国君也不是好当的,所以秦武公没有传位给儿子白,只把他封在平阳,据说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就是他的后代。

于是,秦武公传位给了亲弟弟赢嘉,就是秦德公。秦德公33岁继位,秦德公可谓是运气爆棚,当初废太子立老三出子时,没他什么事也就没什么危险,后来又立秦武公为国君,斩杀三位辅政大臣,也没他什么威险的事。等国内稳定了,没什么动乱了,顺顺当当的继承了哥哥的位子当了国君。

秦德公虽然运气爆棚,但是命短,当了两年国君就去世了,也是在35岁的时候就挂掉了。

至此,秦宪公的三个亲儿子,个个都当了国君,秦出子、秦武公、秦德公。这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三兄弟都是国君的案例!

秦德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嬴恬、次子嬴载、少子嬴任好。

秦德公去世后,长子嬴恬名正言顺的继位,就是秦宣公,这时的秦宣公估计最多也就20岁。秦宣公安安稳稳当了11年国君,跟他爹一样命短,31岁左右就去世了。

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秦宣公死的早,虽然有9个儿子,但最大的估计也就15岁左右。这秦宣公也担心再出现他爷爷秦宪公在位时权臣当道的情况,也是为了秦国的江山社稷着想,就传位给了二弟嬴载,就是秦成公

没想到秦成公更短命,在位4年就去世了,推算死的时候估计也就30岁左右。他也有7个儿子,但最大的估计也不到15岁。

秦成公一合计,自己的老爹、大哥都是兄弟之间传位,况且孩子们都还小,把一个处于虎狼口边的国家交给未成年人也不放心。自己不刚好还有一个弟弟嬴任好吗,二十五六岁,正是风华正茂、大展抱负的年龄啊,于是果断传位给三弟赢任好。

而这个赢任好,就是秦穆公。秦穆公在位38年,活到了60几岁,终于打破了前几任国君短命的魔咒,他励精图治,终归成就了一番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至此,秦德公的三个亲儿子,也个个都当了秦国的国君!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

当然,秦穆公稳定局面,成就霸业以后,后世的国君,基本上都走回了父传子的传统路线了。

可以说,秦国从刚封候秦非子时的公元前888年,到秦穆公继位之初的公元前659年,这230年间,偏居西垂,要人没人,要地没地,政局不稳,却能够维持下来,这两代三兄弟、六君主的任贤不任长的传位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后世子孙成就千秋霸业打一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而秦国两代三兄弟、六君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标签: 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把女儿嫁给汉献帝到底有何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这是一位令人又爱又恨的历史人物,爱的是他的谋略以及才能气魄,恨的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人太过自私。曹操也是因为有这么多对立点,千百年才一直被人议论纷纷。不管怎么说,曹操有一件事做的很对,那便是他到死都没有夺了汉室江山。当时汉献帝就在曹操的掌控之下,可以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汉献帝的生死完全在曹

  • 永璜勤勉贤良,为什么乾隆宣称他无继位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永璜,清朝,历史解密

    永璜是乾隆的长子,他做事勤勉,品德忠厚,很早就开始接触政务,然而却因一件事失去了接班人的资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永璜出生于雍正六年,生母是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由于是长子,因此,永璜从小就比较受重视。再加上他乖巧听话,富察氏又较得乾隆宠爱,可以说,他的童年是比较快乐的。不幸的是,雍正十三年,永璜先是在

  • 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宰相,隋朝,历史解密

    在封建制度下,最高的行政长官是皇帝吗?答案是否定的,应该是宰相。这一官职的职责是辅佐君王、掌管国事,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不过,有人经常把宰相和丞相划等号,这两者间是怎样的关系呢?能不能混为一谈呢?“宰相”和“丞相”彼此联系对宰相和丞相的了解,要从字义入手,能够理清两者之间的联系。“宰”原义

  • 年羹尧获罪后,雍正并没有将年家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前几年,风靡一时的《甄嬛传》,吸引了许多女性的眼球。而它讲述的就是雍正时期,后宫嫔妃之间的宫斗故事,孙俪和蒋欣的精湛演技,获得了观众的青睐。为此,许多观众都把《甄嬛传》奉为了“宫斗神剧”。可以说,凡是被演义的影视剧大多都有其历史原型。那么,蒋欣饰演的华妃,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她真如影视剧中那

  • 关于吴晗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晗,历史学家,历史解密

    正面吴晗先生从40年代开始数易其稿的《朱元璋传》,在史学界乃至现实生活中都发生过重大影响;他提倡编辑出版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在普及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手录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不仅留下了一部方便实用的研究资料,而且留下了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学术研究之风。负面文

  • 历史上开国就是盛世的王朝 但盛世却毁在第二个皇帝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盛世,历史解密

    如果说到哪一个朝代开国便是盛世,那一定是隋朝了,要知道 ,隋朝刚刚建立没多久就开创了“开皇之治”。唐朝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实力最为强生的时候吧,但是唐朝在经过李渊以后,李世民才开创了“贞观之治”,后来又经过了武则天的治理,到了唐玄宗时期才真正的达到了鼎盛。而隋文帝杨坚则是在开国没几年便开创了一个盛世。只

  • 韩信死前说过什么?为何吕后萧何听后面露难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后,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死前说过一句话,吕后以及萧何听后为何面露难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韩信一生的无奈可用“成也萧何败萧何”来概括,亦或是逃不过这四字“定律”——功高震主!韩信戎马一生,终究败在了萧何和吕后的手中,也许是过于信任,亦或是毫无戒备,但是韩信死前说过一句话,吕后和萧何听

  • 揭秘古代人的防火历史,古人的防火措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国外的古建筑为什么能够大量保存下来,其实就是因为他们采用的是石砖作为建筑材料。而我国古代建筑物都是用木材,尽管古人修建了很多漂亮壮丽的楼宇,但是每逢乱世就会被付之一炬,譬如秦汉之际项羽进入咸阳后,一把火就把咸阳皇宫给烧了。2014年,中国贵州镇远县报京大寨,这个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侗族古村落建筑之一的寨

  • 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什么要帮赵高改遗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斯,秦朝,赵高,历史解密

    纵观历史长河,是奸臣还是忠臣,只在人的一念之间。秦朝宰相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曾激起他吞并六国之志,辅佐胡亥时能冒死劝谏,请求胡亥减免赋税取消苛政。从这两方面来看,李斯是个为国为民的忠臣。可他后来却为何要帮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难道他不知道扶苏其实更适合做皇帝,他究竟有何用意?李斯本是楚国

  • 如果李牧没有被赵王所杀,赵国是否能改变灭亡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李牧是赵国晚期的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在战国末期时,李牧是赵国唯一可以依赖的将领,然而这样一位重要的人物却因赵王迁听信谗言而被无辜杀害。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战国的历史上,赵国一直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诸侯国,诸如廉颇、赵奢、李牧等等,可以说都是当世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