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才高八斗的张佩纶,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才高八斗的张佩纶,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4 更新时间:2024/1/1 3:12:54

在晚清政坛上,有一位才高八斗、正气凛然的官员,他叫张佩纶。虽然这个名字,现在很多人会比较陌生,但在当时却是名气很响亮。尽管他官位不算高,却接连做过大理寺卿朱学勤、陕西巡抚边宝泉以及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女婿,与张之洞割席断义,甚至和袁世凯关系密切,结为多重亲家。他的亲孙女张爱玲更是名满天下的才女。

张佩纶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开始担任翰林侍讲,然而一入官场,他就展现出令人惊讶的战斗力。这个战斗力就是弹劾,他一连频频上疏弹劾大臣,让同僚们躲之不及,而他却赢得了清流们的赞赏。李鸿藻、张之洞等人如同发现了一块璞玉一般,热情欢迎他的加入。

当时,清朝统治摇摇欲坠,虽然平灭了太平天国运动,但内部并不太平,对外更是面临列强的虎视眈眈,情况十分危急。张佩纶大发救国时论,史载他“累疏陈经国大政”,慷慨激昂,纵论天下之事。慈禧见他颇有喜好阔论,便安排他担任了左副都御史,发挥他的特长。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佩纶这个热血官员,自然成为了响当当的主战派。他一连上奏章十数篇,坚决主张抗法。他的奏章写得又特别好,尤其是议兵疏写得特别出色,分析形势,提出对策,把握时机,调兵遣将方面,说得头头是道。

部分参加过剿灭太平军、捻军的元勋重臣对于他的奏疏,都啧啧称奇。由此,张佩纶一介书生名声鹊起,得到了“知兵”的美誉。甚至连慈禧太后也被他所折服,认为他是个不世出的军事奇才。

中法战争的爆发后,主要存在两个战场,第一阶段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在东南沿海一带。慈禧见他平日高谈阔论,很有见地,正是用人之时,便让他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清政府的魄力不可谓不大,他们让一位从来都没有带过兵的书生,主政半个战场。

不过,清廷未战先怯,给予了张佩纶以及福建水师指示:“彼若不动,我亦不发”。张佩纶也很领会朝廷的意思,赴任之后,他为了避免“擦枪走火”的事件发生,特地叮嘱官兵按照指示办理,克制情绪,“如有违抗,虽胜尤斩”。

当时法国人的军舰已经多次闯进马尾军港刺探情报,可在清廷以及张佩纶的姑息下,总是晃悠一圈又回去了。这样的形势,即使不先动手,好歹也应该做好积极防御的准备吧?

然而,这位素以“知兵”为名的清流人士,却没有什么防御办法。不光是他,当时福建云集的高官有福建巡抚张兆栋、福州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州将军穆图善等等,却都一筹莫展。

张佩纶试图催促朝廷派遣援军,但清政府却置若罔闻,不闻不问。他自己也没有什么经验,不知道是将水师撤走,还是留下了备战。就在他踌躇的时候,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突袭马尾军港。他们与先期进入军港的战舰一起,向福建水师开战。

中方准备不足,仓卒应战,瞬间就有十一艘战舰或是被击沉,或是重伤失去战斗力,殉难官兵达八百余人。法军又将炮火对准马尾船厂,摧毁了清政府的造船基地。这一仗下来,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灭,张佩纶逃跑的时候,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中法兵事本末》记载:

张佩纶、何如璋甫闻炮声,即从船局后山潜逃。是日大雷雨,张佩纶跣而奔,中途有亲兵曳之行,抵鼓山麓,乡人拒不纳,匿禅寺下院,距船厂二十余里。

所幸,中法战争中,台湾巡抚刘铭传、老将冯子材,分别率军在东南和越南北部取得胜利,这才让中法战争的清政府没有输得太惨。

然而张佩纶却是声名尽毁,他被褫职戍边,三年后又投奔到李鸿章的门下做幕僚。尽管他仕途无望,尽管他名声并不好,李鸿章却仍然很欣赏他,不顾他已经两次丧偶,硬是将自己的小女儿李菊藕嫁给了比她大十八岁的男人。

标签: 张佩纶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宁古塔现在在什么地方 为何清廷把犯人发配送到此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宁古塔,历史解密

