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传奇商人,与命运抗争是最美丽的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传奇商人,与命运抗争是最美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94 更新时间:2024/1/22 15:05:18

1912年,12岁的董竹君被父亲卖到红楼,两年后,与夏之时结婚。没想到夏之时离开她时,却递给她1把手枪:若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你就用它自杀。

董竹君,出身穷困,幸得父母开明,送她念了几年书。奈为生活所困,父亲含泪收了300银元将她抵押给红楼,做三年清倌人(只卖艺)。

然而,她很快得知,老板违约,计划让她接客。

自此,董竹君便开始自救,有意在客人中寻找良人,这时,她遇到了四川副督军夏之时。

然而,当夏之时提出为董竹君赎身,与她结婚时,却被董竹君拒绝了。

董竹君有自己的想法,她清楚自己出身不好,若是被夏之时赎身,日后很有可能被轻视,随意对待。

同时,董竹君夏之时提出3个结婚条件:一、不做姨太太,二、要去日本留学,三、组成家庭后女主内,男主外。夏之时一一答应了。

几天后,董竹君骗过守门人,逃出去与夏之时回合,两人在上海举办了婚礼,婚后,夏之时也兑现承诺,送董竹君去日本留学。

然而,爱情从来都是劫数重生,董竹君并不知道,宣扬革命的夏之时,骨子里却是极其封建的人。

夏之时内心深处还是忌讳董竹君的红楼出身,为防止她做不忠之事,特地请了家教,还在自己回国时,留给董竹君一把枪,交代她,若是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你直接自我了断吧。

就算这样,夏之时还是不放心,又把正在念书的弟弟送去了日本,只为了监督董竹君。

夏之时的举动,让董竹君有些错愕,但她选择了隐忍。

1917年,回到四川老家后,婆家再一次因为她的出身对她各种刁难,婆婆以董竹君不配当正妻为由,让夏之时另娶。

庆幸的是,此时夏之时还记得曾经的承诺,拒绝另娶。而董竹君也在努力证明自己。

每天早晨伺候夏之时外出办公后,董竹君开始学习做各种各样的家务活,如做饭、洗衣、缝补等。最终,在董竹君的不懈努力下,婆家对她的态度有所转变。

然而,相比自己被轻视,更让董竹君心寒的还在后头。

后来,夏之时被免职了。处于人生低谷的夏之时,不仅染上了抽大烟等恶习,更是将妻女当做了出气筒。

董竹君嫁到夏家,生了4个女儿,一个儿子。

夏之时不仅反对女儿们读书,当女儿们生病时,他更是不管不问,只有董竹君独自照料。

最让董竹君不能接受的是夏之时对自己的轻视,延续到女儿身上。

一天,大女儿与家里寄居的男孩嬉戏打闹,夏之时看到后,冲过去,揪着大女儿的衣领,丢进卧室,把她按着跪在地上,怒吼:“男女授受不亲,你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不知廉耻,丢人现眼。”

夏之时把一条绳子和一把剪刀扔到地上,接着吼:“这两样东西,你选一样,不要活了。”

好在,董竹君恰巧从外面回来,听到声音,冲了过来,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夏之时不解气,对着董竹君又是一顿骂:“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一个从堂子出来的,怎么会给孩子做好榜样?”

大女儿的事情没过多久, 夏之时因为几封信,对董竹君疯狂踢打,踢打完后,还觉得不够的他,竟从厨房拿出菜刀追着她砍。

侥幸逃出后,董竹君的心彻底凉了。

董竹君决定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女儿,净身出户,从此开始了颠簸又传奇的创业人生。

董竹君先是和二叔合资创建群益纱管厂,在经历被工头和工人欺负,单枪匹马远赴菲律宾招股后,群益纱管厂有了起色。不幸的是,在战争中,厂子被炮火击中,顷刻间化为乌有。

之后,她又经历了被捕入狱、四处躲债、母亲离世,所有的苦难压得她喘不过来气。她想到了死,可她死后,四个女儿和生病的父亲怎么办?

死,一了百了;生,荆棘丛生。董竹君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坚强和乐观,她勇敢地选择了面对困难。

于是,好运之神向她抛出了触底反弹的橄榄枝。

一位姓商人,听说了她的故事后,非钦佩,愿意资助2000元帮她创业。

董竹君利用这2000元,创办了锦江川菜馆,也开了新的人生。

董竹君立志要在上海滩为川菜蹚出一条路,不论是从菜品的口味改良还是屋内的装潢设计,董竹君全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开业那天,菜馆座无虚席,就连黄金荣杜月笙这样的大佬也慕名前来。后来,在杜月笙的帮助下,董竹君扩充了门面,生意越做越红火。

董竹君不仅具有商业头脑,而且还是一位很有爱国情怀的人。

抗战期间,她开办了永业印刷所、锦华进出口公司等公司,一方面宣传革命,另一方面为地下党工作做掩护。

解放后,董竹君创办的锦江川馆和锦江茶室合并为“锦江饭店”,董竹君将其捐献给国家。

董竹君的一生,是从认命到抗命的过程。

年幼时,被父母卖进红楼,婚姻中,遍体鳞伤,创业时,困难重重。

然而,当人生每一次把她逼至窄小胡同时,她都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自己精彩的一生。

