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四德”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的网友重新定义了“男版三从四德”(在文章的开头)调侃当时浓重的男权色彩。
现代版女生的“三从四德”:
三从:
从不退让
从不留情
从不温柔
四德:
打不得骂不得
说不得惹不得
现代版男生的“三从四德”:
三从:
出门要跟从
命令要听从
错误要盲从
四德:
生日要记得
花钱要舍得
逛街要等得
生气要哄得
那么在以前的女性,都是被迫接受了哪三从哪四德呢?她们从一出生下来就没有选择,只能顺从,只有遵守,否则只有挨打的份了。
古代的三从指的是哪三从: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三从”来源于《仪礼·丧服·子夏传》,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
“三从”在这里的意思与后来习惯说的“三从四德”含义并不一样,“三从”原本指的是贵族妇女给亲人服丧的礼仪制度。“从”不是指权力上的顺从。
古代的四德指的是哪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四德”出自《周礼·天官·内宰》,中说道“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
据记载妇德指贞顺;妇言指言论言辞;妇容指仪容仪茂,妆容修饰;妇功指纺织。这就是妇女应该学习的四德。
“三从四德”开始便作为贵族妇女的日常礼仪道德,后来经过儒家的提倡,便成为之后的“妇道”这明显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现,彰显了浓浓的男权色彩,到后来慢慢的倍受争议,再到后来慢慢的被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