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慕容麟:为自己的利益而出卖父兄

慕容麟:为自己的利益而出卖父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2 更新时间:2023/12/25 20:18:59

由于他的告发,他的父亲慕容垂在逃命途中遭到追杀,被逼投前秦;由于他的泄密,长兄慕容令图谋起事,功败垂成,兵败身死;由于他的作梗,皇兄慕容宝与其庶子反目成仇,战场对决;由于他的谋叛,后燕帝国暗流涌动,内忧外患,险些覆亡。慕容麟,这个身体里流淌着慕容家族血液的家伙,为了一己之私,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趁火打劫,甚至不惜出卖父兄、搅乱政局、危害社稷,堪称鲜卑慕容帝国最卑鄙、最危险的人物。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一度称帝的狡猾之人,最终自掘坟墓。

慕容麟,小字贺麟,出身于从大鲜卑山亚寒带原始森林,后来杀进中原的鲜卑慕容家族,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孙,后燕成武帝慕容垂之子,惠愍帝慕容宝之弟,南燕献武帝慕容德之侄,历经前燕、前秦、后燕、南燕四朝。历史上,慕容家族能人辈出,雄才大略,武功盖世,忍辱负重,激愤壮烈者,不胜枚举,而以阴险奸诈著称的慕容麟,无疑是这个大名鼎鼎家族中的一个另类。

前燕末年,吴王慕容垂因威名大振,受到猜忌,为执政者所不容。慕容垂不甘坐以待毙,又不肯同室操戈骨肉相残,决定“避之于外”,计划攻占龙城(今辽宁朝阳)作为自己的安身立足之所。前燕建熙十年(公元369年)十一月,慕容垂以狩猎为名,悄悄离开国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带领全家和亲信向龙城进发,不料,半路遇到了意外,“至邯郸,少子麟……逃还告状,垂左右多亡叛。……西平公强帅精骑追之,及于范阳”(见《资治通鉴》),若非长子慕容令拼死断后,慕容垂几乎葬身范阳(今北京)。机密已然泄露,慕容垂走投无路,被迫投奔前秦。

慕容麟之所以告发父亲,原因有二。其一,慕容麟是庶出,一向不为慕容垂所喜爱和器重,慕容麟此举有报复之嫌;其二,慕容麟想通过所谓的大义灭亲,以博得皇帝慕容暐的好感,谋得一官半职。为了一己之怨,一己之私,慕容麟竟然不顾父子血脉亲情,落井下石,拿自己的亲生父亲开刀,可谓大逆不道,世所罕见。慕容垂带领慕容令等人投奔前秦后,慕容麟留在了前燕。

不仅出卖父亲,慕容麟还出卖兄长,长兄慕容令就因为他的告密而身死。慕容垂、慕容令父子在前秦落脚后,受到了苻坚的优待和重用,而苻坚的谋士王猛,却认为慕容垂父子是心腹大患,决计除之,并设计骗取了慕容垂的佩刀。随后,王猛收买了慕容垂的亲信金熙,让金熙以此刀作为信物,假传慕容垂之令,让慕容令叛秦归燕。建熙十一年(公元370年)正月,慕容令受骗归国后,受到了朝廷的猜疑,被认作是前秦派来的奸细,于是,被变相发配到极北的沙城(今北京西)去戍守,慕容麟主动请缨同往,并暗中监视慕容令的一举一动。五月,慕容令组织戍守士卒造反,在准备袭击慕容亮所镇守的龙城时,慕容麟又一次告密,“其弟麟以告亮,亮闭城拒守”(见《资治通鉴》),致使慕容令功败垂成,兵败后被杀。

虽然慕容麟屡次出卖父兄,但慕容垂后来回到邺城时,不忍心杀掉慕容麟,只是把他放逐在外,父子很少见面。淝水之战后,前秦帝国分崩离析,慕容垂趁机密谋复国,慕容麟献了不少计策,慕容垂对其大为赞赏,渐渐对慕容麟有了好感,“麟屡进策画,发垂意,垂更奇之,宠待与诸子均矣”(见《资治通鉴》)。慕容垂建立后燕政权后,慕容麟被任命为抚军大将军,并攻陷了中山(今河北定县),声威大振。后燕建兴元年(公元386年)正月,慕容垂称帝,立嫡子慕容宝为太子,封慕容麟为赵王。此后数年,慕容麟南征北讨,战功卓著,成为后燕的顶梁柱。

