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时期佛教叛乱之法庆事件

南北朝时期佛教叛乱之法庆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1 更新时间:2024/1/2 10:02:31

法庆事件,又称为法庆之乱、大乘教起义,是由北魏僧人法庆主导的一个历时两年的民变,被北征都督元遥平定。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佛教盛行,而僧人内部政治、经济地位相差悬殊。北魏孝帝即位后,佛教内部的派系斗争日益明显地表现为社会阶级的斗争。最高统治者有时支持某些僧侣讲道说法,又严禁另一些僧侣聚徒传教。部分僧侣颂扬明君有道的同时,另一些僧侣却公然毁寺烧经,举兵造反。

延兴三年(473年)沙门慧隐反。太和五年(481年)沙门法秀于京都平城举事,参加者有官僚大族,更多的是平民和奴隶。十四年(490年),沙门司马惠御自称圣,起兵攻克平原郡。延昌三年(514年),沙门刘僧绍起兵于幽州,自称净居国明法王。这些叛逆往往也是宗教上的异端,遭北魏政府的残酷镇压。在刘僧绍起兵失败后一年,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大乘教民变。

延昌四年(515年)六月,冀州(今河北冀县)沙门法庆、惠晖在渤海归伯的支持下,率乡人起兵于武邑阜城。法庆以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自号大乘,自命为“新佛”,创“大乘教”。所谓的“新佛”就是引用佛经中“弥勒下生成佛”之说,“弥勒佛取代释迦牟尼佛下凡救世”等思想。

法庆生性残暴,一反佛教五戒戒杀的原则,力倡“杀人作乱”,曰“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对佛教僧侣亦极为残酷,传言“新佛出世,除去旧魔”,烧寺院,焚经像,杀僧尼。“屠灭寺舍,斩戮僧尼,焚烧经像”,“又合狂药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识,唯以杀害为事”。

大乘军攻克阜城,杀县令,于煮枣城(今河北枣强)大败州军,斩乐陵太守崔伯驎。又回师北上,围渤海(今河北南皮北),克郡城。

冀州刺史萧宝夤遣兼长史崔伯驎讨之,大乘军在煮枣城(今河北枣强)击败州军,斩乐陵太守崔伯驎。此时州军人无斗志,屡被挫败。大乘军发展迅速,众至五万。七月,北魏以元遥为征北大都督,率军十万,东下冀州。

冀州刺史萧宝夤用当地豪强渤海李壁、封隆之等,会同长乐太守李虔,率州军配合元遥大军镇压叛乱。同时,北魏还派遣冀州大族清河张始均为行台,与渤海封津、高绰等在阵前招降。九月十四日,大乘军兵败,法庆、惠晖及头领百余人被捕杀,叛民被屠杀者以万数。北魏又派酷吏谷楷至冀州搜杀大乘军余众,李归伯约在此时被俘被杀,百姓受害者甚多。大乘余部被迫渡漳水入瀛州。熙平二年(517年)正月,叛众突入州治赵都

(今河北河间),焚烧州衙,但终于被镇压。

大乘教起义延续了近两年,兵锋及于冀、瀛二州的武邑、勃海、长乐、武垣四郡,叛众最盛时达五万余,是北魏时期以宗教为旗帜的规模最大的民变。此后,假弥勒降世为旗号的事件此起彼落,形成跨越数百年的弥勒教造反运动。

《魏书》、《资治通鉴》谓法庆自号大乘,未有提及建立年号。《玉海》以大乘为法庆的年号。

标签: 佛教叛乱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唐德宗没做到的削平藩镇,宪宗为何做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德宗,唐朝,历史解密

    在唐朝历史上,“安史之乱”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这是因为,在“安史之乱”的平叛后期,唐朝对安史叛将,采取了招降的办法。以至于,最终演变成为了后世所熟知的藩镇之祸。在唐德宗年间,唐朝和藩镇势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德宗一朝,唐朝的高压削藩政策,一度使得藩镇势力愈演愈烈。以至于,最终演变成为了“二帝四王之乱

  • 密折制度的作用是什么?是雍正帝将大清牢牢掌握的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密折制度,清朝,历史解密

    雍正皇帝一生兢兢业业、勤恳有加,传说他为了公务繁忙毕生都无空闲离开过紫禁城。那么他是如何将朝廷要闻和党派琐事掌握在手的呢?先讲一个小故事。清朝官员王云锦喜好打叶子牌,类似于麻将风格的一种娱乐游戏。一天,他与朋友在家中打牌,几轮之后却发现少了一张牌,怎么找也找不到,于是无奈只得放弃。第二天,王云锦上朝

