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对日军打击最大,歼灭日本鬼子最多的将领,就是薛岳。他指挥的长沙会战,共歼灭日军十几万人。他一生的劲敌岗村宁次评价说:撼山易,撼薛家军难。
薛岳,1896年12月27日出生于广东韶关乐昌县,他的父亲崇拜岳飞,希望儿子能够效仿岳飞做民族英雄,精忠报国,所以给他取名薛仰岳,后来自己改名薛岳。
1910年薛岳保定陆军军校毕业后加入孙中山组织的革命军,其后一直追随孙中山身边,担任警卫团营长,与叶挺叶剑英称兄道弟,但与蒋介石关系一般,甚至在“四一二”事变之前,建议中共“把蒋介石当反革命抓起来。”
1933年5月被任命第五军军长的薛岳,接到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的苦活,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薛岳就带领部队跟在红军后面追了两万多里。
当时红军在沿途还写了标语:有劳远送!薛岳虽然在长征中与红军作战没有取得任何胜利,但此行却为蒋介石巩固了云贵边防,扩充了西南势力,薛岳受到蒋介石的嘉奖升为陆军中将。
1939年抗战爆发,薛岳当时任湖南省主席,蒋介石开始曾想“不守”长沙,但薛岳却不赞同,他觉得长沙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哪里有不守的道理,他说“长沙不守,军人天职何在?”白崇禧也劝他:“长期抗战,需要保存实力。”但薛岳仍然不听,他说:“吾人应抒发良心血性,与湘省共存亡。”
9月薛岳指挥的中国军队,与岗村宁次带领的日军,在长沙进行了第一次长沙会战,薛岳调集兵力以阻止日军六个师团的侧面进攻,经过二十多天的浴血奋战,伤亡日军4万多人,这让蒋介石很高兴,给薛岳发了嘉奖电文,还给参展的将士犒赏十五万大洋。第一次长沙会战以日军惨败告终。
1941年9月,日军以十一个军和两个独立团约15万人,第二次进犯长沙,想一雪前耻。薛岳调集了十七个军约二十万的兵力,先把日军诱至汨罗河,在捞刀河附近重创日军4万多人,取得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同年12月,不死心的日本人又以十二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侵犯。1942年1月4日,薛岳完成了对日军的反包围,历经半月之多,伤亡日军5万多人,再次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三次会战的完胜,极大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薛岳因此被誉为“战神”。薛岳因长沙保卫战而闻名。
打日本鬼子薛岳全力以赴,被封“战神”,可是他在解放战争中却节节败退,这引起了蒋介石的猜疑,关键时刻用平庸的顾祝同取代了他,薛岳无奈地说“宁用奴才,不用人才。”
抗战胜利后,薛岳说:“国民党和共产党虽然是两个党派,但都是为了国家,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