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越王勾践为什么杀文种?文种为何被勾践赐死?

越王勾践为什么杀文种?文种为何被勾践赐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00 更新时间:2023/12/21 16:38:38

勾践

春期战国可说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正处在由奴隶制想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连年战乱,群雄割据。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和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他们在这个乱世中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说春秋末期称霸一方的越国国君勾践和辅佐他成就大业的大臣之一文种。

勾践,范蠡和文种雕像

说起勾践,想必稍微对历史有点了解的都听说过这个名字。他在公元前494年因为冒然出兵攻打吴国准备给吴王夫差来个措手不及,只可惜他太低估了夫差的能力。夫差派出精锐在夫椒大败越军。勾践在谋士范蠡的劝说下甘愿为奴服侍夫差以图东山再起。后来勾践终于凭借自己的隐忍和群臣的帮助击败了吴王夫差,成就了一番霸业。而群臣之中,除了范蠡的贡献外,另一个具有杰出才能的大臣文种的功劳同样不可小觑。

文种在勾践赶赴吴国为奴的时间里,受勾践委派负责主持越国的国政。他一方面施行仁政,休养生息的的政策,使越国很快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另一方面,他采取迷惑吴王夫差的方法比如大量砍伐树木让夫差建造姑苏台,送美女供他玩乐等。内外联合,终于成功帮助勾践复仇成功。

但是勾践本就生性多疑,这一点在大仇得报之后完全体现了出来。范蠡就因为看透了勾践的为人而选择离去,而文种则因为执迷不悟不听范蠡的劝告而最终被勾践赐死。可怜文种一生尽心辅佐勾践,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最后的结局却是被勾践赐死,真是令人哀叹他的不幸。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出现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人物和典故,他们或是建立了赫赫功勋,或是留下了自己的传奇故事。而在春秋末期的时候,出现了最后一位雄霸一时的君主。此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越国国君勾践。他因兵败而在吴国遭受种种屈辱,但是他容忍了下来,三年精心准备,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吴国成就自己的一番伟业。但是复仇成功之后,他的本性逐渐显露了出来。

越王勾践

勾践能够成功复仇吴王夫差,主要靠的是两大谋臣:一个是在历史上同样威名远扬的范蠡;而另一个就是才能不输于范蠡的文种。文种原本是楚国人,他原本是受楚王的指派来到越国的。当他到达越国的时候,越国宫廷正值动荡之时,楚越之间的盟约也很可能被毁于一旦。文种不愧是具有超凡才能的人,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沉稳的作风,和好友范蠡一起解救了越国的危机。因为这件事情,他被随后继位的越王勾践拜为上大夫。在勾践兵败甘愿作为奴隶进入吴国的时候,文种受到勾践的指示留在越国主持国政。他一方面,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另一方面积极营救勾践。等到勾践结束在吴国的奴隶生涯返回国内之时,文种祭出了惊世之计“灭吴七术”。正是凭借着文种的计谋,越王才能集齐兵力打败吴国。可以说在灭吴的战争中,文种当记首功。但是勾践在大仇得报之后,逐渐显露了多疑和心胸狭隘的本性,早就看透勾践的范蠡在此时选择了辞去官职,云游四海。而文种则没有听范蠡的劝告,想要继续辅佐勾践,最终被勾践赐剑自杀而亡。可以说文种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如果他能早点认清越王勾践的真正为人,或许就不用被逼自杀了。

文种墓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的的实力因为分封制的关系已经被大大削弱,没有能力再掌控天下,因此导致各诸侯国之间混战不堪。而要在激烈的斗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除了需要骁勇善战的将士之外,一个能够统筹全局的能臣也是非重要的。历史上能够雄霸一时的国家几乎个个都拥有雄才大略的谋士辅佐。比如说春秋末期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勾践和他的谋士范蠡和文种。

文种墓

越王勾践,姒姓,名勾践,另有名为鸠浅和菼执,他可以说是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君主。主要在于他在因为自己的冒然出兵而被吴王夫差所打败之后,甘愿为奴侍奉夫差,隐忍三年,卧薪尝胆,最终大败吴国,复仇成功。勾践能够消灭吴国除了自己的隐忍之外,范蠡和文种在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范蠡自不必说,是他亲自劝说勾践并陪着他一起在吴国给夫差当奴隶。文种的功劳同样不小,他负责留在越国处理国事。他一方面施行仁政,让民众尽快从战争之乱中走出,另一方面采取砍伐树木献给吴王建造享乐的姑苏台,挑选美女供吴王享乐等手法迷惑夫差,为勾践复仇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可惜勾践在事成之后,逐渐暴露了多疑和心胸狭窄的本性。范蠡看出了这一点,他在此时选择激流勇退,逍遥四海去了。而文种则看不透,他最终被勾践赐剑自杀而亡。据史书记载,文种自杀后,勾践把他葬在了现今浙江绍兴的府山东北部,但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早已不是真正的文种墓了,而是在原址重新修建的陵墓。

