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对皇子的教育有多严格?平时都要做什么?

清朝对皇子的教育有多严格?平时都要做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4/2/13 15:22:02

在我国古时候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制度中,国家的治与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君主的贤能程度。若有幸能遇上明君,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可若遇上昏君,就有可能民不聊生。

从整个朝的长远角度看,皇帝的贤明程度也存在木桶效应。决定一个王朝气运的,不是看最贤能的君主有多好,而是看最昏庸的君主有多差,历史上不难见到,再富饶的江山,也经受不住败家皇帝的挥霍。因此,一个王朝皇帝是否具有足够的基本素养,决定了其国祚是否绵长。

即便是最贤能的君主,也并非生来就有才能,他们的能力来自于教育。不过,虽然皇室子弟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有些皇室并不注重皇子教育,或者就只重视太子一个人的教育,导致皇子之间的教育水平良莠不齐,一旦出现政治能力严重不足的继承人,就容易导致王朝的倾覆。

我们知道,在大方上,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因为后来的人们可以通过吸取前朝的教训进行改革,规避掉一些错误。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朝,就汲取了前代的教训,非常重视皇子教育,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

从清初开始,只要是皇帝所生下的皇子,不论嫡庶,都要到紫禁城内乾清宫旁的上书房接受教育。《清实录康熙朝实录》记载,康熙小的时候“六龄读书”,另外清朝后来的其他皇帝都是“六龄就傅”。

说到六龄,并不是指的中美合拍、下半年开机、体两开花,而是六岁的意思。皇子们才刚满六岁,就要正式入学了。大家可能觉得,作为一个刚满六岁的小孩,又是皇帝的儿子,皇子们的学业即便不轻松,也不会太难,但实际上,清朝对皇子们的教育非常严厉,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艰苦得多。

皇子们上课的时间,是在寅时,也就是早上4、5点钟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要到上书房打卡上课了,然后一直学习到大概申时才下课,这对一个刚刚入学的小孩子来说,是对脑力和体能的双重考验。

而且皇子们不仅每天上课的时间长,还难得有休息的时候,每年只有元旦、端午、中秋三大节,加上皇帝万寿以及皇子自己生日那天可以放假,其时间日日读书,从不间断。这样的学习强度,比之如今的高考学生也不遑多让。

除了来自学习本身的压力以外,皇子们还需要面对来自兄弟竞争以及皇帝考察的压力。因为清朝在雍正以后不立太子,皇子们人人都有继承皇位的机会,自然免不了竞争。而兄弟竞争最主要的舞台,就是在这上书房中。

由于皇帝重视教育,会经常到上书房巡视皇子们读书情况,还是不是抽查他们的学习成果。面对巨大的压力,皇子们只能拼了命地下苦功夫读书,来赢得皇帝的青睐。若学业不精,则会受到责罚。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皇子们经过十余年的锤炼,成年后的基本文化素养普遍较高,同时也形成了勤奋的习惯。在清朝的皇帝中,没有出现过像过去那样看不懂奏折,或者偷懒不上朝的情况,亦即没有出现太过荒唐的昏君。

而清朝教育制度的失败,出现在同治皇帝身上。清朝严格的皇子教育制度只是外在压力,而内在的驱动力,来源于皇子相互之间的竞争。而清朝的咸丰皇帝只剩下同治这一个儿子,无需竞争便已宣告大位有归,所以同治也没有花太多心思在学习上,成年后还沾染恶习,年纪轻轻就患上传染病而亡,算是清朝国史上最失败的一位君主了。

标签: 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三巨头中,谁是最聪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作为康熙皇帝身边的三位上书房大臣,这三个人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号称佟半朝的佟国维,他家的女人世代都是清朝皇帝的皇后。第二号人物则是身为满人的马齐,这个人看似平常,其实深不可测。第三位是才能最卓著的张廷玉,可惜他是一名汉人,所以只能沦为第三。不过这个第三常常会抢了第一第二的风头,那么有

