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道光帝是清朝的分水岭?真相是什么

为什么说道光帝是清朝的分水岭?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12 更新时间:2024/1/14 6:38:55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出仕无门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龚自珍那个时代是清朝的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他的勤俭节约是出了名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皇帝成了鸦片战争的当事人,那么道光皇帝真的一生无所作为吗?为什么道光皇帝成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一个朝代的衰退跟它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从很多细微末节的方面都能体现。道光皇帝并非是什么昏庸无能的皇帝,但也称不上什么明主。道光皇帝从嘉庆那里接过最高权力的指挥棒时,励精图治,克勤克俭。刚即位不久的道光皇帝确实想重振大清的辉煌,只可惜回部匪遒张格尔叛乱让这位皇帝明白了治国安天下的不易,跟这个张格尔打了近八年的较量,最终平定了叛乱。道光皇帝在平定内部叛乱的问题上确实在朝廷树立了他的威信,道光皇帝的军事才能也是值得肯定的。

道光皇帝当政的前二十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二十年,清朝国内就已经很不安稳,虽然他在平定内乱的问题上守住了老祖宗的基业,但是长年累月的各种小仗消磨着大清的国运。道光皇帝勤俭节约是出了名的,他在位期间也没见大清的经济有什么好转眼,而且打仗打得就是钱。张格尔的内乱就已经消耗了八年时光,此时清朝官僚作风早已根深蒂固了。

道光皇帝自己抠门就算了,见不得别人穿新衣服,于是,满朝武为了迎合皇帝,上朝都会穿上打补丁的衣服。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形式主义在道光年间很盛行,打仗吃了败仗,到皇帝那里却变成了胜仗,一个朝代的政体达到了这种程度,也离亡国不远了。其实清朝的衰退并非道光皇帝才开始,嘉庆皇帝期间就有白莲教之乱,这些都是前期的苗头,只可惜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

文章首段就说过,龚自珍正是道光皇帝执政期间的人物,从龚自珍的诗就能看出端倪,一个国家如果在选拔人才这条路给堵死了,单纯就这一方面足矣说明它腐败严重到什么程度。皇帝这么抠门,官员工资也不见有什么涨薪,就这样当官的心理自然不会舒服,你皇帝穿旧衣服,我们也得跟着穿,形式主义就这样蔓延开来。皇帝听不到官员们内心的声音,自己虽然觉得自己很勤勉,但社会的根本问题他却看不到。

鸦片在嘉庆年间就已经流入中国,其实嘉庆皇帝那个时候只是苗头时期,也就是说清朝的衰退并非道光皇帝才开始,只是在他这里已经无法逆转了,恶化的很严重了。嘉庆年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的兴起,到了道光皇帝工业革命已经富有成果了,而清朝对世界崛起的西方列强并没有多少关注。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格局,鸦片在中国的民间如同毒瘤侵蚀着清朝子民的身体,将这个天朝上国逐渐推深渊。

道光皇帝禁烟并非一无所获,林则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实质性行动,鸦片走私这么严重,真金白银如花花流水进入了洋人的钱包。清朝经济颓废的导致国库也很拮据,鸦片战争真正爆发之前,道光皇帝压根就没正眼瞧过西方列强,而打过一次次败仗之后,官员送过来的奏折也是谎报战绩,为鸦片战争的惨败埋下了伏笔。到了鸦片战争真正打起来了,才明白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有多大,差的不是一个时代。其实鸦片战争打醒了中国,也加速着清朝的灭亡,清朝已经重度病危,只是当权者并没有多少措施去解决这类社会矛盾问题,也就是说毫无建树,导致晚清越来越受制于人,不平等条约越来越多,历史就如同一道伤疤,在我们记忆深处久久回响,勿忘国耻,中华自强。

标签: 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宣华夫人告杨广非礼她,杨广上位后宣华夫人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宣华夫人,隋朝,野史秘闻

    宣华夫人陈氏是杨坚的后妃,在杨坚病重的时候,太子杨广调戏了陈氏。陈氏把这件事告诉杨坚,杨坚非常生气,准备废掉杨广的太子之位,重新把废太子杨勇立为太子。这件事最终引发了“仁寿宫变”,杨坚离奇死亡,杨广当了皇帝。那么,杨广当了皇帝以后,是怎么对待那告发他的宣华夫人陈氏的呢?陈氏是陈朝皇帝陈宣帝的女儿、陈

