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大战将之首白起,战国杀神白起杀了多少人?

战国四大战将之首白起,战国杀神白起杀了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37 更新时间:2023/12/20 10:36:48

白起,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个白马白甲小鲜肉。不过呢,白起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已经37岁了,秦国的男子17岁就算成年了,成年了就要参军。这样算来,在参军20年后,白起才熬出头。白起,又叫公孙起,一看这个“公孙”吧,就觉得像是王室成员。但是太史公也好,左丘明也好,他们都没有讲诶,这个白起到底是什么个身世啊?真的就是白手起家的,所以就叫白起吗?不要给我们卖关子,只告诉我们他老家在陕西眉县好不好?所以人们就考证啊,有人开玩笑说白起是孙叔敖的后代,有小说家说他是白圭的后代,也有人是说他白乙丙的后人,还有人说他是公子白的后人,就连白居易也来掺和,说他是白公胜的后代,白起的身世问题那可是众说纷纭…..

以39岁的“高龄”登场

终于熬出头的左庶长白起历史上没有记载白起早年从军的故事,只是说到他擅长军事。他能够得到提拔,还是因为得到了当时秦国的权臣魏冉的帮助,魏冉让白起当上了左庶长,当上左庶长既能率领军队,又要掌管政事,他不仅是秦国的最有实权军政官职,还是秦国的第十级爵位,在白起之前,必须是秦国的王室成员才能担任。

传说中的歼灭战斗机

传说中的杀神白起这之后白起的军事才能一步一步得到施展,有他坐阵的战役,没有失败过,是真正的常胜将军,而且他打的仗,往往歼灭战,主要是利用地形包围敌人,消灭敌人的军队,歼灭战胜利之后,往往会有大规模的敌人投降,这些投降的敌人除了被收编,就只有被坑杀,有人统计过,白起率军杀的人,占到了战国时期阵亡军队人数的一半,所以呢,白起被人们称为“人屠”。

现在人觉得“人屠”还是不够拉风,一改,改成了“杀神”呀、“战神”呀这些网络小说外号。在广为流行的翻案文中,白起最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自然也被拿来说道,不过就算喜欢骇人听闻的这些网文中,白起的军事能力也从未得到质疑。

白起的威水史

话说这白起才一当上左庶长,秦王就派他去攻打韩国的新城,这一仗的结果,当然是韩国的城池被秦国占领。韩国当然害怕啦,就派出使节到魏国找外援,魏国知道秦国的厉害,当然是派出大军来对抗秦国,这时候韩魏联军是秦国军队的两倍,两军在河南龙门这个险要之地形成对峙。感觉说的话很厉害的白起这时候在魏冉的提拔下,白起成为了秦国军队的主帅,这时的韩魏两军虽然是联盟,但是貌合神离,于是白起利用疑兵牵制住了韩军,主力却悄悄绕到魏军的后方,发起攻击。魏军的统帅向韩军求援,韩军还被白起蒙在鼓里,拒绝救援,最后24万人的军队被白起歼灭,韩魏两国无力反击,只得向秦国割地求全。

说话的口气还能厉害点吗?白起这之后,从史书上可以看到白起不断地胜利,不断地升迁。魏国被夺走了整整61座城,白起也当上了当初商鞅当过的大良造;赵国被白起夺走了光狼城;楚国被白起攻破了首都,大半的领地被秦国占领,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君,你悠着点,接下来白起的率领秦军继续东进,韩国的领土不断缩小,其中有一座军事重镇在韩国的西部,不过在白起的攻势下,这座军事重镇已经和韩国断绝了交通,韩国只有把这座城交给秦国,但是城内的守将不愿意,一琢磨,反正祖国不要我们了,比起投降秦国,不如把城献给赵国,赵王也相当滴犹豫啊,城虽然有了,但是怎么看怎么像韩国在祸祸我们啊,这城秦国是肯定要来抢的,到时候带兵的是白起的话,那可真就吓死寡人了。于是赵王多次召开最高军事会议,最后还是决定收下这座城,而这座城就是上党。

守上党的韩国将领叫做冯亭,因为献城,他被赵王封了个华阳侯,城就这样被赵国给收下了,但是秦国的军队肯定要出发了,赵王派廉颇在上党的西南方,一个叫做长平的地方备战。赵王一看,还好,秦国派出带兵的是王龁,王龁也是一员名将啊,不过呢,同时代白起的光芒太耀眼了,王龁就稍微有那么一点缺乏存在感。赵王也知道秦国不好惹,但是自己手下也有名将啊,这人就是廉颇,廉颇虽然攻击上和白起有差距,但是防守完全不逊色。廉颇初战不利之后,想要避过秦军的锋芒,于是就坚守不出,王龁用尽了手段,也没能让廉颇出战,两军就这样死耗着。这场战争,秦国和赵国都发动了举国之力,秦国距离长平路途遥远,补给上困难;但是赵国国力不如秦国,战争陷入僵持之后,赵国消耗也相当巨大,赵王觉得廉颇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正好秦国用了反间计,让赵国换下了廉颇,换上了赵括君。

