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都弄死唐高宗好几个儿子 为什么他却袖手旁观呢

武则天都弄死唐高宗好几个儿子 为什么他却袖手旁观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14 更新时间:2023/12/6 13:35:27

史书记载,与武则天有关而死去的唐高宗李治的儿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李治儿子非武则天儿子,一类是李治与武则天共同的儿子。

在第一类儿子中,主要以李忠为代表。李忠是李治的庶长子,其母亲是一名姓刘的宫人。不过,虽然是庶长子,但那时候唐太宗还活着,见太子李治有后,非常高兴,当时就给乖孙子李忠办了一个庆功宴。在宴会上,这位老人家还忍不住跳起舞来,可见他有多么喜欢。

(唐高宗)

后来,唐太宗去世,李治当皇帝后的第一年,就把李忠立为太子。李忠被立为太子,除了因为唐太宗喜欢外,李治的皇后王皇后一直没有生育,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体现主动权,极力劝说李治立李忠为太子,也起了很大作用。

后来武则天搬倒王皇后,并让李治废李忠而立自己的儿子李弘为太子。李忠被废以后,整天提心吊胆,精神高度紧张,特别迷信。有时候,为防备被暗杀,还会穿女人衣服。李忠的这些行为,成为武则天让李治赐死李忠的重要证据。

这个废太子的死,是李治亲自下令赐死的,虽然武则天起到了绝对的作用。但是,没有李治下令,李忠也不会死。所以,这个孩子的死,不能说李治袖手旁观,其实是他发布的命令。

第二类儿子,也就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儿子,以李弘和李贤为代表。这两个儿子,都曾先后被李治立为太子。

这两个太子,都很贤能,都获得了大臣们的高度称赞和一致拥戴。至少史书上是这么写的。不过,这两个人最终都莫名其妙地死了。

(武则天和李治)

历史上记载,李弘是猝死。但是,包括《新唐书》和《唐会要》都记载了李弘可能被武则天鸩杀的传言。一个传言被史书记载下来,只能代表史书作者的观点,并不是证据。

也就是说,李弘的真实死因,李治是不清楚的,也当然不能说他袖手旁观,等着武则天把他这个儿子整死。

李弘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后来被废,流放外地,最后被逼迫自杀。在废太子的过程中,李治是知道和参与的。不过李贤被逼自杀的时候,李治已经去世。也就是说,李贤的死,不是李治袖手旁观,而是他已经不知道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李治在处理几个儿子的问题上,他确实是认为他的儿子们不忠不孝,因此要给予贬斥,严重叛乱的,还会处死。这在整个封建社会帝王与儿子们的关系中,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也可以看出,李治晚年的时候,确实非常听武则天的,相信武则天说的那些话。

(影视中的李治

之所以会这样,一是李治从当太子的时候,就是武则天的小迷弟,被武则天俘获了小心肝。二是李治有目眩病,头晕脑胀是经常的事。头晕脑胀的人,他就不可能有个平常心对待外界的事情。所以,他常常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事情,就不愿意深根究底搞清楚。三是武则天确实政事能力非常出色,李治要经常仰仗她来做事,所以难免就会依顺她,觉得他说的都是对的。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当一个人生在帝王之家的时候,他的情感,和我们常人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他考虑的只有政治,只有自己帝位的巩固。如果对他帝位有威胁,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亲兄弟,要杀也是毫不留情的。这也是生在帝王家的人的悲哀。

(参考资料:《新唐书》《唐会要》)

标签: 武则天唐高宗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珅被处死后,他的众多小妾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乾隆,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和珅是当时乾隆身边的大红人,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不仅让他掌握着朝中的军机大权,还将自己心爱的十公主许配给了他的长子丰绅殷德,亲家关系使和珅更加膨胀,贪污谋利越发没有节制,最后一查,所贪污的资产居然达到八亿多两白银,实在是贪得无厌。乾隆帝死后,嘉庆帝立马处置了这个贪官,赐他自尽。民间都流传着一句话说“

  • 朱厚照真的是明朝最贪玩的皇帝吗?其实他被低估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厚照,明朝,历史解密

