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之一:后周的发展史

五代十国之一:后周的发展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692 更新时间:2023/12/7 18:20:02

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定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历经三帝,享国10年。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受后汉高祖刘知远重任。郭威是刘知远临死时指定的顾命大臣之一, 他奉后汉隐帝刘承佑命,多次平定藩镇叛乱。郭威登基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减轻和免除了许多徭役,同时整顿军纪和管理机构内部的腐败。柴荣继位后不久亲自领兵抵抗北汉的进攻。在高平之战中他亲临战场,在出师不利、己方右翼溃退的情况下扭转战势,击败北汉军队。随后乘胜追击,一直攻到太原。从955年到958年他三次亲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称号、几乎将所有长江以北地区割给后周。959年柴荣再次北上攻辽,军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攻到幽州。不久柴荣病逝,其幼子柴宗训登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结镇、定二州将谎报说辽国和北汉联合进犯,领兵到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后周首都是开封,统治范围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地区。

周太祖郭威,邢州山人。年轻时,郭威不愿从事生产,只喜欢舞枪弄棒,十八岁应募从军。曾经负气杀人,被关入监狱。潞州留后李继韬因他有勇力,遂秘密纵他逃走,待事情平息后又召置麾下。郭威少年时曾在其颈上黥有一飞雀,故人称郭雀儿。李继韬被唐庄宗杀死后,其军队被编入从马直,郭威因能书会算而被任为军吏。刘知远任侍卫亲军都虞候时,特别器重郭威;后调任河东节度使,也将郭威带到任上。刘知远当了皇帝,任命他为枢密副使,隐帝时升任正使。郭威多次统兵征伐,皆有功勋。他在军中穿幅巾短衣,与军士无异,皇帝所赐钱财,多分与诸将与军士,因此在军中威信很高,士卒乐为其用。

后汉武夫的蛮横相比前朝尤为突出,武夫首领汉高祖性极残酷,所用大臣如苏逢吉、史弘肇等人也极凶恶。汉高祖刘知远称帝仅一年便病死,其子刘承佑继位,史称后汉隐帝。汉隐帝时,苏逢吉为宰相,枢密使杨邠管机政,枢密使郭威掌出兵作战,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统率禁兵,三司使王章专掌财政。这些人都是最有权力的所谓国家勋旧之臣,他们武断专横,重武轻文,什么制度都不在意中,各行其所是,乱成一团。

这群武夫中,只有郭威比较有些知识,留心搜罗有才能的文士,得到文官们的好感。948年,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据长安,王景崇据凤翔,同时反叛。汉隐帝令郭威督诸军讨伐三叛镇。郭威临行,向文官首领太师冯道求教。冯道说,李守贞著名老将,诸军多是他的旧部,他依恃向来得军心,所以不怕讨伐,你只要不吝惜官物,赏赐士卒,就可以夺取他的依恃。郭威听从冯道的建议,果然大得军心,诸军都愿意为郭威出力击李守贞。九四九年,郭威灭河中、永兴(长安)两镇,杀李守贞、赵思绾,别将赵晖灭凤翔镇,杀王景崇。郭威得胜还朝,不肯独受重赏,推功给在朝诸大臣和将士,汉隐帝因此遍赏诸大臣及诸藩镇。郭威这一作为,仍是冯道所教不要吝惜官物的意思,形式上得赏不比别人多,实际是换来了这些人的好感。950年,辽军横行河北,诸藩镇各守本境,不相援救。朝议任郭威为天雄节度使,出镇魏州,仍兼枢密使,节制河北诸镇,得便宜行事。他被授与这样大的权力,就是因为取得了内外诸大臣的好感。