随着地位和声望的提升,慕容麟渐渐有了接管后燕最高权力的念头,而慕容垂确定的接班人为慕容宝已成事实,这让慕容麟很郁闷,很窝火,无时无刻不想取而代之。但是,有慕容垂在,慕容麟不敢造次,只能等待时机。建兴十年(公元395年)九月,慕容宝、慕容麟率军与北魏国君拓跋珪对决,拓跋珪诈言慕容垂暴死,以此瓦解燕军,“宝等忧恐,士卒骇动。……赵王麟将慕舆嵩等,以垂为实死,谋作乱,奉麟为主。事泄,嵩等皆死,宝、麟等内自疑”(见《资治通鉴》)。此次“废宝立麟”计划虽未成功,但慕容宝和慕容麟兄弟二人已有芥蒂。

慕容垂死后,慕容麟把矛头指向了新帝慕容宝。慕容垂临终前,曾叮嘱慕容宝立庶子慕容会为太子,而慕容宝却有意于嫡子慕容策。为此,慕容宝征求慕容麟的意见,“麟等咸希旨赞成之。宝遂与麟等定计,立……策为皇太子”。慕容麟之所以赞同立慕容策,表面上是顺从慕容宝,其实是趁机作梗,居心叵测。其一,慕容会年长且“多材艺,有雄略”,而慕容策“年十一,……而蠢弱不慧”,舍会而立策,便于慕容麟日后擅权;其二,慕容会在慕容垂时代已享受到了“礼遇一同太子”(见《晋书》)的待遇,如果身份不能转正,必然与慕容宝起矛盾,慕容麟便于从中滋事。果然,慕容宝与慕容会反目成仇,互起杀心,结果,慕容会事败后被杀。

后燕永康二年(公元397年)三月,就在后燕陷入由慕容麟挑起的内讧之时,拓跋珪趁机对后燕展开了凌厉攻势。在此危难时刻,身为赵王的慕容麟不想着如何破敌,不想着一致对外,而是指使心腹杀宝立麟,政变夺权,这一点由“其夜尚书慕容皓谋杀宝,立慕容麟”可见。事情败露后,慕容麟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挟持慕容精“谋率禁旅弑宝。精以义距之,麟怒,杀精,出奔丁零”(见《晋书》),亡命天涯。后燕遭此内乱,又临强敌,内忧外患,慕容宝见中山难保,又担心慕容麟抢先占据龙城另起山头,决定弃中山而奔龙城,致使“中山城中无主,百姓惶惑,东门不闭”(见《资治通鉴》),若不是拓跋珪在入城问题上决策失误,城门大开的中山难逃此劫。

慕容麟在逃奔丁零的路上,与逃往龙城的慕容宝狭路相逢,慕容麟做贼心虚,吓得率领部众南奔,在望都(今河北望都)又遭到了中山守将慕容详的袭击,被迫逃往山林。七月,在丁零蛰伏的慕容麟化妆后,悄悄混入中山,废杀业已称帝的同族慕容详,自立为皇帝,改元延平,与身在龙城的慕容宝分庭抗礼。然而,中山被拓跋珪围困日久,城中粮尽,将士饥肠辘辘,慕容麟不得不转移到新市(今河北新乐),与拓跋珪进行最后决战。十月,慕容麟兵败,于是,自废帝号,仍称赵王,向南逃往邺城,投奔驻扎在此地的叔父慕容德,并鼓动慕容德移师黄河以南。次年(公元398年)正月,在慕容麟的再三劝进下,慕容德建立南燕政权,自称燕王,封慕容麟为司空、领尚书令。

慕容麟让慕容德南迁,表面上,让慕容德避开北魏军的攻击,其实是为自己日后东山再起做准备。其一,当时“河间有麟见,慕容麟以为已瑞”(见《晋书》),在慕容麟看来,黄河不时有麟出现乃为异象,且与自己的名字相应合,是上天暗示其再度登基的吉兆,而故地邺城当为首选之地,慕容德必须腾出这个地方。其二,让慕容德离开根深蒂固的邺城,迁往无甚根基的滑台(今河南滑县),便于慕容麟废德而自立。当月,野心勃勃的慕容麟密谋发动政变,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人告发,慕容德果断逼令其自杀,葬处不明。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不助逆,慕容麟狡猾奸诈半生,终归不得善终,可谓咎由自取,报应不爽。

