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值壮年的明仁宗朱高炽,为什么会突然驾崩?

正值壮年的明仁宗朱高炽,为什么会突然驾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58 更新时间:2024/2/13 21:27:09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上朝代变化,帝王更替犹如家常便饭。秦始皇建立统一王朝之后,先后有三百多个皇帝。

有的在位数十年,比如清朝康熙帝在位长达六十一年,西汉刘彻在位五十四年。

有的在位数十天或者几个月,比如在位仅仅半天的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十七天的唐殇帝李重茂,“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四十六天的秦朝末帝子婴等等。

或因时势,或因命运,人生本来就有很多偶然性。这些在位时间很短的皇帝,他们要么因为年幼,要么因为体弱,要么因为乱局。

屁股还没有坐热,就丢了皇位,自然也就不会干出什么大事。和他们不同的是,明仁宗朱高炽只做了八个月皇帝,开创了“仁宣之治”,很有一番甩开膀子加油干的架势。但是,四十七岁的他却死了。

那么,正值壮年的明仁宗为什么突然驾崩呢?

作为燕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1378年(洪武十一年),出生于中都凤阳(今安徽省凤阳县一带)。当时,燕王朱棣还只有十八岁。朱高炽出生前,他妈妈徐氏做了一个美梦。梦见一个头戴冠冕、手持玉圭、弓腰求见的人来到了堂上。梦醒后,他妈感到小腹颤动,很快就生下了朱高炽。

幼小的朱高炽端重沉静,勤奋好学,潜心经典,能够按照儒家礼仪要求言行举止。随着年龄的增长,朱高炽又钻研“君子六艺”,擅长射箭,练成了百发百中的好功夫。可以说是文武兼备、文武皆长。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十七岁的朱高炽被朱棣立为世子。不久,他的爷爷——明太祖朱元璋想要看看自己的孙子怎么样,便分别派几位藩王的世子检阅士兵。其他世子按照要求完成了规定套路后,回来报道,唯独朱高炽迟到。朱元璋很是惊奇,要问个究竟。朱高炽回答,因为天气太冷,他等到士兵吃完早饭,身体暖和后,才开始检阅。

朱高炽特立独行、体恤士兵、仁心满满,引起了朱元璋的特别关注。有一次,朱元璋问朱高炽,商汤时代,旱涝灾害频发,老百姓却能安居乐业,这是为什么?朱高炽回答:“恃圣人有恤民之政。” 恤民之政、恤民之心、恤民之为正是治政的要害,朱元璋一听,面带笑容,手捻胡须,直夸“孙子有君王之识啊。”

人生常常有很多变数。尽管朱高炽赢得了爷爷朱元璋的夸奖,但是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朱元璋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继位后,首先刀刃向内,要搬掉自己的拦路虎——对自己的几位叔叔动手,剥夺几大藩王的王位。

面对咄咄逼人的侄子,燕王朱棣不甘于坐以待毙。1399年(建文元年),朱棣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前方有战事,后防需稳固,临出发时,朱高炽留下来镇守大本营北平。

九月,建文帝安排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上,他捣黄龙、攻北平,想抄了燕王的首府。

人心向背是致胜的法宝。朱高炽善待士卒,深得军心。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没有撼动朱高炽的一万守卫队,北平安然无恙。

前方,朱棣攻入南京,掀翻了侄子的龙椅,自己成功登基,并将北平改名为北京。随后,朱棣多次率军北伐征杀,扫除威胁。

父亲上阵杀敌,儿子后方监国,朱棣朱高炽成为操持天下的好搭档。在代行皇权期间,朱高炽犹如春风般仁慈治国,遇到水涝旱灾,他赈灾救助,无微不至,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为自己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返程途中去世,朱高炽继位,改元洪熙。

执政之后,朱高炽立刻纠正父亲的不妥行为。永乐年间,朱棣流放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拥趸者,贬谪了朱允炆的许多大臣,引起了朝臣的不满。朱高炽赦免了他们,准许回乡。同时,他平反冤假错案,效缓朝野矛盾,安抚朝中大臣,天下出现稳定祥和的局面。

当朱高炽踌躇满志,雄心满满的时候,他的生命却戛然而止,猝死于钦安殿,年仅四十七岁。

朱高炽究竟因何而死,成为明代历史的一个悬念,后人有很多猜测和争议。

明代翰林编修陆釴在《病逸漫记》中记载,他问过一位宫中的太监,太监说皇帝死于“阴症”(中医上说的气血湿热之类的疾病)。明末宰相黄景昉认为他是“无疾骤崩”,因为猝死前几天,他还正常的处理政务。也有人认为朱高炽因为肥胖引起心脏病;还有人认为朱高炽纵欲过度,体力透支;更有人说遭到了天打雷劈。

