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开国元勋朱升,朱元璋曾亲自请他出山

明朝开国元勋朱升,朱元璋曾亲自请他出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2 更新时间:2023/12/27 8:37:38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朱元璋写了这样一对御联来称赞他。

而我朝太祖也是赞其为“九字国策定江山”。

这个人就是明朝开国元勋朱升,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对于朱元璋建立明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01

助明开国

说起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开国元老,很多人都会想到.刘伯温。毕竟,刘伯温可是与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齐名的,有句话说的就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但是其实,在遇到刘伯温之前,朱元璋就已经得到过一位高明谋士的指点了,这个人就是朱升。

至正十八年,也就是1358年的时候。29岁的朱元璋率军攻打婺源,无奈久攻不下,于是,在大将邓愈的推荐下,他亲自去拜访了朱升。

此时,朱升已经快60岁了,距他罢官后隐居讲学已经有5年之久了。本来,他不想再参与到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然而,或许是被朱元璋的求贤若渴感动了,或者是不忍黎民百姓继续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亦或是突然感受到了自己壮志未酬的不甘心,他最终还是加入了朱元璋集团,共谋大业。

一开始的时候,朱升就给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后来,这九个字被本朝太祖改成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并且,他还曾经说过,自己最佩服的谋臣就是朱升。

“高筑墙”指的是对基地要做好巩固,加强军事防御建设,不能让敌人轻易地攻下自己的根据地。

“广积粮”听字面意思是多积攒粮食,其实指的是要发展经济,从而使自己有足够的钱粮做经济支撑。

“缓称王”指的是不要过早地自称为王,毕竟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并不是谁先称王谁就可以成为皇帝,更多的时候是过早地暴露了自己,陷自己于危险之地。

陈胜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在时局尚未明朗的时候,十分高调地发动了农民起义,自立为王,因此成为了大秦的“眼中钉,肉中刺”,遭到了秦朝军队的全力对抗,最终起义失败。

而朱元璋则以朱升的九字方针为基本策略,顺利地夺取了天下,成功建立了大明王朝。

02

辞官归隐

1368年,朱元璋登基之后,将朱升晋升为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衔。朱升就此成为了皇帝顾问,凡军政机密之事他都会参与议论。

别的暂且不论,就先说说翰林学士这个官职吧!翰林学士是一个地位很高的官职,明清时期甚至有“不由翰林出身不拜相”的传统。比如说唐代的张九龄,在被任命为宰相之前就当过翰林学士。

并且,由于此时朱升已经快70岁了,年纪很大,朱元璋还给了他可以不用上朝的特权。

此时,朱升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他所就职的大明集团不仅成功上市,而且老板还给了他高管的职位,以及可以不用上下班打卡的特权,可以说是人人艳羡了。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却选择裸辞。

朱元璋登基仅一年之后,朱升就以自己年纪大了和“祭扫祖茔”为由辞官隐退。

很多人可能会为朱升感到可惜,如果他不辞官的话,说不定就可以当上宰相了。然而,这只是我们普罗大众的想法,朱升早就读懂了朱元璋内心的刻薄和猜忌,在他身边难保不会有杀身之祸。

事实上也是如此,后来,朱元璋利用“胡惟庸案”废除了宰相制度,明朝此后再无宰相,而之前当过宰相的李善长、胡惟庸等,也都没有善终,基本都是惨遭灭门。

朱升能够明智地选择自保,在于他一生中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考不休、笔耕不辍,让他得以洞明世事、看透人心。

03

出山之前

1299年,朱升出生于安徽省休宁县一户半教半农的人家,因为是在太阳东升之际出生的,父亲给他取名朱升,应该是希望他的人生也可以像太阳一样高高升起吧!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句,相比朱升的名字,朱元璋出生后取的名字也太随便了,叫做朱重八,据说是因为父母年纪相加是88岁,还是后来参加起义后才改为朱元璋的。

由此可见,朱升的父母对这个孩子是十分重视的。因此,父母的悉心培养,对于孩子将来成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8岁到19岁的时候,朱升都在刻苦读书,19岁的时候他就考上了秀才,21岁的时候考上了乡贡进士,25岁的时候授池州路学正,但是他拖到了52岁才去赴任,之前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写书去了。这段时间,他编纂的书籍有《墨庄率意录》《星卦提纲》《刑统赋解》等。

可能有人要说,读书读得多的人也不少啊,为什么只有朱升能够高瞻远瞩呢?其实,读书除了看数量,还要看质量。有的人貌似读了很多书,但是只是为了在朋友圈打卡炫耀,遇到不懂的就糊弄过去,这样又怎么能吸收到书中有用的知识呢?