标签: 慕容麟后燕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元勋朱升,朱元璋曾亲自请他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升,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朱元璋写了这样一对御联来称赞他。而我朝太祖也是赞其为“九字国策定江山”。这个人就是明朝开国元勋朱升,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对于朱元璋建立明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01助明开国说起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开国元老,很多人都会想到.刘伯温。毕竟,刘伯温可是与

  • 历史上的都城,唐长安城面积只能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长安城,面积八十五平方公里,相当于明西安城的八倍,这是事实,毫无争议,但是,百度上说,唐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人口最多时100万”,这就不对了,在此,只能说,百度又一次犯了错误,反正它的资料错误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正确的

  • 司马炎在刘禅棺材里放了哪三件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炎,晋朝,历史解密

    刘禅,字公嗣,蜀汉后主,执政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君主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刘禅放弃抵抗,开门投降。第二年,刘禅及蜀汉文武大员被迫迁往洛阳,受到司马昭的热情款待。司马昭还将刘禅封为安乐公,永享快乐。然而刘禅去世后,晋武帝司马炎却在他的棺材里放了让刘禅祖宗八代都

  • 揭秘:清朝一品官员待遇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现代人总是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不管挣多少钱都觉得不够花。主要是现在能消费的渠道太多了,攒钱很难,如果能控制住不消费的话,很多人还是能省下钱的。如果要是在清朝这个物质生活不怎么充实的朝代,做一个吃朝廷俸禄的公务员,是不是也能像电视剧中演的一样顿顿大鱼大肉,隔三差五去下馆子听书呢?这就要看看清朝官员的一年

  • 明朝最奇葩的皇帝,宠爱比他大十几岁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见深,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虽然不比盛唐那么厉害,但是明粉却丝毫不比唐粉少,不仅仅是因为开国皇帝的特殊性,更多的,是因为这个朝代特殊的人和事实在是太多了,从残暴嗜血的万人砍头案,到沉迷道教几十年不上朝的昏庸帝王,个个都是吸引眼球,但要说起爱情八卦,那也是一桩接着一桩,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应该就是那个被人疯传恋母情结的朱见深了

  • 齐国公卿之一:清河崔氏的兴盛与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河崔氏,春秋,历史解密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故城县、枣强县、南宫县、威县部分,以及山东武城县、高唐县、临清县、夏津县),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至唐代开国有五姓七望之说

  • 世人皆知郑和下西洋,却不知道他还下过东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郑和,明朝,历史解密

    元末明初之时,日本正处于一个政局动荡,诸侯之间相互攻伐的时代。发生了战争,就要有输赢,于是,那些被打败的诸侯为了恢复实力,就让人到中国东南沿海附近抢劫物资,当起了海盗。明太祖平定天下后,派人到日本出使,希望他们能管管,恢复两国关系,但是,日本当时正处于南北混战之时,天皇根本管不到这件事,朱元璋一怒之

  • 她曾宠冠后宫,儿子封太子后却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钩弋夫人,汉朝,历史解密

    古人都说:“红颜薄命”,在古代中国,很多女子虽然身在宫廷,享受其他人一辈子享受不到的荣耀,得到皇帝的恩宠,带给全族人数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其实是很可怜的,她们不得不为了争宠而用尽浑身解数。为了取得君王一回顾,她们不仅要美丽的容貌,会精心打扮,还有的女子比较有心机,会请人写下诗句,甚至编出“异象”来烘托

  • 清朝对皇子的教育有多严格?平时都要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时候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制度中,国家的治与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君主的贤能程度。若有幸能遇上明君,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可若遇上昏君,就有可能民不聊生。从整个王朝的长远角度看,皇帝的贤明程度也存在木桶效应。决定一个王朝气运的,不是看最贤能的君主有多好,而是看最昏庸的君主有多差,历史上不难见到,再富饶

  • 康熙王朝三巨头中,谁是最聪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作为康熙皇帝身边的三位上书房大臣,这三个人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号称佟半朝的佟国维,他家的女人世代都是清朝皇帝的皇后。第二号人物则是身为满人的马齐,这个人看似平常,其实深不可测。第三位是才能最卓著的张廷玉,可惜他是一名汉人,所以只能沦为第三。不过这个第三常常会抢了第一第二的风头,那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