  • 心狠手辣的王温舒是怎么升职的?最后也死得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温舒,汉朝,历史解密

    王温舒,西汉中期阳陵人。他为人心狠手辣,早年曾经杀人埋尸,后来当了县里的亭长,相当于派出所所长,一直就干得不太好。当了官之后,负责审判案件,对这事他比较有感觉,官拜廷尉史,相当于廷尉的秘书。酷吏张汤官拜御史大夫,比较看重王温舒,把他提拔为御史,负责督察盗贼,结果王温舒杀了很多人,升任广平都尉,负责广

  • 封疆大吏是一个什么样的官 为什么小官都不愿意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袁世凯,历史解密

    古代人人都想要当皇帝,倘若做不成皇帝的话,做个大官也是好的,再退1万步说,哪怕做不了大官,做个小官也是不错的,但是并非每个官位是人人都想要当的,比如说封疆大吏这个官职这则就是很多朝廷上的官员不想被皇帝派任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官非常的闲,可能一年到头也没一件正经事可以干,但是却官居一品,也不应该让

  • 《琅琊榜》谢玉深爱莅阳长公主?三个真相让你无话可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谢玉,莅阳长公主,历史解密

    《琅琊榜》得到梁帝亲笔题字“护国柱石”的一品军侯谢玉,算得上是得到了大梁十二年来,最荣耀的军功。于谢玉而言,得到这一切不费吹灰之力,无非是设计一个陷阱,把打败大渝皇属军主力二十万的赤焰军谋害了,军功自来。在此之前,大梁战场上最风光的一直是赤焰军主帅林燮,还有他的天才儿子赤羽营少帅林殊。而在很久很久以

  • 唐太宗与隋炀帝做了一件同样的事,隋朝灭亡唐朝却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唐朝,唐太宗,隋朝,历史解密

    唐太宗与隋炀帝都进行了修大运河与东征高句丽,为何李世民会成功而隋炀帝失败,是否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隋亡于急政,没有处理好关陇集团的利益,导致贵族集团率先倒戈,众叛亲离,无休止的徭役,再加上繁重的兵役,百姓负担太重,隋炀帝性格上的缺陷,前半生顺风顺水,后半生山河破碎,自暴自弃。破碗破摔。而唐在建

  • 薛崇简帮唐玄宗害死了太平公主 他到底有没有后悔过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唐玄宗,历史解密

    提到太平公主,大家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各式各样的标签,比如,武则天的女儿,心狠手辣的女人,养着男宠的公主,称帝失败的女强人等等,但是提到薛崇简,或许大家就没有过多的了解了,他是太平公主的次子,太平公主众多子女中唯一幸存的一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他。薛崇简是太平公主和她的第一任丈夫薛绍的儿子,也是

  • 晋国中军将:荀林父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荀林父,春秋,历史解密

    荀林父(?-前593年),姓不详,荀氏,名林父,因曾任中行之将,以官为氏,别为中行氏,谥桓,又称荀伯、荀桓子、中行伯、中行桓子、中行林父,是逝敖的长子,知氏始祖荀首的哥哥。晋国中军将。因荀林父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氏,史料中多用其大宗本家氏号,故多称荀林父。因死后的谥号为"桓",称中行伯、中行桓子、

  • 孙思邈的“长寿神药”五石散,到底有什么药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思邈,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神医孙思邈,大多数人对这个人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在古代医学条件如此落后的情况下,他却活出了141这样的高寿,这样的岁数就算是放到当今社会,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岁数。然而如此高寿的孙思邈,为何在临终前要求徒弟毁掉号称可以益寿延年的“神药五石散”呢?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因为孙思邈发现:其实五石散对人体健康

  • 武则天都弄死唐高宗好几个儿子 为什么他却袖手旁观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唐高宗,历史解密

    史书记载,与武则天有关而死去的唐高宗李治的儿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李治儿子非武则天儿子,一类是李治与武则天共同的儿子。在第一类儿子中,主要以李忠为代表。李忠是李治的庶长子,其母亲是一名姓刘的宫人。不过,虽然是庶长子,但那时候唐太宗还活着,见太子李治有后,非常高兴,当时就给乖孙子李忠办了一个庆功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