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3日,中国台湾传出噩耗:国民党抗日名将将领薛岳去世,享年103岁。
当时台湾地区领导人为他特别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令不知情的人感叹:薛岳应千古留名,值得如此隆重对待。
然而,人们在细细追寻薛岳的丰功伟绩时,却发现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
这位鼎鼎有名的国民党将领,却在五年前身陷一场经济纠纷案,起因竟然是拖欠房租。
这要从国民党败退时说起!
蒋介石的故意针对
1949年12月20日下午,成都的凤凰山机场降落了一架写着“中美专机”的飞机,蒋介石在蒋经国等少数人的簇拥保护下,登上了这架飞往中国台湾的飞机,国民党大部队也纷纷登上了追随蒋介石的轮船。
但是,这趟溃逃之旅的生死如何,谁都不可知。
蒋介石在中国台湾重整国民党队伍,还狐假虎威地许下“反攻大陆”的承诺。可惜,他的幻想早已经破灭,只能装着样子,维持着最后一丝尊严。
这可苦了那些追随蒋某人而来的将领们!
如果是深得蒋介石的宠爱,那还能占得一席之地,继续享受曾经的幸福生活。但那些有过不顺蒋介石心意的人,只能勉强混口饭吃。
而薛岳就是遭受过蒋介“冷暴力”对待的国民党将领的典型代表。
1945年8月,由蒋介石公然撕毁“双十协定”而爆发的国共内战已经在全国拉开了帷幕。
抗日战争时出彩的国民党将领纷纷被蒋委以重任,而手拿国民党奖章的薛岳早早地被蒋介石安排到徐州“绥署”地区担任主任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绥署”是蒋介石在主要战区或地区设立的军要机构,而“主任”则是主持和监督该区域的一切军事要务,称得上国民党关键位置的重要地位。
另外,薛岳统领50万士兵,是国民党军事集团中的巅峰般的存在。可以看出,他被蒋介石寄予厚望。
可是希望越多,失望越大。薛岳进入内战战场上没多久,就遇到我军赫赫有名的粟裕将军。
要知道,经过抗日战争后,国共双方对彼此将领的行军作战路线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也造成内战中的“知己知彼”的战争准备。
然而,我军的特点始终如一,就是“不打呆仗,永远在运动中解决战斗”,而粟裕更是佼佼者,凭借着灵活的作战才能,打了不少漂亮仗。
1947年,薛岳接受蒋介石的指示,向我国鲁南地区发起进攻。等待多时的粟裕却毫无反攻之意,反而连连撤退。
正当薛岳以为自己即将夺得阵地,准备跟蒋介石邀功时,却想不到粟裕杀了个回马枪,且四面八方全是解放军的队伍。
他不甘被捕,殊死杀出了包围圈,但损失惨重,尤其是让蒋介石引以为傲的国民党“第一快速纵队”,是以坦克团、汽车团、工兵营、通讯营组成的机械化部队,最后只逃出来7辆坦克。
蒋介石得知战况后,拍电怒斥薛岳,并剥夺了薛岳手上的兵权,在南京做了几年的闲职。后来国民党在战场上失利,他才被再次召回,但在海南岛作战不敌我军,彻底失去了蒋介石的重用。
除了军事能力上的不足,薛岳非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不是黄埔军校出来的学生,这是两人之间的致命隔阂。
另外,让蒋介石贯穿抗日战争与内战两个阶段都耿耿于怀的事情,是他与张发奎等人在1948年为孙科(孙中山之子)竞选副“总统”拉票,被媒体报道,引得蒋介石埋怨不已。
在逃亡中国台湾后,蒋介石更加疑心深重,不少国民党将领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清算下台。
薛岳感到惶恐不安,他思来想去后,决定放弃兵权,远离政治中心,希望能在闲散的职业中度过余生。
然而,蒋介石打定了主意要“算账”,怎会容他安然退场呢!