想文种这一生,为越国和勾践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最后的结局也不过如此,正是应了那就话:“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蔡文姬的老公是谁?蔡文姬是谁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二十三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

  • 赵盾怎么死的,春秋战国之赵盾弑君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大家在《古文观止》或者《左传》等古代文献上看到过“赵盾弑君”、“狗咬赵盾”等历史故事吧,那么赵盾到底是何许人也呢?既然他都弑君了,在古代那么大的罪过,那么他又是死的呢?就让我们来看看解密下赵盾以及赵盾之死吧。赵盾像赵盾出生于公元前655年,死于公元

  • 范蠡与西施的故事,范蠡三聚三散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范蠡为了越王勾践能复国雪耻,便利用吴王夫差好美色的弱点,提出一计美人计,利用美人消磨吴王夫差的斗志,使其荒废朝政。遂范蠡便被委以在全国找寻美女的任务与西施相识,还对西施进行长达两年的培训,让她进宫中勾引夫差。于是范蠡和西施在这段相处的时间内两人互生情愫。范蠡与西施泛舟雕像虽情投意合,但碍于国家兴亡,

  • 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范蠡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范蠡一生的政治抱负起于越国也终于越国,帮助勾践灭了吴国成为一方霸主后,深知功高盖主的危险便辞官而去。范蠡学识惊人,博览群书,学识广泛,对经商之道很有见解,颇有远见,卓尔不凡的经济活动使范蠡家财万贯。洪尧饰演范蠡范蠡一开始离开越国到了齐国之地,在这里赚了他的第一桶金,逐渐名声渐大,不凡的经济头脑被齐国

  • 三国祢衡是被谁杀的?祢衡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祢衡出生于中国的三国时期,字正平,是平原郡人,也就是现在山东德州临邑德这个地区。祢衡个性比较骄傲,但是颇具才华。孔融曾经向曹操推荐过祢衡这个人,只是祢衡以生病为借口不肯前去。曹操很生气,便封他为鼓手,想要用这个方法来羞辱他,没想到祢衡不穿衣服就是击鼓了,让曹操丢脸。祢衡画像再后来因为祢衡看不过曹操的

  • 范蠡三迁是怎么回事,范蠡为什么要三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范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为人精明有学识,曾辅佐越王勾践复国,也懂得明哲保身,后以商致富,成名天下。一生不为权势所绊,也不为富贵而牵挂,以三迁而安稳度日,司马迁称其为“范蠡三迁皆有荣名”。陈坤饰演的范蠡剧照在越王勾践重振越国之时,全国上下普天同庆,而范蠡的心思如越

  • 战国四大战将之首白起,战国杀神白起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起白起,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个白马白甲小鲜肉。不过呢,白起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已经37岁了,秦国的男子17岁就算成年了,成年了就要参军。这样算来,在参军20年后,白起才熬出头。白起,又叫公孙起,一看这个“公孙”吧,就觉得像是王室成员。但是太史公也好,左丘明也好,他们都没有讲诶,

  • 范蠡是哪里人?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范蠡是春秋末的一位能人,不仅擅长政治、军事、道家文化,还对经济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在政治上大展拳脚后转至商业,依旧如鱼得水,为后人称叹,尊其为“商圣”。范蠡雕像范蠡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中排名第二,从小便聪敏机智,而其父母虽是农民但文化素养较好,不然就不会给他取“

  • 聂政是个什么样的人?聂政刺杀韩王之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聂政是四大死士之一。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使自己的英名万古流芳。聂政是怎么死的?简介聂政人物生平,聂政是个什么样的人?更多详情请看正文《四大死士之聂政聂政资料聂政怎么死的》聂政是四大死士之一。《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

  • 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典故故事,郑国的第三任君主郑庄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动乱的时期。但是因为,周天子的实力已经被大幅削弱,无力再掌控天下局势,只能任由各诸侯混战。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他们都是当时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和财富最多的国家。但是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个人,曾经创造过被称为“春秋小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