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简介
貔貅拼音是píxiū,别称“辟邪、天禄、百解”,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
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传说貔貅除了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
貔貅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传说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这个典故传开来之后,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很多中国人佩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此典故。
貔貅是谁的儿子
传说貔貅是龙的第九子,和龙、麒麟一样皆不存在与世间。且能腾云驾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相传还有辟邪挡煞,镇宅之威力。龙生九子,神通不一。其子貔貅,胜父千倍,长大嘴,貌似金蟾,形如麒麟,取而兽之优,有嘴无屁股,吞万物而不泻。可招八方财,可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传貔貅因为触犯天条,玉帝罚他只许吃不许出。所以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肚子是个聚财囊,同时催官运事事如意。
在元朝时候。蒙古人就非常崇拜貔貅,而且在打仗的时候,每一个士兵都要配带貔貅,当蒙古人得到天下以后,为了使天下安定,风调雨顺,也出于对水的追求(北方缺水)故在修建鸿源观的时候就将貔貅放在了水神的跨下,成为了水神的坐骑,所以有这样一句话叫貔貅到,水神到。水神一到钱来了。到了明朝以后,为了镇压元朝的风水于是在元朝的宫殿上建立了景山也叫镇山。但是中轴线没有变,钟鼓楼,鸿源观都没有变。貔貅的这种文化传统也已经深入民间,被老百姓接受。到了清朝的时候,貔貅又一次回到了军队当中,这就是在出征打仗的进候,所举的貔貅旗,而且在出征以前一定要先到鸿源观进香。以求平安归来。财源广进。之后出德胜门去打仗。这种方式叫做出“德胜,进安定,钱银满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貔貅用在生意上的人越来越多,因为貔貅能够打击商业上的对手。尤其是放在财位上,更可以旺财,特别是偏门的生意,所谓偏门就是不靠工资吃饭的。也就是有外财的人。或者想有外财的人。“马无夜早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所以求财的人,如果配带貔貅或家中摆放貔貅,可以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