怎么就给赐死了呢

白起除了歼灭战之外,还有另一种超越时代的战略思想,那就是乘胜追击,白起认为应该趁赵军大败的时候,迅速进击到邯郸,灭亡赵国,这时魏国的信陵君上演了一出窃符救赵的大戏,又派出苏秦的弟弟苏代做说客,到秦国去贿赂当时的丞相范雎,范雎当然是不想白起超过他,于是说服秦王退兵,让韩赵两国割地了事。

秦国的扩张脚步是不会停下来滴,赵国也不愿意被秦国吞并,和东边的齐国结成联盟,寻求支援,还拒绝向秦国割地。昭襄王一看,还是得打,这时候白起正好生病了,于是秦王派出王陵,可怜的王陵就只在史书上露了这一次脸,因为攻克赵国不力,他被秦王给免职了,本来秦王是想让白起带兵的,之前的替补已经下场了,现在该主力上场了,但是白起告诉秦王秦国有诸多不利条件,现在并不是攻赵的好时机,但秦王不听,由王龁代替他继续攻打赵国。王龁这倒霉孩子,给遇上了信陵君和春申君率领的魏楚几十万联军,秦军大败。杜邮是咸阳城十余里外的一个驿站,白起因为屡次违逆秦王的意愿,被秦王贬到偏远的阴密去当一个普通士兵,在白起经过杜邮的时候,秦王派人带给白起一把剑,让他自行了断,这时候的白起,有人说他大概是55岁左右,有人说他快要71岁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范蠡是哪里人?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范蠡是春秋末的一位能人,不仅擅长政治、军事、道家文化,还对经济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在政治上大展拳脚后转至商业,依旧如鱼得水,为后人称叹,尊其为“商圣”。范蠡雕像范蠡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中排名第二,从小便聪敏机智,而其父母虽是农民但文化素养较好,不然就不会给他取“

  • 聂政是个什么样的人?聂政刺杀韩王之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聂政是四大死士之一。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使自己的英名万古流芳。聂政是怎么死的?简介聂政人物生平,聂政是个什么样的人?更多详情请看正文《四大死士之聂政聂政资料聂政怎么死的》聂政是四大死士之一。《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

  • 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典故故事,郑国的第三任君主郑庄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动乱的时期。但是因为,周天子的实力已经被大幅削弱,无力再掌控天下局势,只能任由各诸侯混战。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他们都是当时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和财富最多的国家。但是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个人,曾经创造过被称为“春秋小霸”的

  • 吴起变法从推行到见效花了多久?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的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82年,吴起正式担任令尹后,楚国朝中一下子炸开了锅。这小子,初来乍到(刚到楚国满一年),何德何能,大王竟给他封这么大的官。面对满朝的流言蜚语,楚王不为所动,他郑重的告诉吴起:楚国的军政,就此托付给令尹您了。吴起也毫不谦让,一上任,就雷厉风行的进行变法史称“吴起变法”。

  • 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是谁?辛追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辛追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临湘候爷辛夷的掌上明珠,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是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的主人,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湿尸。辛追复原图辛追也是《大汉巾帼》中那个让刘邦、韩信等人倾尽所有想要得到的倾国女子,更是汉文帝刘恒的亲生母亲。16岁的辛追本应该成为江夏王的王妃,却在成亲当日丧夫成为了

  • 春秋战国的四大君子分别是谁,“四大君子”有哪些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能人辈出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所谓的诸子百家以及四大君子。那么,春秋战国的四大君子分别是谁呢?其又有哪些生平事迹呢?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

  • 夏朝的疆域多大,夏朝的领土范围地区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

  • 周公之礼是怎么来得?周公之礼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周公之礼”通俗指夫妻同房,做爱,发生性关系。“周公之礼”是汉语中关于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有点戏谑的意味。相传西周初年男女滥情,但是周公发现这样不行,于是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才行。后来人们管这个叫“周公之

  • 兰陵王是哪个朝代人物?兰陵王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北朝时期的兰陵王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高长恭,又名高孝瓘,北齐大将,世称兰陵王。是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第四

  • 李重俊兵变的原因是什么?李重俊政变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06年7月李重俊被立为皇太子。707年7月,他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袆等人发动羽林及千骑兵300余人杀死权臣武三思、武崇训父子,接着又进攻皇宫追杀唐中宗、韦皇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等人。韦皇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遂拥中宗逃到玄武门楼。李重俊在进攻玄武门楼时由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