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王朝三巨头中,谁是最聪明的?

康熙王朝三巨头中,谁是最聪明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3/12/26 10:06:33

作为康熙皇帝身边的三位上书房大臣,这三个人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号称佟半朝的佟国维,他家的女人世代都是清朝皇帝的皇后。第二号人物则是身为满人的马齐,这个人看似平常,其实深不可测。第三位是才能最卓著的张廷玉,可惜他是一名汉人,所以只能沦为第三。不过这个第三常常会抢了第一第二的风头,那么有了佟国维作为张廷玉的对手,为什么还要安排一个看似人畜无害的马齐呢?

马齐从来就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

作为满人中的佼佼者,马齐绝对不是表面上那种只会打哈哈的人,他十分精明。当时的三人组看似和谐,其实内部还是有纷争的。马齐自然是要跟着佟国维这个老大混的,毕竟佟国维在康熙那边说话还是有分量的。但是马齐明白,能够制约佟国维的人,那就是张廷玉了,而康熙是不可能让任何一个人一家独大的,所以必然会在佟国维一家独大的时候,让张廷玉出手制约佟国维。可是张廷玉的手段毕竟有限,社会结构又没有佟国维那么复杂,所以马齐在关键时刻倒张廷玉,才是事情最关键的地方。这也是康熙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太子被废了以后,康熙让重新选太子,大家都跟着佟国维选八爷。

作为老谋深算的马齐,自然也是要跟着大树好乘凉了,所以他也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八爷作为新太子的人选。因为佟国维是国家柱石,是最有话语权的大臣。八阿哥是所有阿哥中人缘最好的一个,也是比较有能力的一个。而康熙也没有明确指出反对立八阿哥的言论。所以马齐自然是要跟着佟国维走的,毕竟人家走过的路,比他过的桥可能还要多。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马齐是明白的,佟家能够伴随三代清朝皇帝,还能一直存活下来,必然有他的原因。

张廷玉手里居然又一道密折,马齐几乎幻想了一万种可能。

在所有人都推举八爷的时候,马齐有意无意地问张廷玉要不要也来联名一下,没想到张廷玉却一口拒绝,并且告诉他,自己有一道密折要上。马齐的脑子立刻转动了起来,因为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一点。张廷玉拒绝联名,并且有一道密折,这就说明他所保举的人,并不是八阿哥。这到底是谁的意思呢?如果是张廷玉个人的意思倒也罢了,但是如果这是康熙的意思那该怎么办呢?他必须要在康熙出现之前,想一个好办法化解这种可能的尴尬局面。

康熙来了以后,佟国维下台回家,马齐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康熙进来跟佟国维唱了一出双簧,这是马齐所不能参透的,在这之前他死也不会相信,佟国维居然跟康熙联合起来唱双簧!而结果是佟国维下台,八阿哥失势。发现张廷玉所举荐的太子居然是废太子胤礽,,马齐终于名表了过来。佟国维跟康熙是一伙的,张廷玉跟康熙也是一伙的,只有马齐他自己是个打哈哈的傻子。他当然不是真的傻,所以他立刻就跪了下来,说自己错了。不过他说的十分有技巧,他说自己错了,可是后面还加了一句,不过八阿哥确实是合适的太子人选。

这句话有两层深意,让马齐成功化解尴尬局面。

如果说三人之中,佟国维属于顾全大局之人,张廷玉属于老臣谋国之人,那么马齐就算是最聪明的人了。他的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承认自己是跟着佟国维混的,这里头没有自己真实的意思,所以必须要认个错。第二件事则是表明自己的立场问题,立场错没错是关键,但是有没有立场是更加关键的事情。所以康熙听到后面那句话以后,总算是原谅了马齐。并且告诉马齐,他的错就错在遇到事情随大流,昏聩不明。这就不是结党营私了。马齐这个时候一定在心里说了一万句:耶!总算让自己给圆回来了。

佟国维的下台,直接导致马齐和张廷玉成了针锋相对的局面。

上书房由三个人变成了两个人,马齐用屁股想都能想到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自己可不想做第二个佟国维,因为自己还没有那个道行做这么重要的角色。所以当康熙给他降了两级,让他排在张廷玉后面的时候,马齐心里是非常高兴的。他不需要跟张廷玉这么牛的人正面对抗了,总算是捡回来一条命。

标签: 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她是为康熙生育儿女最多的妃子,女儿死后还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容妃,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帝虽然没有乾隆那么风流多情,但是康熙在位期间长所以妃子数量也是在清朝仅次于乾隆,而在众多妃子中有一位妃子为康熙生下了5个儿子一个女儿,是众多妃子当中为康熙生育最多的一个妃子,她就是康熙四妃当中的容妃。容妃原名马佳氏,在康熙即位前16年的时间中容妃当属是最受康熙宠幸的妃子,马佳氏具体是哪一年生人史