1951年,薛岳突然被状告“贪污公款,收受贿赂”,他努力辩驳,但法官充耳不闻,硬是派人搜家,最后却一无所获。
事后,薛岳才明白,那顶扣在头上的“冤帽”是蒋介石专门安排所谓的证人进行污蔑,而法官也自然是趋炎附势,哪敢公平裁决。
为了保全性命,免受牢狱之灾,薛岳只能主动辞职,彻底远离了政治,这才打消了蒋介石的顾虑。
不过,在那些被蒋介石“清理”的国民党将领中,他的待遇算得上不错。尽管没有实权,日子不似从前的雍容华贵,但好歹衣食无忧,也能受到国民党上下的尊重。
然而,随着蒋介石与蒋经国的接连去世,薛岳的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冷眼不公与贫穷生活。
这一切都归结于时任台湾地区的领导人提出的一系列有损国家利益的意见。
要知道,虽然蒋介石有反攻大陆的计划,但从来没有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尤其是在美国提议“独立”时,他更是义正言辞地拒绝,甚至还对某些心怀不轨制造纷乱的人施以严惩。
因此,薛岳等国民党将领虽然远离大陆,但始终坚信会有重聚的一天。他也反对那位新上任的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提议,就此产生了嫌隙。
蒋氏父子在世时,薛岳无职后被安排到一座处于台北的房子,其租金以及生活补贴等等资金都由“委员会”承担。
然而,台湾地区领导人对他的“忤逆”行为非常不悦,找由头停了补助金,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帮助。
薛岳曾经驰骋沙场,自然不肯卑躬屈膝。更何况还是这种涉及领土完整的原则性问题,他坚称:“我问心无愧,绝不向势力低头。”
然而,生活的重担还是压在了薛岳的身上。
被告上法庭的国民党将领
由于没有收入来源,本不富裕的家底经过几年的耗损后,他只能勉强维持日常开销。但这关键时期,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出现了。
“薛老爷子,这房子的租金已经拖欠好几个月时间,您什么时候能补齐啊!”
这天,一行人号称银行工作人员出现在薛家,拿出房租出借协议,指名道姓地要薛岳交钱。
他有些纳闷,这房子是蒋介石在世时亲自拨下的,按理说是当地政府的事情,为什么突然要让他交租金呢?
薛岳把居住房子的来龙去脉仔细地讲给银行工作人员,但对方依旧不依不饶,要求对方立即缴纳租金,否则会被驱赶。
薛岳清楚,这是那名台湾地区领导人使得绊子。他不想让银行工作人员为难,但家中积蓄不多,无法支撑年复一年的租金,另外,他觉得自己为国民党立下功绩,应该享受晚年的的保障。
“抱歉,我依旧要在这里住下去,但我不认为我有义务支付房租。”
薛岳的强硬态度令银行工作人员无可奈何,只得悻悻离去。他本以为这件事情会不了了之,但几天后却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在法庭上,薛岳依旧据理力争,坚称自己确实没有支付房租的义务。然而口说无凭,他拿不出任何证明这套房子是政府补贴的证据,只能被迫支付租金。
“可是,我已经没钱了!”薛岳声嘶力竭地说出自己的苦衷,但冷漠的法官只有一句话:“如果无钱支付,银行有权收回,请尽早搬离。”
薛岳紧紧地握着判决书,绝望地掩面哭泣,说:“我曾经上阵杀敌,歼灭10万日军,最后却被自己人逼入绝境,天理何在啊!”
