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烧饼歌预言了哪些事情,刘伯温为什么写烧饼歌

烧饼歌预言了哪些事情,刘伯温为什么写烧饼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96 更新时间:2024/1/22 3:09:20

1、刘伯温为什么写烧饼歌

《烧饼歌》是中国古代着名预言书,相传是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所着。君臣一问一答形成了《烧饼歌》的内容,《烧饼歌》中的预言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一直说到清王朝被推翻以后,往往藏头露尾,谜语一般,颇为费解。

故事发生在大明王朝刚建立不久。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尝遍了山珍海味,却仍旧保持了一种独特的口味喜欢吃烧饼。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宫殿内吃烧饼时,恰好内侍禀报大臣刘基觐见,于是他赶紧宣召。

在朱元璋建立王朝的过程中,刘伯温曾为其积极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封为诚意伯,深受皇帝的信赖。这天,当他觐见朱元璋时,朱元璋突然心血来潮,要试探一下他的本领。

据说,朱元璋将吃了一口的烧饼用碗盖住,然后在刘伯温进来时问道:“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只见刘伯温闭眼掐指一算,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打开一看,果然是被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烧饼。

朱元璋见状,对刘伯温更为叹服。接着,他突然神情严肃地命刘伯温预卜朱家天下的气数如何:“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长享否?”刘伯温赶紧回答说:“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

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王朝,为臣子的若在这类问题的回答上稍有不慎,便随时可能掉脑袋,因此刘伯温赶紧极力奉承皇帝。但是朱元璋并不以此为满足,因为他所关心的并非仅仅是自己在世时的王朝命运,而是朱家的天下能否延续的问题。

怀着这种疑问,朱元璋对刘伯温说:“虽然自古兴亡原有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强令其预测一下王朝以后的命运。但因事关重大,刘伯温惊恐万分地跪下哀求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

于是,朱元璋便赐给他免死金牌,令他大胆直言。就这样,君臣二人开始一问一答,刘伯温最终吐露出一系列预言。这些预言,被当时人记录下来,后世便称其为《烧饼歌》。

刘伯温所写的《烧饼歌》,这是以君臣论述的形式来展开叙述,对中国未来进行他所猜测的预言,但是大多数还是被他预言到了。

有一段刘伯温是预言中国现当代的历史,“东拜斗……,分南分北分东西”,这指的是在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各地割据的军阀自立门户,使中国分为东南西北几块军阀实力。

偶遇异人在楚归”,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地名,它指的是湖北这一带,在现代历史上,蒋介石是想屠杀反对他政权的共产主义,但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南昌起义,依旧以繁衍之势,逐渐的扩大自己的势力,最终是打败蒋介石的主力军。

“马行万里寻安歌”不免让人觉得就是这特指红军万里长征,浩浩荡荡的转移,移至陕北一带,这也是红军史上的转折点。

到后来轰动中国的四人帮,它也有所预言,“残害中女四木鸡”,女指的肯定是江青,四人指的是四人帮,这四个臭名远扬的人,引发了残害中国长达十年的文革,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醉人。

《烧饼歌》所蕴含的事件还有很多,还有很多等待着后世发生而验证,可能有人会怀疑,这些都是后人纂改编造的,这就好像宗教一般,信者自信,不信者也没人强迫你去信,预言已定,未来却未定。

2、烧饼歌预言了什么

2.1、刘伯温《烧饼歌》中的预言是:预言了明代的靖难之役、土木之变、英宗复辟、宦官之祸、李自成起兵、崇祯自缢煤山、吴三桂出关降清等一系列重大事变。

2.2、有些诗句指名道姓,如“八千女鬼”合成一个“魏”,指魏忠贤陷害忠良,使朝政大乱;“木下一头了,目上一刀一戊丁”可以凑成“李自成”三字;“平安镇守好桂花”是吴三桂的“桂”字。

2.3、有些诗句涉及皇帝的年号或诸侯王的封号,如明成祖朱棣最初封为燕王,起兵靖难,故有“燕子飞来”之说,而“一院山河永乐平”大概是指成祖的“永乐”年号,“祖宗山上贝衣行”可能是“崇祯”二字了。