正值壮年的朱高炽死前几天还在理政,几天后突然驾崩,这可谓史学界的一大未解之谜。

标签: 朱高炽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的后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究竟有多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崇祯,历史解密

    明朝灭亡后的百姓是如何生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逼迫周皇后自杀,后又杀了自己的妃嫔和女儿后,自己在一棵槐树上上吊自杀,大明王朝就此宣告灭亡。大部分明朝皇族在抗清的战争中牺牲了,一部分侥幸活下来的皇族则开始了更

  • 把女皇武则天扳倒的“五贼”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李显继位后第一次去上阳宫看望自己的老妈武则天,老太太非常伤心地对儿子说:“我既然都把你从房陵接回来,又立你做了太子,未来这天下的接班人理所当然必定是你,可是‘五贼’却贪功心切,把我逼到这里。”武则天此番样子,真可谓是晚景凄凉,那么能把叱咤风云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扳倒的“五贼”到底是谁?他们的结局是怎样的

  • 云嫔曾受尽宠爱,却因得罪慈禧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云嫔,清朝,历史解密

    咸丰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皇帝,说起他的后宫,大家可能会想到慈禧、慈安、四春娘娘这些妃嫔。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他最早的一个女人,她就是云嫔武佳氏。通房丫鬟一般指的是古代地位最高的丫鬟,因为她的卧室是与主人的卧室相通的,所以她们也可能是与主人最先发生关系的女人。而清朝皇子在成婚之前,皇帝会赐予他

  • 南明永历是什么下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永历,明朝,历史解密

    南明隆武帝朱常瀛死后,朱常瀛的儿子桂王朱由榔就继承皇位成为了永历皇帝。朱由榔这个皇帝不是他想当的,朱由榔又没有从政的经验,乱世之君往往下场都很惨。满清王朝是化外蛮夷,靠着大明王朝的内部消耗才逆袭夺取了大明江山。满清入主中原以后,对中原百姓进行血腥镇压。尽管对崇祯皇帝朱由检进行了国葬,但是对南明政权却

  • 太子太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傅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子太师,明朝,历史解密

    古代所谓的“三公三孤”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以及少师,少傅,少保。这些官历史都极为久远,是仅有的从周朝保留到明清的官职。地位极为尊崇。太师,官名,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古时三公之首,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晋代避司马师讳,曾改作太宰。晋之后复称太师﹐多为

  • 秦军方阵到底有多厉害 为什么能够横扫六国大军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古代军队作战时采用很多队形,其中就有方阵。这是一种将军队在野外开阔地上排列成方形阵式。一般由前军、中军和后军相互嵌套排列而成,方阵平面呈现“回”字形状,可能源于“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很多学者认为方阵为黄帝创造。《李卫公问对》载:“黄帝兵法,世传握奇文”,“考其辞云:四为奇,四为正,余为握奇。奇,余零

  • 历史上的貂蝉到底存不存在 正史中存在这么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貂蝉,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四大美女,分别是春秋时期的西施、西汉时的王昭君、东汉时的貂蝉以及唐朝时的杨玉环,留下了“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动人传说。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四个人吗?史学界一般认为,王昭君和杨玉环的存在是确凿无疑的,西施也基本属实,唯独貂蝉是一个虚拟人物,在正史里并不存在。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

  • 历史上的满洲八旗有多强?战斗力究竟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满洲八旗,清朝,历史解密

    满洲入关靠的是一只强悍的骑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满洲八旗。那么满洲八旗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只骑兵部队呢?满洲八旗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少呢?八旗是清代满族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正式创立。1601年初建时仅三旗:黑旗、白旗、红旗。1615年因“归服益广”将三旗析设为八:原红

  • 陆逊对于吴国来说算是肱骨之臣 为什么孙权后来容不下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陆逊,孙权,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除了各个诸侯君主外,只有诸葛亮、陆逊这两个人被单独列传。诸葛亮一生为刘备鞠躬尽瘁,是蜀汉建立的重要功臣。而陆逊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到了晚年,他却被主公孙权所逼死。按理说陆逊对于吴国来说算是肱骨之臣了,但孙权后来却容不下他了,你知

  • 朱买臣发达后把前妻接来享福,前妻为什么却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买臣,汉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很多典故,通过前人的故事来激励后人,有的典故真实的还原了事件的本身,而有的典故在后人的流传过程中,为了宣传某一种精神,而恶意丑化了典故中的当事人。“朱买臣休妻”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多次被后人搬上戏剧舞台,主要是赞扬朱买臣心胸开阔,对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不计前嫌,善待她,而妻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