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端茶送客到底是什么样 为何端起茶杯就是送客呢

古代端茶送客到底是什么样 为何端起茶杯就是送客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9 更新时间:2024/1/16 18:18:09

“客官,来了,请喝茶”,先将茶上起,客人请上座,今天小编聊聊“端茶送客”这件事儿。

端茶送客最早源于官场。——一巡茶

官场上等级制度森严,讲究礼仪规矩是最基本的为官之道。

清朝时,下级拜见上级,上级都会叫人奉茶,这是待客之道。下属呢,不能真的拿起来就喝,应该在落坐之后,等上级做出摆手请茶的姿势后,上级先尝一口之后,才会喝茶。

如果上级觉得与下属无话可聊了,不好直言就会端起茶碗抿那么一下,或者举起茶碗装作喝茶的样子,以示意下级该走了。

话说清朝一新上任的县令,也是在这样一个知了都喊热的天,在去拜见上司巡抚大人时,因持扇驱凉已成习惯,天气也实在太热,故不舍得放下手中的扇子。唉,也活该这位县令倒霉,如此大大咧咧真不是时候,舍不得扇子,却“舍”了乌纱帽。

在古代是不能拿扇子进入衙门的,这位巡抚又非注重礼节,还没等这位县令落座,就将旁边的茶碗慢慢端起来了,当然神情肯定不悦。两边随从看到了,高喊“送客”。

可怜这位新上任的县令没多久就因其他原因被罢免了,看来这礼节不可不知。这第一印象还真是马虎不得。

到了如今,知书达礼,懂得必要的礼节仍然十分重要。很多大学生面试就输在了细节,不良的习惯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也难怪现在上岗面试是一道必须要过的坎儿。

上行下效,当官场流行一段时间后,端茶送客就沿袭到民间。——二巡茶

现在有些讲究的人家,还是如此。

有的主人很含蓄,不会说什么,但会做出动作。

前几年,跟随朋友到福建一大户人家做客。主人泡茶很讲究,说什么茶叶配什么壶,我一马大哈什么都不记得了。

就记得那个喝茶的小杯太小了,不够我一口喝。又不好意思说要大杯子,喝了一杯还要第二杯,喝了二杯还要第三杯,喝了三杯还想要,无奈茶壶太精致小巧,里面的茶没有这多了。

朋友见状赶紧将我拉出来,告辞离开。告诉我,茶是用来品的,不像你这样喝的。你没看见主人在喝第三杯时,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头一起外么?意思是喝完了这杯就走人,不能再喝了。如果是向内的,就可留下再喝一轮。

朋友的话让我一楞一楞的,原来喝茶不是用来解渴的。

这种“端茶送客”的方式于我们普通百姓仍有借鉴意义。——三巡茶

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当主人给你倒了茶,不是自觉主动给你倒茶,而是问你还要不要添茶时,你就应该明白,是时候该离开了。当主人频繁看时间也是一种潜在送客的方式。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不可不知,尤其是很讲究的大户人家,更要注重礼节。

在茶礼仪还是酒礼仪上,有书君都遇到过尴尬,好在人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没有将我这小老百姓放心上,有一定的修养和涵养,给了我很大的包容。有一次,在酒桌上,还帮我解了围呢!要不然,真是糗到家了!

中国的茶化和酒文化一样,渊远流长,要学的还有很多,有些礼节还是知道的好,免得和小编一样,闹了笑话还不自知。好了,今天就聊到此,茶已过三巡,“端茶送客”!

标签: 清朝送客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特种部队陷阵营简介 该部队在文献中的记载是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陷阵营,历史解密

    陷阵营是东汉末期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全军仅有七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装备配制精良。吕布逃出长安包括一干将领,才百余骑兵。加上后勤军工补给问题,能让吕布放手高顺

  • 宋朝经济实力最强,为何被历朝历代称为“弱宋”?没有武功哪来文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宋朝经济,宋朝,历史解密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宋朝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算是最为发达的了。仅从铸币数量就可见一斑。据史籍记载,自宋太祖时代开始,铸币数到了每年五百万的数量。其两年的铸币数就要超过四百年后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间所铸造的总和。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在宋朝,唐宋八大家也有六位在宋朝。然而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个社会、文化、