2.4、还有些诗句暗喻时间的结局,如“相传昆玉继龙堂”指英宗复辟,“奔走梅花上九重”指崇祯吊死在煤山,“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恐怕是说朱姓政权到顺治皇帝时最终完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郑和怎么死的,郑和死了之后葬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1、郑和怎么死的郑和是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不幸因病去世的。郑和(1371年-1433年),明朝太监,云南人,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一说本姓马,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入宫前经历不详。1382年,被选于宫中尚衣局训育两年。1384年,他经宫中指

  • 安禄山为什么要反叛,安禄山是好人还是坏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安禄山为什么要反叛1.1、性格的原因。安禄山狡黠奸诈,凶狠毒辣,善揣人意,长期生活在北方多民族杂居地,史箤干(史思明)一同长大,如同兄弟,两个人都以凶猛善斗闻名。安禄山表面上装得呆头呆脑,其内心则狡黠异常。他的命部将刘骆谷常驻京师,专以窥测朝廷内情,一有动静则飞马报讯,故范阳虽距京师有数千里之遥

  • 甘露之变要诛杀的宦官是谁,甘露之变名词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甘露之变要诛杀的宦官是谁甘露之变事件中的主要人物是宦官仇士良,本文就来详细说一下关于甘露之变的详细情况,甘露之变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不可抑制。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另一宦官王守澄立

  • 弹琵琶是什么刑罚,琵琶为什么会变成酷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早的时候琵琶这个乐器是在秦朝出现的,可是到了明朝,此“琵琶”非彼琵琶!竟然从一个乐器,变成了一个酷刑!也就是所谓的“弹琵琶”!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酷刑。琵琶为什么会变成酷刑据说“弹琵琶”这种刑罚始创于明朝,是锦衣卫和东厂等特

  • 宋江为什么要毒死李逵,害怕李逵在他死后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宋江为什么要毒死李逵因为害怕李逵在他死后造反。让宋江没有想到的是,蔡京、童贯他们这么快就对自己下了手,他们先用水银毒死了卢俊义,然后假借赐御酒的名义给宋江下了毒。等宋江察觉,毒药已经深入内脏,无可救药了,但他还是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叫来了李逵,让他喝下毒酒,因为他知道自己中毒身亡后,李逵必定会造反,

  • 屈原为什么投河而死,屈原跳江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屈原为什么投河而死1、政治上的失败,屈原是个大政治家、诗人,并且他在楚国还是皇族,所以,在当时的楚国他还是比较受重用的,可以跟楚王同朝议事,并且还掌管着接待“外宾”的权利,可以说,当时楚王还是比较依重屈原的,不过,屈原这个人呢,办事儿不知道迂回,遇到什么看不惯的事情和有错

  • 建安七子个人简介,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建安七子是哪七个人建安七子的七个人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2、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建安七子具体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可通过“空(孔融)城(陈琳)王(王粲)需(徐干)软(阮瑀)硬(应玚)瘤(刘桢)”来记忆。3、建安七子个人

  • 吴用为什么在宋江坟前自杀,吴用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1、历史上吴用是怎么死的《水浒传》中被称为智多星的吴用是自缢而死的。吴用在落草为寇后,认识了被称为及时雨的宋江。在宋江上梁山泊后,吴用让出自己二当家的位置,并在一旁协助宋江。在吴用的帮助下,宋江成功打下了祝家庄,也登上了水泊梁山的寨主之位。等到被朝廷招安后,宋江被奸人害死,吴用不愿与小人同朝为官,自

  • 韩信临死前喊的三个字是什么字,韩信五不死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吕后明白刘邦的心思,于是设计诬陷韩信“谋反”,接着与萧何密谋,骗取韩信进宫,并将其斩杀,韩信蒙受如此冤枉,临死前大喊“我不服!”韩信为什么被封三齐王五不死我们都听说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个典故,其中的意思就是说韩信足智多谋,

  • 陈圆圆结局是怎么死的,历史上陈圆圆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1、历史上陈圆圆是一个怎样的人陈圆圆,字畹芬,原姓邢名沅。1623年4月3日出生于常州武进(今江苏境内)。陈圆圆是秦淮八艳之一,一代名妓。后为末山海关名将吴三桂妾,最终被李自成手下刘宗敏掳走成为其妻。陈圆圆父亲名邢三[来源请求],母亲早亡,从姨父姓陈。圆圆,倾国倾城,能歌善舞,色艺冠时,时称&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