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伯虎
唐伯虎为一老妇祝寿,儿女们请他写祝词。唐寅提笔写下:“这个女人不是人!”,老妇顿时满脸怒容。看到“九天仙女下凡尘”后又转怒为喜。写到第三句“生儿个个都是贼”,儿女们皆恨上心头。结语“偷来蟠桃献至亲”一出,众人欢呼鼓掌,连赞好诗!
2、解缙
明朝大才子解缙自幼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他5岁就发奋读书,每天由父亲接送,来去都骑在父亲肩上。有位乡亲故意逗他,说道:“子将父当马”。
解缙不假思索回:“父愿子成龙。”真是情真意切!
3、纪晓岚
寒冷的冬天里,一个老太监见纪晓岚身穿皮衣,却手执纸扇(文人的习惯)而感到十分好笑,便作诗戏谑道:“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听他带有南方口音,马上回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4、和珅
乾隆提前给和珅出了道题,想让他在大臣面前长长脸。题目是:“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什么瘦,什么肥”。和珅哪会这啊,便去问刘墉。正巧刘罗锅喝了点酒,随口胡诌了一段:黄瓜高,茄子低,冬瓜东,西瓜西,羊腱子瘦,羊尾巴油肥。和珅连忙回去背了一晚上。
第二天上朝,乾隆问大臣们这个问题。和珅很开心,镗镗镗把黄瓜茄子这段一说,乾隆大怒:“你说的什么玩意儿,一边呆着去!刘墉来说!”。刘墉答道:“君王高,臣子低,文在东,武在西,寒霜瘦,春雨肥!”
乾隆说:“你听听人家说的这个!”和珅心里暗骂:我那个特么也是他教的!
5、周文襄
明代的周忱巡抚江南时,有人汇报有个男人怀孕了。周忱没有理睬汇报者,只是扫视全场,然后默默地说:“大家小心点”。
周文襄在姑苏曰,有报男子生儿者,公不答,但目诸门子曰:“汝辈慎之!”
6、前途亦雨
雨天里,有个人没有打伞,却在雨中慢慢行走。旁边的人很奇怪,问他为何不走快点。那人答:走快也没用,前面也有雨啊!
有徐行雨中者,人或迟之。答曰:“前途亦雨。”(古文好简洁)
7、《世说新语》
晋元帝的皇子出生了,他赏赐群臣以庆贺。殷洪乔谢赏时不忘拍马屁,他面带愧色地说:“皇子出生,是普天同庆的喜事,只是臣没有一点功劳,接受这份厚赏真的很惭愧啊。”
元帝笑答:“这事儿能让你有功劳吗?”
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
8、前秦的苻郎来到江南,晋朝王素之经常没完没了,向他询问中原的风俗。王素之一向爱管闲事,嘴也很碎,经常哔哔的让苻郎非常厌烦。
有次,王素之又问:中原地区的奴婢能卖到多钱? 苻郎说:话少的十万,话多的一千。
9、清末科考,题为《项羽拿破轮(仑)论》”。有个考生没听说过拿破仑,苦思冥想项羽怎样会拿个破轮子?于是瞎编了一整篇。
“夫以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安有一破轮不能拿哉?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匹夫亦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拿破轮,是大材小用,其力难施,其效不著,非知人善用之也……”
10、明朝有个和尚说:读书人念的儒家虽是正统,但不如佛家深邃。不然,我们和尚都能读懂儒家的书,而很多读书人却看不懂佛经。
读书人张倬回复他:你说的不对,我来打个比方。人吃的东西狗也能吃,可是狗吃的东西,人肯定不会去吃。
11、北宋著名道士龙虎山第30代天师张继先,自幼就聪颖过人。他12岁时,宋徽宗询问: “你住在龙虎山,可曾见过龙和老虎?”
天师就是天师,说话都比凡人高级。张继先回答: “在山上,常看到老虎;但直到今天,才看到真龙。”
12、北魏的李谐出使到南朝,梁武帝萧衍笃信佛(南朝四百八十寺),特意带他去放生的道场游览。梁武帝想秀一下自己的信仰优越感,就问李谐:“你们那里做放生吗?”
李谐平静地说:“我们不捉,也不放。”梁武帝听后无言以对。
13、宋朝时,皇家在玉津园里养了好多动物,任职员外郎的石中立便和同僚们去看狮子。得知狮子每天要吃十斤肉后,这些官员们纷纷感慨:“我们的待遇还比不上一头狮子啊。”
石中立正色云:“吾辈官皆员外郎,敢望园中狮子乎?”(我们都是员外郎,怎能和园内狮比?)
14、孔融被杀时,他的俩儿子正在家下棋,听说父亲死了连头也没抬。有人问:你俩怎么还有心思下棋,赶快跑啊?孔融大儿子淡定地说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曹操听到后,觉得这两儿子太聪明了,又派人把这俩兄弟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