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荀彧忠心汉室,为什么不选择刘备做主公呢?

荀彧忠心汉室,为什么不选择刘备做主公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269 更新时间:2023/12/27 10:25:15

东汉末年,汉室衰败,董卓挟持天子西走长安,让东汉王室威严扫地。除了参与讨伐董卓战役的各路诸侯,其他在自己的领地观望的诸侯们,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从前不曾有过的野心,在许多诸侯的心中,如燎原之火般燃烧。

放眼当时天下诸侯,基本上已经没有再将汉王室放在眼里的了。但是汉王朝毕竟有数百年的历史,虽然衰落,却还不至于在一时之间,彻底沦落。因此,忠心于汉室的依然大有人在。这些人当中,就有思想家荀子的后代,当世名臣荀彧

荀彧一开始为了宗族安危,举家迁至冀州,后来一度成为袁绍的下属。在意识到袁绍不是成大事的人后,荀彧又投靠了曹操,成为曹操的首席谋士。曹操很重视荀彧,和他推心置腹。在君臣合力之下,曹魏军事集团得以在中原屹立,逐渐发展壮大。后来汉献帝逃离长安,荀彧出于对汉室的忠诚,以及身为汉臣的本分,建议曹操迎接汉献帝。当袁绍南下,打算消灭曹操,控制新的东汉朝廷时,荀彧也力排众议,直言官渡之战必须打,更深入分析敌我形势,给曹操打了一剂强心针,最终促成曹操统一整个北方。

在平定了北方后,为了早日一统天下,恢复汉室权威,荀彧制定了攻略荆州的军事路线,使得曹操兵不血刃,得到了荆州牧刘综的降表。这种种谋划,与其说是荀彧在协助曹操平定天下,倒不如说是荀彧在为匡扶汉室费心费力。那么作为汉末的著名忠臣,荀彧为何不选择打出恢复汉室大旗的刘备作为主公呢?小编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为宗族着想,寻求有力靠山

荀彧是当时著名的士族——颍川荀氏的后代,在当时更是荀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荀彧的父亲、叔叔都是当时有名的官吏,荀彧也是少年成名。长大后,荀彧才名兼备,通过举孝廉的方式,入朝为官。

当董卓把持朝政后,荀彧认为天下已经动乱,朝政将会变得越来越混乱。由于家乡处在四面八方都会受到攻击的地理位置,加上处于中原,因此荀彧担心将来族人会受到战火牵连,于是他弃官归乡,劝告族人北上避祸。但是族人大多眷恋故土,荀彧就只能带着自己的家人离开。也就是说荀彧当时是拖家带口,寻找靠山就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家人,因为他那些不愿意离开故土的族人,后来大多死于战祸。刘备颠沛流离,一度连自己的妻小都保不住,怎么可能保护荀彧的族人呢?因此荀彧不能选择刘备作为主公。

二、刘氏皇亲各自为政,不遵中央

汉朝前后延续了将近四百年,期间汉室宗亲繁衍天下。虽然东汉末年的战火导致许多人的死亡,但是强而有力的汉室宗亲还是存在的。其中荆州刘表、益州刘焉、扬州刘繇、幽州刘虞都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但是这些所谓的汉室宗亲,刘氏家族的有力人物,几乎都各自为政。

刘焉、刘表和刘繇等人,各处一方,就是为了躲避战祸,占地为王。刘虞致力于边境安稳,却无力恢复汉室权威,后来被公孙瓒所杀。而刘备,虽然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但是也不理会中央朝廷安危,自己发展势力。实际上,刘备嘴上说要恢复汉室,其实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扩展人脉。荀彧智慧通达,自然看出了这一点,因此没有选择刘备。

三、刘备无力以军事力量一统天下

在皇室权威坠地,诸侯纷纷割据的年代,要凭着王朝的号令让天下诸侯归顺,是没有任何可能性的。唯一的统一之道,就是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削平诸侯,一统四海。在当时,有能力凭着军事力量一统天下的,有袁绍、曹操、孙策等势力,但是没有刘备。

刘备早期的势力十分弱小,虽然一度占有徐州,但是在中原争霸时,因为输给了曹操、吕布等人而丢掉了。原本拥有的军事力量,也几乎消耗殆尽。要凭着军事力量一统天下,荀彧在刘备身上,是看不到希望的。而曹操占据中原的战略要地和富庶地带,又拥有精兵猛将,以及东汉朝廷,是当时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人。荀彧希望天下一统,又怎么会选择弱小的刘备呢?

