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松锦大战中,清朝击破十三万明军,朝鲜人却说:全靠我们

松锦大战中,清朝击破十三万明军,朝鲜人却说:全靠我们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60 更新时间:2024/1/23 1:15:02

1640年7月,即明朝崇祯十三年,清朝崇德五年,皇太极亲率大军开始围困锦州,松锦之战爆发。到1642年,松山城被攻陷,松锦之战宣告结束,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明朝最精锐的兵力丧失殆尽。在这场战役,已经成为清朝藩属的朝鲜也派兵助战,而且战后他们却宣称此战是他们的功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自朝鲜李氏朝建立以来,一直明朝称臣纳贡,直到后金的崛起。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中,朝鲜出兵1.3万人帮助明朝,结果战败投降。此后朝鲜还一直与明朝联络,这引起了后金的不满,1627年,皇太极派兵征讨朝鲜,逼迫他们与清朝结盟,史称“丁卯胡乱”。但是朝鲜依然心向明朝,才引发了1636年的“丙子胡乱”。

这次皇太极亲率10万大军,直入朝鲜境内,仅用十二天的时间就直抵朝鲜都城,并且包围了南汉山城。最后朝鲜国王李倧被迫出城投降,向皇太极请罪,行三跪九叩之礼,自此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每逢清朝用兵,朝鲜也要派兵助阵。1640年-1642年的松锦之战中,朝鲜派出数千炮兵(使用火绳枪的步兵)参战。

对于这些朝鲜炮兵的表现,中方史料非常有限,几乎没怎么提及,不过朝鲜方面却有非常详细的记载,而且朝鲜人甚至认为松锦之战,清朝之所以能够胜利,全靠他们的炮兵!比如《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是役也,汉兵死亡甚多,而中炮者十居七八,汉人自此恨我国益深”。也就是说明朝军队有70%-80%是被朝鲜炮兵打死的。

曾经出使过清朝的朝鲜官员成以性说:“洪承畴受委军门,来援大战,蹙敌于城东山城,敌 方求走无路,而鲜炮乱发,洪遂退阵,及其大雾误事,松堡失守,天邪人邪!”意思是说,洪承畴的军队被朝鲜炮兵击退,加上天气的缘故,因此才战败的。有一种说法更离谱,更加让人无语,朝鲜大臣宋浚吉说,每当明朝遗民见到朝鲜人时,就会痛哭道:

“大明之覆亡,专由于锦州之沦陷,锦州之沦陷,专由于你国之精炮。”

按照这种说法,明朝不是李自成推翻的,也不被清朝打垮的,而是被松锦之战中的几千个朝鲜炮兵干掉的。那么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样的呢?很显然,朝鲜方面夸大其词,根本是无中生有!

实际上,在松锦之战中,清军面对的是明朝“九塞之精锐”,有步骑十三万,而且装备精良,因此即使是清军也打得非常艰难,比如乳峰山之战,“清人兵马,死伤甚多”。这场战争虽然以清朝获胜,但他们的损失同样也很惨重。那么朝鲜炮兵的表现究竟怎么样呢?大量史料表明,朝鲜炮兵人数太少,加上消极避战,实际上没什么作用。

清朝方面的史料,甚至都没有提到这几千个朝鲜炮兵。其实清朝之所以让朝鲜派兵助阵,多半是出于政治目的,皇太极想把朝鲜绑到清朝的战车上,作为与明朝断绝关系的手段而已,根本没指望他们有什么作用。

标签: 松锦大战明朝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道光帝是清朝的分水岭?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出仕无门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龚自珍那个时代是清朝的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他的勤俭节约是出了名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皇帝成了鸦片战争的当事人,那么道光皇帝真的一生无所作为吗?为什么道光皇帝成了清朝由

  • 宣华夫人告杨广非礼她,杨广上位后宣华夫人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宣华夫人,隋朝,野史秘闻