  • 清朝皇帝都子嗣繁荣吗?顺治帝23岁驾崩却有14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帝,他是清朝第三位皇帝,去世时年仅23岁,但却已经有14个子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许多传言,说顺治皇帝不是病死的,而是看破红尘出家了。今天大家如果去山西五台山游玩,在其中一个寺庙的墙壁上,还留有所谓的顺治皇帝出家诗: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

  • 在《天龙八部》中,慕容氏立志要复兴燕国是被谁灭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和乔峰齐名,是江湖上的翘楚。慕容复凭借一招斗转星移,可以和乔峰的降龙十八掌打成平手,可见其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不过慕容复后期武功直线下降,其原因和他的家族使命,复兴燕国有关。燕国被灭后,慕容氏便立志要复兴燕国,实际上到了宋朝,这已然成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那历史上的燕国到底是被

  • 苏峻之乱发生的背景如何?最后的结果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朝,苏峻之乱,战史风云

    苏峻之乱,又称苏峻、祖约之乱,是东晋年间发生的一场动乱,爆发于咸和二年(327年),由历阳内史苏峻发起,联结镇西将军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进攻建康。于次年攻破建康执掌朝政,庾亮则与江州刺史温峤推举征西大将军陶侃为盟主,建立讨伐军反抗苏峻,同时三吴地区亦有义兵起兵。乱事于咸和四年(329年)随苏峻于前

  • 古代嫡长子死了后,嫡次子和嫡长孙哪个继承的可能性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嫡长子,汉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如果是普通的老百姓家庭,家里没有什么收入,没有什么财产,这样的话,后代谁的权力最大的问题,是不用特意考虑的,因为考虑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在这种普通老百姓家庭,讲的就是公平。从吃饭到穿衣,儿子们都要一样。就算是修的房屋,也要修成那种对称的式样。左边有什么,有几间房。右边也要有什么,有几间房。将来

  • 陈妙常为什么会爱上潘必正而不是张孝祥?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妙常,野史秘闻

    陈妙常是南宋时期临江青石镇郊女贞庵中的尼姑,后来与潘必正产生爱情,发生了空门偷情一事,因此被世人所熟知。陈妙常与潘必正的故事,常见于豫剧、京剧平剧和昆曲之中,剧目有《必正与妙常》、《思凡》、《玉簪记》。陈妙常原本也是临江官宦之家的女儿,因为身体病弱,幼时经高人批命,将其送入庵堂,青灯古佛护住性命。在

  • 盘点大秦四大名将,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春秋战国,风云人物

    假若蒙恬那时没被赵高与胡亥联手修改诏书害死,那么后来发生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时候承受的阻力会更大,乃至会被镇压。蒙恬所属的蒙氏家族三代都为大秦而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其爷爷为大秦戎马一身,阿爸蒙武更是为大秦灭亡了楚国,然而蒙恬自己也就是秦朝的功臣。三国时期最大的奸雄曹操每次说起这位秦国猛将,都会感叹

  • 李邈为何要批评指责诸葛亮?难道是因为马谡被杀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自一心想为关羽报仇,被愤怒冲昏头脑而在与东吴的大战中失败,就病倒在了白帝城。在他濒死之际把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传唤到身边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说先生(诸葛亮)你的才华比曹丕要高出十倍,一定能够治理好国家,成就大业,如果我的儿子有出息有

  • 刘备东征伐吴是兵锋所向,为何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而归?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夷陵之战,战史风云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当时战火连天,发生很多大的战役,也被载入史册或者写在兵书上,让人们最熟悉那要属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了,这两场战役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实除了这两场战役以外,还有一场战役可与之媲美,那就是后期的夷陵之战。有很多人都很奇怪,刘备东征伐吴

  • 他是明朝神童,皇帝曾亲自出对联考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东阳,明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有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那就是讲究工整的对联,而由对联引起的趣味故事更是众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明朝在对联方面很有建树的神童,李东阳。李东阳和其他神童不太一样,因为他是行伍出身,如果按照父职子承的规律,他一生应该是一位将军的。但他偏偏在年幼的时候就在文学领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