标签: 董竹君夏之时

更多文章

  • 1895年日本打台湾,汉人奋起反抗,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台湾,乙未战争

    看到今天这个标题,你也许会问: 老冯啊,你是不是吃错药了?台湾是被我大清割让给日本的呀,不是日本打来的,何来“日本打台湾”一说? 答案是这样的:老冯真没吃错药, 台湾真是日本打下来的 大清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是事实,但是日本接收台湾,不是和平接收的,因为当时台湾的

  • 朱元璋后裔竟成为八旗子弟!袁世凯想拉拢他反清复明,被拒绝!被溥仪召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袁世凯,溥仪

    清康熙年间,康熙帝苦寻几十年朱元璋后裔,却怎么也找不到,雍正帝找到后,却发现朱元璋后裔竟然已经是八旗子弟。 康熙在位期间,为了统治的合法性,就想找一位朱元璋的后裔,承袭爵位,承认清朝统治延续明朝,做给天下人看。可惜清朝入关后,杀了大量的明朝后裔,再加上李自成杀的,朱元璋的子孙已经遗留不多了。

  • 核物理学家赵忠尧假扮乞丐,千里迢迢护送50毫克镭,为新中国核武器研究立下汗马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忠尧,核武器

    1937年,一名乞丐怀抱“酸菜坛子”来到清华大学长沙临时校舍,当校长认出他的真实身份后,露出了无比惊讶的表情。 这个乞丐名叫赵忠尧,1902年6月,出生于浙江诸暨。 1931年,29岁的赵忠尧进入清华大学担任物理系教授。由于当时的中国在该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基础设施也不

  • 日本侵华战争有多变态,慰安妇成为女性的噩梦,战后,日本政府矢口否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日本侵华,慰安妇

    随着日本明治维新的不断开展,日本国内的工业和机械化的发展也得到很大的提升。日本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土地和更多的资源,逐渐开始将目光瞄准到中国,于是一场侵华战争就此爆发。 其中最令人感到气愤的就是慰安妇制度,日本人为了满足士兵们的生理需求,强行抓了许多名中国妇女来到日本人军营中充当慰安妇。为了折磨慰

  • “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土耳其旅在朝鲜战争中究竟有多搞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土耳其,土耳其旅,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中,最搞笑的一仗,是土耳其军队贡献的!在前线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他们遇到“蜂拥而至的中国军队”,一番“浴血搏杀”后,不仅守住了阵地,更俘获了“几百名俘虏”,得知消息的沃克将军,却愤怒地破口大骂!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 革命烈士默默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故事无人得知,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革命烈士,张士杰,李景春,李淑敏

    1998年,北京顺义,一位退休女职工正在给刚过世的父亲整理遗物,无意间发现了一封血书,上面竟记载了我军一名情报员消失56年的秘密。 这名退休女员工叫做史庆云,其父亲叫做史洪全。就在不久前史洪全在医院病逝,病逝前口中一直念叨“张士杰”三个字。 这让史庆云心乱如麻,总觉得

  • 毛主席的亲戚贪图享乐,赖在北京不肯回湖南,被毛主席下逐客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运昌,毛主席,逐客令

    1953年,毛主席向他的表哥文运昌提出一个建议,文运昌听后当场便拒绝了,惹得毛泽东当场便发了火,毛主席说:“我不管了!” 文运昌是毛泽东的表哥,也是毛泽东曾经亲密无间的玩伴,不夸张地说,文运昌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毛泽东的启蒙人,是毛泽东从学习谋生手段到学习革命理论的引

  • 1948年大战在即时,毛主席却下令枪决军区参谋长?他犯了什么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军区参谋长,黄寿发

    1948年5月,毛主席正在翻看之前的档案。在这过程中,毛主席发现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档案。打开看完后,毛主席立刻向晋察冀军区发出了指示:黄寿发的问题不能原谅,要枪毙。 这个指示一出,军区的人都十分困惑。黄寿发是我党优秀的将领,更是军区参谋长,如今我党与国民党的大战在即,如果处决了黄寿发有损我军士兵

  • 青帮元老张仁奎面对日军司令官的挑衅,只用了一招就令他心服口服,直接喊“张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仁奎,青帮,矢野尧一,张啸林

    1942年秋,日军司令官矢野尧一,约78岁的张仁奎比武,想以此打击张仁奎的意志,迫使他不再为抗日出力。没想到,比武之后,矢野尧一竟改口称张仁奎“张将军”! 日本人服了,中国人却哭了。 张仁奎,出生于清朝同治年间,自幼习武,24岁那年考中武秀才,从此,开武馆,收徒弟,不

  • 徐志摩弃妇张幼仪大发国难财,富甲一方后移民美国,无法和林徽因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幼仪,林徽因,徐志摩

    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张幼仪没有捐款捐物,反而很兴奋,利用自己的职务囤积了大量军用燃料,大发了一笔财,这也是张幼仪没法和林徽因相提并论的原因。 此时的张幼仪,早已经是上海滩成功的女商人,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她,已经拥有了一个商人该具备的敏锐的经商头脑。此时抗战爆发,她已经预测到战争开始后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