    宣华夫人陈氏是杨坚的后妃,在杨坚病重的时候,太子杨广调戏了陈氏。陈氏把这件事告诉杨坚,杨坚非常生气,准备废掉杨广的太子之位,重新把废太子杨勇立为太子。这件事最终引发了“仁寿宫变”,杨坚离奇死亡,杨广当了皇帝。那么,杨广当了皇帝以后,是怎么对待那告发他的宣华夫人陈氏的呢?陈氏是陈朝皇帝陈宣帝的女儿、陈

  • 清朝皇帝都子嗣繁荣吗?顺治帝23岁驾崩却有14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帝,他是清朝第三位皇帝,去世时年仅23岁,但却已经有14个子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许多传言,说顺治皇帝不是病死的,而是看破红尘出家了。今天大家如果去山西五台山游玩,在其中一个寺庙的墙壁上,还留有所谓的顺治皇帝出家诗: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

  • 在《天龙八部》中,慕容氏立志要复兴燕国是被谁灭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和乔峰齐名,是江湖上的翘楚。慕容复凭借一招斗转星移,可以和乔峰的降龙十八掌打成平手,可见其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不过慕容复后期武功直线下降,其原因和他的家族使命,复兴燕国有关。燕国被灭后,慕容氏便立志要复兴燕国,实际上到了宋朝,这已然成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那历史上的燕国到底是被

  • 苏峻之乱发生的背景如何?最后的结果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朝,苏峻之乱,战史风云

    苏峻之乱,又称苏峻、祖约之乱,是东晋年间发生的一场动乱,爆发于咸和二年(327年),由历阳内史苏峻发起,联结镇西将军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进攻建康。于次年攻破建康执掌朝政,庾亮则与江州刺史温峤推举征西大将军陶侃为盟主,建立讨伐军反抗苏峻,同时三吴地区亦有义兵起兵。乱事于咸和四年(329年)随苏峻于前

  • 古代嫡长子死了后,嫡次子和嫡长孙哪个继承的可能性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嫡长子,汉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如果是普通的老百姓家庭,家里没有什么收入,没有什么财产,这样的话,后代谁的权力最大的问题,是不用特意考虑的,因为考虑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在这种普通老百姓家庭,讲的就是公平。从吃饭到穿衣,儿子们都要一样。就算是修的房屋,也要修成那种对称的式样。左边有什么,有几间房。右边也要有什么,有几间房。将来

  • 陈妙常为什么会爱上潘必正而不是张孝祥?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妙常,野史秘闻

    陈妙常是南宋时期临江青石镇郊女贞庵中的尼姑,后来与潘必正产生爱情,发生了空门偷情一事,因此被世人所熟知。陈妙常与潘必正的故事,常见于豫剧、京剧平剧和昆曲之中,剧目有《必正与妙常》、《思凡》、《玉簪记》。陈妙常原本也是临江官宦之家的女儿,因为身体病弱,幼时经高人批命,将其送入庵堂,青灯古佛护住性命。在

  • 盘点大秦四大名将,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春秋战国,风云人物

    假若蒙恬那时没被赵高与胡亥联手修改诏书害死,那么后来发生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时候承受的阻力会更大,乃至会被镇压。蒙恬所属的蒙氏家族三代都为大秦而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其爷爷为大秦戎马一身,阿爸蒙武更是为大秦灭亡了楚国,然而蒙恬自己也就是秦朝的功臣。三国时期最大的奸雄曹操每次说起这位秦国猛将,都会感叹

  • 李邈为何要批评指责诸葛亮?难道是因为马谡被杀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自一心想为关羽报仇,被愤怒冲昏头脑而在与东吴的大战中失败,就病倒在了白帝城。在他濒死之际把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传唤到身边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说先生(诸葛亮)你的才华比曹丕要高出十倍,一定能够治理好国家,成就大业,如果我的儿子有出息有

  • 刘备东征伐吴是兵锋所向,为何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而归?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夷陵之战,战史风云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当时战火连天,发生很多大的战役,也被载入史册或者写在兵书上,让人们最熟悉那要属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了,这两场战役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实除了这两场战役以外,还有一场战役可与之媲美,那就是后期的夷陵之战。有很多人都很奇怪,刘备东征伐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