如果想要将书中的知识活学活用,就要高质量地读书,多多思考书中的内容,千万不能“好读书而不求甚解”。

朱升就是“好读书”而且还要“求甚解”的人,他读书的时候会做很多的批注,这才有了他后来的著作《易书诗》《周家仪礼》《礼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考经》《小学》旁注、书传辑正、书传补正、老子孙子旁注等。

此外,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样,我们才能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而朱升正是这样的一个榜样。

为了写《墨庄率意录》,他不辞辛苦地各处采访民间的好人好事以及千古传说,放到现在妥妥一枚专业记者;他时常观察星象的变化,结合自己研究的占卜之术,才有了《星卦提纲》一书;而正是由于有着为亲朋好友看风水的经验,才有了他的《龙穴阴阳之诀》一书。

朱升如此见多识广、足智多谋,他是什么时候知道朱元璋猜忌刻薄的性格的呢?也许是在朱元璋登基之后,也许是在看到朱元璋第一眼的时候吧。

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天下已经平定,而他,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当下,很流行知识付费,如果朱升活在当代,能够将自己的学识感想整理成一门课程,相信一定会被大家抢购一空,说不定粉丝们还会拼命转发朋友圈呢!毕竟,他是一个如此睿智之人。

只可惜,几百年前的那个谋士朱升,已经随

标签: 朱升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都城,唐长安城面积只能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长安城,面积八十五平方公里,相当于明西安城的八倍,这是事实,毫无争议,但是,百度上说,唐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人口最多时100万”,这就不对了,在此,只能说,百度又一次犯了错误,反正它的资料错误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正确的

  • 司马炎在刘禅棺材里放了哪三件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炎,晋朝,历史解密

    刘禅,字公嗣,蜀汉后主,执政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君主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刘禅放弃抵抗,开门投降。第二年,刘禅及蜀汉文武大员被迫迁往洛阳,受到司马昭的热情款待。司马昭还将刘禅封为安乐公,永享快乐。然而刘禅去世后,晋武帝司马炎却在他的棺材里放了让刘禅祖宗八代都

  • 揭秘:清朝一品官员待遇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现代人总是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不管挣多少钱都觉得不够花。主要是现在能消费的渠道太多了,攒钱很难,如果能控制住不消费的话,很多人还是能省下钱的。如果要是在清朝这个物质生活不怎么充实的朝代,做一个吃朝廷俸禄的公务员,是不是也能像电视剧中演的一样顿顿大鱼大肉,隔三差五去下馆子听书呢?这就要看看清朝官员的一年

  • 明朝最奇葩的皇帝,宠爱比他大十几岁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见深,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虽然不比盛唐那么厉害,但是明粉却丝毫不比唐粉少,不仅仅是因为开国皇帝的特殊性,更多的,是因为这个朝代特殊的人和事实在是太多了,从残暴嗜血的万人砍头案,到沉迷道教几十年不上朝的昏庸帝王,个个都是吸引眼球,但要说起爱情八卦,那也是一桩接着一桩,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应该就是那个被人疯传恋母情结的朱见深了

  • 齐国公卿之一:清河崔氏的兴盛与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河崔氏,春秋,历史解密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故城县、枣强县、南宫县、威县部分,以及山东武城县、高唐县、临清县、夏津县),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至唐代开国有五姓七望之说

  • 世人皆知郑和下西洋,却不知道他还下过东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郑和,明朝,历史解密

    元末明初之时,日本正处于一个政局动荡,诸侯之间相互攻伐的时代。发生了战争,就要有输赢,于是,那些被打败的诸侯为了恢复实力,就让人到中国东南沿海附近抢劫物资,当起了海盗。明太祖平定天下后,派人到日本出使,希望他们能管管,恢复两国关系,但是,日本当时正处于南北混战之时,天皇根本管不到这件事,朱元璋一怒之

  • 她曾宠冠后宫,儿子封太子后却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钩弋夫人,汉朝,历史解密

    古人都说:“红颜薄命”,在古代中国,很多女子虽然身在宫廷,享受其他人一辈子享受不到的荣耀,得到皇帝的恩宠,带给全族人数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其实是很可怜的,她们不得不为了争宠而用尽浑身解数。为了取得君王一回顾,她们不仅要美丽的容貌,会精心打扮,还有的女子比较有心机,会请人写下诗句,甚至编出“异象”来烘托

  • 清朝对皇子的教育有多严格?平时都要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时候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制度中,国家的治与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君主的贤能程度。若有幸能遇上明君,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可若遇上昏君,就有可能民不聊生。从整个王朝的长远角度看,皇帝的贤明程度也存在木桶效应。决定一个王朝气运的,不是看最贤能的君主有多好,而是看最昏庸的君主有多差,历史上不难见到,再富饶

  • 康熙王朝三巨头中,谁是最聪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作为康熙皇帝身边的三位上书房大臣,这三个人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号称佟半朝的佟国维,他家的女人世代都是清朝皇帝的皇后。第二号人物则是身为满人的马齐,这个人看似平常,其实深不可测。第三位是才能最卓著的张廷玉,可惜他是一名汉人,所以只能沦为第三。不过这个第三常常会抢了第一第二的风头,那么有

  • 她是为康熙生育儿女最多的妃子,女儿死后还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容妃,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帝虽然没有乾隆那么风流多情,但是康熙在位期间长所以妃子数量也是在清朝仅次于乾隆,而在众多妃子中有一位妃子为康熙生下了5个儿子一个女儿,是众多妃子当中为康熙生育最多的一个妃子,她就是康熙四妃当中的容妃。容妃原名马佳氏,在康熙即位前16年的时间中容妃当属是最受康熙宠幸的妃子,马佳氏具体是哪一年生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