    为何清廷把犯人发配送到这里宁古塔,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喜欢看清廷剧的人,一定会知道一个地理名词---宁古塔。当皇帝惩罚罪大恶极之人时,常常会说“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宁古塔辖区其实就在今天的东北,夏天很凉爽,冬天虽然冷,但是暖气很好

  • 12世纪的蒙古帝国史: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克烈部,宋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12世纪的蒙古帝国史。尽管王罕曾背叛过成吉思汗,但直到此时,成吉思汗仍效忠于他。他认为,他作为属臣应该恪尽职守,他还代他的儿子术赤向王罕的女儿察兀儿别吉公主求婚。但是王罕拒绝了成吉思汗,这一做法深深刺痛了这位英雄。克烈王从没有想到成吉思汗会成为自己的劲敌,所以没有在1196年铁木真

  • 春秋霸主齐恒公为称霸,“秀”起来的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霸主齐桓公不仅胸襟宽广,敢于任用昔日的仇人管仲为相,而且在政治舞台上很有“秀”的天分,这在当初和公子纠争位时就已经显露出来了。管仲射中他的带钩时,他竟然咬破舌尖,假装吐血身亡,连鲍叔牙都给骗了。在他当国君的日子里,他又在管仲的辅佐下,在天下这个舞台上,尽情表演自己的政治“秀”。因为长勺之战败于鲁

  • 吠舍:印度四姓之第三阶级,属于普通雅利安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吠舍,种姓制度,历史解密

    旧译“吠舍、吠奢、毗舍、毗奢”,新译“外夏”,意译作居士、田家、商贾。是印度四姓之第三阶级,指从事农业、畜牧、手工业、商业等生产事业之一般平民阶级,属于普通雅利安人。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手工业和商业非常发达,促进了城市的繁荣。此时印度的社会财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 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来是一个国家吗?最后为什么分裂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巴基斯坦,印度,历史解密

    熟悉亚洲历史的人都知道,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来是一个国家。那么,为啥分开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人从中作梗!巴布尔本来,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莫卧儿帝国的土地。莫卧儿帝国的建立者叫做巴布尔,他是帖木尔帝国开国国君帖木尔的六世孙。巴布尔出生后,正处于帖木尔帝国的末期,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因为国家没有一个强有力

  • 战国时期秦始皇在横扫六国之际 为何会放过这个诸侯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卫国,历史解密

    秦始皇为何没有动卫国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卫国虽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也是当时最不起眼的一个诸侯国。这也是为什么卫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原因。卫国一共延续了整整9个世纪,穿了41代君主。这也和卫国的人才辈出脱不了关系,像商鞅、吴起、吕不韦、聂政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和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三国,赵云,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为何会发动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刘备一生之中,参加的最后一次战役。这也就是说,正是这一战之后,刘备战死了,他再也没法实现自己的统一大业了。那么,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呢?原因有如下两个:1、夷陵之战前的襄樊之战,因为曹操和孙权联合杀了关羽,让刘备丢掉了整个荆州之地。刘备觉得自己被盟友孙权背地里捅了

  • 李渊有二十二个儿子,名留青史的却少之又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唐朝,历史解密

    后宫之中能有多少人?皇帝后宫里的妃嫔们,一般也就是二三十个人,这二三十个的数量一般也是皇帝一生遇到的所有妃嫔的总和。皇帝在位几十年的话,后宫之人难免会有离世的,也难免会有新人进来,这样前前后后加起来就能够几十人了。这些女子一共会为皇帝生下多少孩子呢?有的皇帝子嗣稀薄,要么宫中难有怀孕的消息,要么生产

  • 清朝后宫为何要求太监每天杀4头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宫有很多特殊的规定,清朝的后宫就要一个特殊规定。妃子们住的坤宁宫每天都要杀猪,而且还不止杀一头。本应该是妃子居住的地方,怎么会在这个杀猪呢?要知道杀猪并不是什么干净的活,猪的粪便臭味漫天弥漫着,换做任何人都是忍不了的!这个和习俗其实和和清朝的老祖宗的有关,清朝老祖宗留下的这个规定,自从皇上修

  • 锡克教有着怎样的宗教特色?他们的教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锡克教,佛教,历史解密

    锡克教徒的着装和服饰一直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在许多国家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头裹长巾、胡子很长,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的锡克教徒打扮成了人们心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1699年,戈宾德·辛格制定了锡克教徒必须遵守的为正义而进行圣战的五条“卡尔萨戒律”称为“5k“标志:kesh(终生蓄长须发),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