他默默地撸起袖子,抚摸着一处处伤疤,思绪回到那段驰骋沙场的荣光岁月……
抗日战长上的丰功伟绩
“岳飞是精忠报国的英雄,也是当下最应该踊跃出现的精神领袖。”
1896年,广东韶关乐昌的薛家降世了一名男婴,薛父注视着那份印有《马关条约》的小报,悲愤交加之际,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薛仰岳”,希望他能拥有岳飞一样的报国精神,驱除外来侵略者,挽救中华民族的存亡。
从小背负着厚望长大的薛仰岳没有辜负长辈们的期待,在11岁时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学习军事,期间对此跟随同学们进行革命活动,对“保家卫国”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1911年,薛仰岳改名为“薛岳”,加入中国同盟会,并成为保定军校的一名优秀学员。他毕业之际,也是立下战功的开始。
1922年6月,粤系军阀的代表人物陈炯明带兵包围了孙中山的元帅府,时任孙中山警卫团的第一营营长的薛岳立即做出行动,迅速转移孙中山及其夫人至永丰舰上,自己则独自留下,拖住陈炯明兵队的步伐。
因为薛岳的舍身相救,才有了蒋介石舰上营救孙中山夫妇的成名之战。
北伐战争中,薛岳更是凭借勇猛作战的军事才能,打得敌军层层败退,赢得了孙中山的厚爱,升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也是国民革命军中最年轻的师长。
与那些蛮横无理的军阀相比,薛岳在革命前期是同情工农运动,曾因此被蒋介石革职,暂时远离了军阀混战。但在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还是被蒋介石复用,重新站在了战场。
然而,1937年,日寇从东北撕开了入侵中国的口子,蒋介石被迫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联合对外,先攘外后安内。
在政治斗争中不占优势的薛岳,却在此时得到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他得到蒋介石的命令,出任第19集团总司令,前往上海战场。
那时,上海在日军的摧残下一片狼藉,国民党军队更是伤亡惨重。这让薛岳来不及修整,立即投入战略部署中,他采取“纵深配备,南北呼应”的防线设置,诱敌深入,最后一网打尽。
抗日战争的“开门红”打响了薛岳的名声,但装备齐全的日军也不甘示弱,立即展开反包围攻击。
双方从武器战,到最后的肉搏战,整整进行了半年的时间。薛岳自始至终顽强抵抗,未让日军的铁骑踏入上海的一分一毫,彻底摧毁了对方“三个月攻下全中国”的痴梦。
在后来的武汉会战中,他更是歼灭了1.5万日军,其名声传遍了国共两军,有不少将领们都拿他的作战计划作为参考,以此获得战争的胜利。
不过,真正令日寇闻风丧胆的,要数薛岳在长沙会战中的凶猛表现。
“只要我在这里,长沙就不可能守不住。”
但蒋介石收到薛岳从前线传来的请愿书,心中也不禁泛起了嘀咕,因为根据情报显示,日军往长沙输送了近66万兵力,再加上先进武器的威胁,注定了长沙会战将会失败的结局。
然而,薛岳却执意要战,称:如果失败,提头请罪。蒋介石只好重新下达战令,指示他坐镇长沙。
1939年9月,薛岳将21个军,52个师的兵力分别部署在赣北、赣南和洞庭湖畔,依旧采取“诱敌深入”的谋策,后退决战,通过外翼包围作战,也被称作“天炉战法”。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薛岳经过三次大战役的周密作战计划,先后歼灭日军4万、5万、5万,他的战法至今仍被军事迷们津津乐道,可见其军事才能的强大。
当时,被打得落荒而逃的日军还给薛岳起了“天炉战神”的名称,只要听见前方是薛岳的部队,毫不犹豫地调头撤退,不敢采取“硬碰硬”的对抗政策。
可惜,如此值得赞扬的抗日战绩,却因为薛岳走上了一条不正确的道路,而变得黯然失色,以至于晚年悲凉不堪,令人唏嘘。
后记
因为没钱缴纳租金,薛岳不得不搬出原来的房子,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住进了仅有10平方米的小房子,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最后郁郁而终。
“生前寂寞,死后哀荣”这是对他的人生最好叙述。虽然不与我军处于同一阵营,但英勇抗日以及拥护祖国统一的真心日月可鉴,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