  • 当刘牢之遇上慕容垂,两人实力对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慕容农,十六国,历史解密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盛产名将,但名气相比楚汉、三国、隋唐等时代要差了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比较少。今天,我想特别提到两个人,刘牢之和慕容垂。他们一个是东晋名将,一个是后燕皇帝,是这个时期名将中的名将。而且,他们还曾直接交手过。公元385年,前秦遭遇淝水大败后,国内陷入四分五裂,早就

  • 因为拒绝皇帝借钱而被抄家 家属被全部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张居正,历史解密

    你能想象一顿饭的奢侈排场程度是怎么样的?7个桌子、120多道菜。而且这些菜是供几个人享用的。有人会说,这怎么可能?这是真实存在,也是清朝皇室的日常作风。这些在清代的史料里面以及溥仪的手稿里面都有记载。好多人在问,这不是浪费吗?能吃完吗?这纯粹是皇族为了讲究排场,吃完是不存在的,浪费不是这些皇族考虑的

  • 苏秦提出合纵策略时没有把握,六国却愿意把指挥权交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秦,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合纵联横策略在战国后期非常吃香,提出这个设想的两人,一个苏秦一个张仪,虽然史书上对他俩先后出山的顺序有些疑问,但不管谁前谁后,他俩都是把这个理论发挥得最好的。从历史上讲,合纵联横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实际上,随着战场环境的延伸和战争条件的不同,现在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所谓合纵,就是集中兵力联合作战

  •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熬死曹家三代落得如此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的第一对手,狡猾如司马懿,在其漫长的隐忍中,不仅熬死了老对手诸葛亮,还耐心的等待曹操曹丕和曹睿的死亡,并在长期的隐忍中积累了实力,导致最后司马氏成功夺取政权,完成了三国后历史上短暂的统一。这样的一个牛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要讲到司马懿,当然先要提到的他的生平。

  • 康熙遗诏能证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吗 为什么当初没有人相信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前些时,辽宁档案馆公布了两份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康熙遗诏》。这两份遗诏,明明白白写明了康熙把皇位传给了雍正。于是有网友不免会有疑惑:既然遗诏写得这么明白,当时雍正继位以后,为了以正视听,堵住天下人的口,为什么不把遗诏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呢?(康熙帝)其实,雍正并不是没有把遗诏拿出来以正视听,雍正是把遗

  • 杨贵妃墓为什么要用青砖块包起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贵妃墓,唐朝,历史解密

    杨贵妃的墓用青砖包起来,肯定不符合唐代墓葬风格,看似有点不伦不类,其实这是个无奈之举,它的起因是这样的。杨贵妃墓位于咸阳市兴平市马嵬办西500米处,距西安63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 ,整座墓冢都用青砖包砌,墓后有一座高约6米的杨贵妃大理石塑像。历代文人曾留下了大量的关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比如杨贵

  • 南宋在消灭金国之后 究竟是怎么报复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宋,金国,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战乱不断,尤其是在朝代交替的时候,各方势力会纷纷起兵,希望自己可以一统天下。五代十国也就是那样的局面,即使最后北宋实现了统一,但是边境依然是会受到周围势力的侵犯,但这些势力也并没有给北宋造成多大威胁。直到女真部落的迅速崛起,他们快速的将辽国消灭。而国号就是大金,那时金国的气势一往无前

  •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给唐朝留下了多少好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朝,隋朝,历史解密

    隋朝的杨坚与唐朝的李渊他们本质上是一伙的,从北周到隋唐他们就是一个集团,历史上有个名词叫“关陇集团”,而且杨建和李渊是亲戚!李渊只是把隋改成了唐,政治、经济、文化他们都是一脉相承的!先来说说隋文帝杨坚,那可算的上不世出的人才!隋朝初年,北方突厥势力强大,面对来自突厥的侵犯,杨建进行坚决的反击!并使突

  • 揭秘:刘邦知道他死后戚夫人会被吕后报复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吕后,历史解密

    刘邦因为喜爱戚夫人,讨厌吕后,因此,生前准备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把太子之位转给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他给出的理由是刘盈“不类我”,刘如意“类似”。但是,变更太子这件事,在朝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最后,连已经归隐的张良,也在吕后的极力恳求下,出山推荐“商山四皓”站出来帮刘盈抬桩。这样一来,刘邦知道刘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