    要想很好的评价一个君王,一定要从很多个方面去评价才可以,君王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也会犯错误,所以在评价一个君王的时候绝对不能揪着一个错误不放,不然是不够客观的,因为有些君王可能有很多的污点,也办了很多错事,但是他却依然将国家治理的很好,这种和大家常识完全相反的君王其实有很多,而我今天要说的这个君

  • 曹操曾使用一暗器,后来被成吉思汗学会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宋朝,曹操,历史解密

    公元13世纪,东方的蒙古帝国开始崛起于世界。这时期的蒙古帝国所向披靡,蒙古铁骑东征西讨,一路打得欧亚大陆各国闻风丧胆。众所周知,蒙古人骁勇善战,多以骑兵为主。骑兵的特点为灵活机动,并且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然而攻城略地却是骑兵的短板。可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蒙古人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神器——抛石机。抛石

  • 如果关羽不放水,能不能斩杀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经过火烧赤壁,赵云、张飞堵截,有生力量消耗殆尽。在华容道,曹操只有三百余骑,许褚、张辽、张郃、徐晃等将军,伤痕累累,几乎失去了战斗力。反观关羽的五百校刀手,以逸待劳,看曹操的军队,就像猫看到老鼠,精光四射,想着建功立业。如果关羽不放水,曹操很难逃脱。即使曹操能逃走,他的核心班底也会为掩护曹操,大

  • 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太伯,吴国,历史解密

    吴太伯,又称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始祖讳泰伯又泰伯(古泰通太),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四月初四(约公元前1165—前1074年)生,立国“勾吴”,以国为

  • 慈禧和咸丰之间真的有的明争暗斗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咸丰,慈禧,历史解密

    咋一看标题可能有人觉得,慈禧是咸丰皇帝最喜欢的女人,咸丰在位时,慈禧在后宫的位置无人能及。怎么会有斗争呢?接下来就让小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为大家还原历史的真相。慈禧慈禧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过多的介绍。直奔主题、慈禧是1852年入的清宫,当时是咸丰皇帝的贵人,赐号兰贵人。刚入宫的时候只是一个皇帝后宫普

  • 晚清的洋枪队队长白齐文:投靠太平军,死前嚣张被李鸿章溺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洋枪队,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晚期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代,因为清政府一味的跟外国人妥协,所以在民间有很多人对他不满,他们这种卖国的做法也没有能够换来自己的安定,外国方面还是一直在给中国方面施压,所以当时他们是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尽管朝廷一直想要隐藏这个事实,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这个事实按不住了。清政府当时想法是非常好的,那些

  • 汉朝末年天子刘协,虽是亡国之君但名声却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协,汉朝,历史解密

    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不是残暴无道之辈就是无心政事之君,也正是他们由于他们这种做派,才使得国家灭亡、百姓涂炭,这些亡国之君将国家葬送之后大都不会留下好名声。但凡事总有例外,汉朝末年天子刘协就是亡国之君,但他的名声就很好,刘协的谥号是“孝献”,这个谥号的意思就表明了刘协是一个孝顺、睿智的君主。刘协确实也符

  • 大蒙古国为什么会最终走向分裂与瓦解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大蒙古国,历史解密

    从本质上而言:大蒙古国的解体是必然的。蒙古帝国拥有330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面积,是人类有史以来疆域最为辽阔的陆权帝国。由于蒙古帝国的疆域极其辽阔,这意味着随着边疆地区同中央之间的地缘距离日益疏远,中央对其的控制力度势必递减。更何况蒙古又是刚从原始部族转型而来的,相比之前的中原文明、波斯文明、罗马文明

  • 秦始皇嬴政和赵国都是嬴姓赵氏,为何赵国以赵为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嬴姓赵氏,秦朝,历史解密

    秦国与赵国都是嬴姓赵氏,两国是同宗,那为什么有些人对秦国的国君称姓,比如秦始皇嬴政,秦昭襄王嬴稷呢,而赵国的都称氏呢,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无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嬴政的叫法本身就是错的,自然会出两种叫法。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比如屈原,就是芈姓屈氏,秦始皇应该叫赵政,而不能称之为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