  • 她是为康熙生育儿女最多的妃子,女儿死后还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容妃,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帝虽然没有乾隆那么风流多情,但是康熙在位期间长所以妃子数量也是在清朝仅次于乾隆,而在众多妃子中有一位妃子为康熙生下了5个儿子一个女儿,是众多妃子当中为康熙生育最多的一个妃子,她就是康熙四妃当中的容妃。容妃原名马佳氏,在康熙即位前16年的时间中容妃当属是最受康熙宠幸的妃子,马佳氏具体是哪一年生人史

  • 当刘牢之遇上慕容垂,两人实力对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慕容农,十六国,历史解密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盛产名将,但名气相比楚汉、三国、隋唐等时代要差了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比较少。今天,我想特别提到两个人,刘牢之和慕容垂。他们一个是东晋名将,一个是后燕皇帝,是这个时期名将中的名将。而且,他们还曾直接交手过。公元385年,前秦遭遇淝水大败后,国内陷入四分五裂,早就

  • 因为拒绝皇帝借钱而被抄家 家属被全部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张居正,历史解密

    你能想象一顿饭的奢侈排场程度是怎么样的?7个桌子、120多道菜。而且这些菜是供几个人享用的。有人会说,这怎么可能?这是真实存在,也是清朝皇室的日常作风。这些在清代的史料里面以及溥仪的手稿里面都有记载。好多人在问,这不是浪费吗?能吃完吗?这纯粹是皇族为了讲究排场,吃完是不存在的,浪费不是这些皇族考虑的

  • 苏秦提出合纵策略时没有把握,六国却愿意把指挥权交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秦,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合纵联横策略在战国后期非常吃香,提出这个设想的两人,一个苏秦一个张仪,虽然史书上对他俩先后出山的顺序有些疑问,但不管谁前谁后,他俩都是把这个理论发挥得最好的。从历史上讲,合纵联横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实际上,随着战场环境的延伸和战争条件的不同,现在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所谓合纵,就是集中兵力联合作战

  •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熬死曹家三代落得如此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的第一对手,狡猾如司马懿,在其漫长的隐忍中,不仅熬死了老对手诸葛亮,还耐心的等待曹操曹丕和曹睿的死亡,并在长期的隐忍中积累了实力,导致最后司马氏成功夺取政权,完成了三国后历史上短暂的统一。这样的一个牛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要讲到司马懿,当然先要提到的他的生平。

  • 康熙遗诏能证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吗 为什么当初没有人相信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前些时,辽宁档案馆公布了两份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康熙遗诏》。这两份遗诏,明明白白写明了康熙把皇位传给了雍正。于是有网友不免会有疑惑:既然遗诏写得这么明白,当时雍正继位以后,为了以正视听,堵住天下人的口,为什么不把遗诏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呢?(康熙帝)其实,雍正并不是没有把遗诏拿出来以正视听,雍正是把遗

  • 杨贵妃墓为什么要用青砖块包起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贵妃墓,唐朝,历史解密

    杨贵妃的墓用青砖包起来,肯定不符合唐代墓葬风格,看似有点不伦不类,其实这是个无奈之举,它的起因是这样的。杨贵妃墓位于咸阳市兴平市马嵬办西500米处,距西安63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 ,整座墓冢都用青砖包砌,墓后有一座高约6米的杨贵妃大理石塑像。历代文人曾留下了大量的关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比如杨贵

  • 南宋在消灭金国之后 究竟是怎么报复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宋,金国,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战乱不断,尤其是在朝代交替的时候,各方势力会纷纷起兵,希望自己可以一统天下。五代十国也就是那样的局面,即使最后北宋实现了统一,但是边境依然是会受到周围势力的侵犯,但这些势力也并没有给北宋造成多大威胁。直到女真部落的迅速崛起,他们快速的将辽国消灭。而国号就是大金,那时金国的气势一往无前

  •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给唐朝留下了多少好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朝,隋朝,历史解密

    隋朝的杨坚与唐朝的李渊他们本质上是一伙的,从北周到隋唐他们就是一个集团,历史上有个名词叫“关陇集团”,而且杨建和李渊是亲戚!李渊只是把隋改成了唐,政治、经济、文化他们都是一脉相承的!先来说说隋文帝杨坚,那可算的上不世出的人才!隋朝初年,北方突厥势力强大,面对来自突厥的侵犯,杨建进行坚决的反击!并使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