汉隐帝厌恶诸大臣,想用自己的亲信人执掌朝政。杨邠、史弘肇曾在朝上议事,汉隐帝说,再仔细想想,不要让人说闲话。杨邠说,不用你开口,有我们在。汉隐帝不能忍受,与亲信人密谋,杀杨邠、史弘肇、王章,又遣使者到魏州杀郭威。郭威被迫起兵,下令攻入京城,准许抢掠十天,全军踊跃听命。汉刑法极残暴,但军纪也还严肃,士卒不敢妄动,郭威用抢掠来收买士卒,军纪又败坏了。郭威留义子郭荣守魏州,自率大军出发,沿路无阻,只走七天,就到开封城外。汉隐帝被部下溃兵杀死。郭威入开封城,纵诸军大掠,城中到处火起,第三天,有人对郭威说,再不禁止,怕今夜只剩下一座空城。郭威下令禁抢掠,到午后才恢复秩序。这次大掠,民奴自然也受害,但被掠的人家主要是汉文武百官。

当时,汉高祖弟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以备辽为名,拥有强兵;忠武节度使刘信在许州,刘崇子刘赟为武宁节度使,在徐州。如果三镇连兵,号召复兴汉朝,对郭威是不利的。郭威定计,声称迎刘赟为汉帝,使刘崇满意,等到刘赟离徐已远,去京稍近,然后连刘信一起消除,刘崇一镇就无能为力。定计以后,郭威请李太后下令立刘赞为帝,使冯道等大臣到徐州奉迎。951年,辽兵入寇,攻破内邱、饶阳两城。李太后令郭威率大军渡河击辽兵,又令国事暂委王峻等人,军事暂委王殷。自然,二王是郭威的心腹。郭威到澶州,将士数千人忽大噪,对郭威说,皇帝该你自己做,将士抢掠京城,与刘家结了仇,不能再让刘家人做皇帝。裂黄旗披郭威身上,拥立为皇帝。郭威拥众回来。澶州兵变时,刘赟已到宋州(商邱市),王峻、王殷派人带兵去宋、许二州,刘赟被拘,以李太后名义,废为湘阴公。刘信自杀。随后,郭威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改元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郭威即后周太祖皇帝。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三十日,周世宗柴荣驾崩,继位的周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 。赵匡胤此时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的最高长官)、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春正月初二日,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县)报称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浩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执政大臣不查之下,慌忙令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抵御。又命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赐于他金带、银器、鞍马、铠甲、器仗数十万。初三日(2月03日),赵匡胤领军出汴梁爱景门,宣徽南院使昝居润安排筵席,朝廷众大臣饯送于郊外。傍晚时,军队行至陈桥驿(今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在其弟赵光义,以及赵普、石守信、王审琦等策划下,鼓动士兵发动兵变,授意为他黄袍加身,拥其为皇帝。而后,赵匡胤率兵回师开封,约束将士,严禁烧杀抢掠,"宋太祖陈桥之变,与众誓约不得惊动都人;入城之日,市不改肆"。赵匡胤陈桥兵变还京,只有京城巡检使韩通仓皇抵抗,但随即就被王彦升所杀。宰相范质率王溥、魏仁浦等人责问赵匡胤,帐前罗彦瓌拔剑厉声:"三军无主,众将议立检点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王溥面如土色,降阶下拜,范质亦拜,赵匡胤亲自扶起,以优礼待之。

几乎没有任何抵抗,正月初四日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帝位,"宋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翰林学士承旨陶谷在旁,出诸怀中而进之,曰:'已成矣。'"。

赵匡胤即位后,初五日改国号为宋,改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史称"陈桥兵变"。

标签: 后周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是怎么靠火耗归公这一政策来管理官场腐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火耗归公,清朝,历史解密

    在清朝乃至中国历代皇帝中,雍正皇帝无疑是反腐力度最大、措施最得力的皇帝之一,同时也是反腐成效最为显著的皇帝。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初一,是传统的春节,举国欢庆的日子。而雍正皇帝并没有沉浸在欢度春节的气氛中,而是在这一天一口气连下11道诏书,着手惩治官场腐败。雍正此举,意在向天下昭示自己坚定的反腐

  • 杨朱: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朱,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杨朱(约公元前395--约公元前335),一说约公元前450--约公元前370,杨姓,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杨朱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见解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 这个皇帝曾三次御驾亲征想除掉此国,最后却把江山打丢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炀帝,隋朝,历史解密