综上所述,荀彧即使和刘备有着同样的政治主张,但是冷酷的现实,注定了他们不会走到一起!

标签: 荀彧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帝朱元璋年轻时去当和尚,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比如朱元璋,那你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吗?朱的意思其实是消灭的意思,元的意思就是元这个朝代的意思,朱元璋的璋是当时元朝人经过智慧和平时打仗需要,制造出来的尖锐的作战武器,所以他的名字的意思就是要消灭元朝的意思。朱元璋是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他开辟的明朝,他原名其实叫朱重八,后来改名为朱元璋,寓意就是刚刚

  • 佛教典故——能忍则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能忍则安,历史解密

    能忍则安,读作:néng rěn zì ān。该词的意思是能够忍耐,心情自然平静。佛教典故从前有一只野狐和一只野鹿,同住在一颗大树下。树因风吹嫩枝被折断而打在野狐和野鹿的背上。野鹿没有感觉到什么,因为风吹而树枝折断乃是平常的事。可是野狐就忍耐不住了,打算迁到别处去。临走的时候野鹿说:‘这颗大树能为我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损失惨重,为何第二次还要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兵北伐,当时诸葛亮派赵云与邓芝领一支军队作为疑兵,从箕谷出兵,摆出要从箕谷出发,经斜谷道北攻郿城,进而占据长安的态势以吸引魏军,魏明帝曹叡得知消息后,他当即派出大将军曹真率领关右大军出兵抵挡赵云等人,与此同时,诸葛亮则亲率主力大军向祁山发动进攻。由于魏军毫无防备,因此

  •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有着怎样的意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历史解密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首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实验》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

  • 她是鲁迅力捧的美女作家,为何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薇,民国,历史解密

    上世纪30年代,只要是被鲁迅先生看好的女作家没有不红的,其中有萧红。还有一位女作家被鲁迅关照的程度不亚于萧红,最初的名气也不亚于萧红,可最后没能成为第二个萧红,为何呢?她是白薇,认识鲁迅后她成为小有名气的左翼作家,她的代表作《打出幽灵塔》被发表在鲁迅主编的《奔流》创刊号上。她留下的作品不多,除了刚才

  • 朱元璋除了淮西二十四将之外 还有一个群体叫七祥之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朱元璋,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成功靠的就是文臣武将.当然,所有造反成功的人也都是如此。在这些人中,“淮西二十四将”是追随朱元璋最早的人,更是其得以成功的基础,而且,这24人大部分都死于1390年大屠杀之前,善终者较多(主要是命儿好,得以让后代享受荣华富贵)。在人生上算是比较完美了。(1)淮西二十四将至正十一年(1351年

  • 李世民为什么那么喜欢文德皇后?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德皇后,唐朝,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社会当中,皇帝皇后的数量几乎是数不胜数的,非常的巨多。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皇帝也是非常多的。但是很多皇帝跟皇后让我们记忆深刻的,并没有太多的人物。除非是那些开国皇帝,或者说是在历史上有重大成就的。或者就是像商纣王隋炀帝那种昏君可以让人们记忆深刻。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社会当

  • 慕容麟:为自己的利益而出卖父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慕容麟,后燕,历史解密

    由于他的告发,他的父亲慕容垂在逃命途中遭到追杀,被逼投前秦;由于他的泄密,长兄慕容令图谋起事,功败垂成,兵败身死;由于他的作梗,皇兄慕容宝与其庶子反目成仇,战场对决;由于他的谋叛,后燕帝国暗流涌动,内忧外患,险些覆亡。慕容麟,这个身体里流淌着慕容家族血液的家伙,为了一己之私,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趁火

  • 明朝开国元勋朱升,朱元璋曾亲自请他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升,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朱元璋写了这样一对御联来称赞他。而我朝太祖也是赞其为“九字国策定江山”。这个人就是明朝开国元勋朱升,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对于朱元璋建立明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01助明开国说起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开国元老,很多人都会想到.刘伯温。毕竟,刘伯温可是与

  • 历史上的都城,唐长安城面积只能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长安城,面积八十五平方公里,相当于明西安城的八倍,这是事实,毫无争议,但是,百度上说,唐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人口最多时100万”,这就不对了,在此,只能说,百度又一次犯了错误,反正它的资料错误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