  • 曹操杀吕布的时候,为什么先勒死再砍头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三国,吕布,曹操,历史解密

    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可谓是家喻户晓,曾被多次拍成影视作品,也有很多评书大家进行过播讲,里面的很多桥段也多次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出现过,即使你没看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完整版,但你一定知道《桃园三结义》是怎么回事,《刘备三顾茅户》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草船借箭》有个什么背景,这就是经典名著的

  • 揭秘:李隆基被夺妻的儿子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瑁,唐朝,历史解密

    一、李瑁其人唐玄宗第十八子叫做李清,后来改名为李瑁(720年-775年),。 开元13年,5岁的李瑁被封为寿王。开元22年 ,李瑁的姐姐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时,14岁的李瑁遇到了15岁的杨玉环, 李瑁一见倾心,于是求自己的母亲找唐玄宗赐婚。武惠妃当时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唐玄宗当然对此事言听计从,

  • 李中梓有着哪些治病轶事?他是怎么给人治病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中梓,明朝,历史解密

    在明朝的时候,有个著名的医学家,名唤李中梓。他的医术颇高,有的病人即便是远隔千里,也要请他来治疗。李中梓是上海人,有一个安徽新安郡的吴文邃患者,因病情难愈,不远千里请李中梓前去治疗。李中梓赶到患者家里的时候,患者告诉李中梓,说他头目眩晕已经三年了,但是李中梓给他诊治的时候却发现,他还有恶寒战栗的表现

  • 张兰德有四个老婆是真的假的 他不是自宫当太监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慈禧,历史解密

    在清朝末年,有一个人叫做张兰德,但是他进宫以后,换了一个名字,那就是小德张。他是太监,从十二岁的时候他就自宫,然后在15岁的时候他进了宫里,成为了一名太监。他有演戏的天赋,还曾经是宫里边的戏班子重要力量呢。他扮的是小生,扮相非常惊人,而且惊艳,而慈禧这个女人最爱看的就是这种戏曲,所以有这个能力的小德

  • 黄马褂在清朝代表着什么?为什么最后会烂大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马褂,清朝,历史解密

    黄马褂是清朝时期一种尊贵的服饰,是当时皇权的特殊象征,除了规定可以穿黄马褂的人之外,其他人是不可以穿的。在一些影视剧中,黄马褂常常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比如在《九品芝麻官》中,李公公给他的干孙子穿上了黄马褂,那么就算是八府巡按也不能打他。而在历史上,黄马褂也是真实存在过的,不过历史上的黄马褂并没有影视剧

  • 吕后独掌朝政的时候,樊哙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樊哙,汉朝,吕后,历史解密

    刘邦去世的那一年,樊哙差点丢了命。刘邦之所以要杀樊哙,而且让陈平和周勃直接提樊哙的脑袋来见他,表面上是因为樊哙不执行刘邦命他讨伐卢绾的命令。实际上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削弱乃至铲除吕后的势力。二是因为他功高震主。刘邦由于觉得刘盈很荏弱,又忌惮吕后越来越独断刚强。再加上他非常喜欢戚夫人,想把皇位传给更加

  • 绿营在清朝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他们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绿营,清朝,历史解密

    绿营兵,这是清朝入关以后,重新组建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前身,主要来自明朝降军。他们投靠清朝后,被重新改编整顿,重新组成一支军队。绿营军主要是由步兵组成。这也是清朝前期,绿营兵跟八旗军相比,战斗力比较差的一个原因。八旗军主要以骑兵为主,而步兵为主的绿营兵,具有天然的劣势。当然,在绿营兵内部,也有少量

  • 清朝皇帝的子嗣很多都早夭,是医学不发达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皇帝的子嗣很多难以成活,是医学不发达的原因吗?其实不然!说起古代皇帝,很多人想到的是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但是即使是这样,皇室这么多老婆,为何留下的子嗣却不是很多呢?有很多人说是当时的医学不发达的原因,很多子嗣在出生时或者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但是说到底,这些子嗣为什么这么容易得病呢?其实归根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