    高句丽因畏惧隋的强大,不时在边境地带搞些小动作,致使文帝杨坚龙颜大怒,遂发兵30万攻高句丽,不料兵士大多死于半道,文帝隐忍不发,双方罢兵言和,一切如初。文帝死后,次子杨广于公元604年迅速登基,改年号为大业,他就是后来鼎鼎有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高句丽遣使暗通突厥,正好被北寻的隋炀帝撞个正

  • 秦穆公活抓晋惠公,为什么后来又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穆公,春秋,历史解密

    骊姬之乱时,重耳和夷吾害怕被害,纷纷逃出晋国。晋献公去世后,骊姬扶持年轻的儿子奚齐坐上君位,却被权臣里克杀死,一时间晋君之位空悬。里克先邀请重耳回国即位,结果被拒绝了,因为重耳认为自己的势力不够强,贸然回国有很大的危险。《史记》记载,里克等已杀奚齐、悼子,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欲立之。既然重耳不愿回来

  • 宋朝灭亡之际,大家都在做什么?看了皇上的表现,别人做啥都不为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宋朝,历史解密

    宣和7年(1125年)冬,金军初次北上侵宋,围太原市,破燕京,无坚不摧,直抵开封市。大难临头,宋徽宗匆匆忙忙禅坐落于宋钦宗,自号“教主道君太上皇上”,到一边歇息来到。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还要开封市军民提升防御、抵挡金军之时,托词敬香还愿,南躲避难,惶惶似丧家之犬。直到开封市相救,宋徽宗才满不在乎地溜

  • 《汉城条约》:标志着日本侵略朝鲜的开始,预示着东亚格局的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城条约,日本,朝鲜,历史解密

    1885年,在日本的武力胁迫之下,朝鲜被迫和其签订了《汉城条约》。这个条约意义重大,不仅标志着日本对朝鲜侵略的进一步加剧,还标志着东亚整体格局的改变。如果我们探究东亚历史的话,这个条约不得不予以重视。时间退回到1884年,这一年是甲申年,朝鲜开化派发动政变,史称“甲申政变”。开化派们企图借助日本支持

  • “小蛮腰”有什么典故来源?“小蛮腰”形容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小蛮腰这个词,大家见得应该是很多的了,一直都是用来夸赞女子纤纤细腰,非常的好看,也是一种审美的追求。而且,可能很少有人怀疑过,小蛮腰说的到底是不是女子的细腰。事实上,现代,包括在古代,大部分时候其实真的说的就是女子的腰,但是小蛮腰在最开始,指的却不是女子,而是男子的细腰,这到底怎么回事?史料中,“小

  • 户部尚书和太子太师都是从一品,哪个的地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子太师,明朝,历史解密

    “太子太师”、“户部尚书,这两个官职,在中国官制中,都是很早出现的。不过,为了更好的比较,我们把时间设定在清朝。当时”太子太师“跟”户部尚书“都是从一品的官衔。这在清代的官场中,已经是很高的官衔了。因为,从一品再往上的官衔,只剩下正一品了。虽然都是相同官衔,名义上都是相同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地位级

  • 虞姬最后真的是自刎吗?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虞姬,秦朝,历史解密

    千百年来人们都知道虞姬最后的结局是自刎,就连书上的记载都是虞姬自刎,但是背后的真相可能是另一种结果。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围困在垓下,不愿意被俘虏于是就自刎在江边,而他心爱的女人也跟他一样的结局。从汉朝到今天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认为,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后虞姬也跟着去了,但是真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虞姬一个

  • 克罗马农人:距今3万年前欧洲大陆上一种寿命不长智慧较高的早期人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克罗马农人,新石器时代,历史解密

    远在距今3万年前,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一种寿命不长(平均寿命不超过40岁),智慧较高的早期人类,叫做克罗马农人,属于晚期智人,和现在的欧洲人不是一个种群。1868年在法国多尔多涅区的莱塞济附近的克罗马农(Cro-Magnon)山洞的裂隙中发现了人类化石。骨骼至少属于5个个体,其中4具是成年(2具男性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