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天启皇帝热衷木匠,据史料记载他是个贪图享乐的人,事实果真如此吗?

明朝天启皇帝热衷木匠,据史料记载他是个贪图享乐的人,事实果真如此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548 更新时间:2023/12/8 21:46:15

当我们仔细阅览史料时,我们会发现天不仅仅热衷于关心朝堂上的事物,而且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情会亲自派人去核实,而且有自己的看法,其师孙承宗与天启初期首辅叶向高也对其称赞有佳,而尽管后世天启遥控指挥阉党与东林党对立,但是从《明史》上记录来看,天启帝并非一名贪图玩乐的无能之人。

而军事方面,天启并非偏听偏信,据史料记载,天启六年十一月时,袁崇焕曾经上书,称自己在关外筑城屯田就能迫使后金投降,而且还拍魏忠贤的马屁‘况厂臣魏忠贤与阁部诸臣,俱一时稷契夔龙之选,臣所遇非偶,故敢卜事之必成’

此时正是魏忠贤权势鼎盛之时,袁崇焕拍一下马屁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与阉党走的非常近,半年后他还为魏忠贤请立生祠,从这点也能看出来袁崇焕与阉党走的非常近。

然而天启对袁崇焕给魏忠贤的马屁并没有什么关注,他将这一份奏书仔细阅读后进行了回复,回文上用了六个排比句的疑问,大致意思如下:我收到你的上书了,但是我问你你对后金有何计划能保证军民和谐,对自身怎样规划能让战斗与耕作都不废弃,怎样操练百姓能全民皆兵,又怎么操练军队能让士兵闲时为农,你要如何限制敌人的统治领土,怎样管理手下不让人偷盗公家财产?你说敌人一定会被你逼迫的投降,我并不这么认为,所以我劝你要小心谨慎,老老实实的做事。

一封吹捧魏忠贤的上书天启都如此认真的批复,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提问,并且将其中漏洞指出后劝告臣子要小心谨慎不要就说空话,如此可见天启帝对于军事也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否则以当时文官的春秋笔法做奏书,他根本看不出任何问题来,更何况根据事实分析进行提问了。

而这片奏书也只能出于天启,当时敢在魏忠贤权势滔天的时候,在溜须拍马的奏书上泼冷水的,也只有魏忠贤的主人天启了,其他官员,哪怕内阁首辅若敢在这个时间段如此做,那也是官位做够了想回家了。

而要知道天启六年,天启帝才21岁,估计胡子还没长全,而这时候他心思缜密到如此地步,已经远远超过当时朝堂之上的绝大多数官员了,更高于只会拍马而被天启连续质问的袁崇焕。

而还有一处记录:《明熹宗宝训》中曾记载天启对于毛文龙奏折的批示,大致意思如下:我看过毛文龙的塘报了,他做的事虽然不大但是确实很有用,事情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我认为后金方面图谋甚大,所以我十分担心,你们需要去好好布置边防,不要出问题,策应,情报等方面一定要做好,也要小心奸细,如果毛文龙缺粮饷了,一定要赶紧送去,不要延误时机。

而反观帝师孙承宗的反应:后金狡诈,一定不会从这里进攻的,应该是声东击西的策略,你们(朝堂上的大臣)都不把收复辽镇当回事只知道吵吵着要节省粮饷节省军费,就天启一个人关心这个问题,他特别提示要好好对待毛文龙,这是对辽事有帮助的。

阅览以后是不是发现天启帝在军事方面的看法并不比孙承宗差?因此当我们无视舆论,不要人云亦云之时,我们会发现天启实际上军事政策方面皆有不错的建树,而且其人关心朝政,并非贪图享乐之辈。尽管确实他热爱木匠活,但是这是一个人的个人爱好,不干扰正事的前提下根本不能作为一项坏事来进行污蔑。

标签: 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晋国没分裂,能不能打赢秦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国,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晚期,各国都出现了公族衰弱,世卿家族强大的情况。以后来的战国七雄来说,除了出自晋国的赵魏韩三国,秦国进行了变法,加强了公族的权力,削弱了世卿家族的势力。齐国则发生了田氏代齐的情况,整个齐国都被田氏所窃夺。楚国的情况特殊一些,但是整个国家比较大,回旋余地也比价大,所以虽然内部也采取了分封制,但整个

  • 芈月连续生了三个儿子,为何职位总是八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芈月,战国,历史解密

    相信许多朋友都注意到了一部电视剧,这部戏主要讲述了芈月的一生,这是前年播出的,那我们今天来谈谈历史上的这个人。她连续生了三个儿子,但职位总是八子,这是怎么回事?事实上,历史上还没有找到关于她的名字的相关资料。只有芈是楚国的国姓,芈的家族恰好是所有贵族中没落的一个,第八子是一个位分,所以她被称为芈八子

  • 孙权如何让吴国快速走向灭亡的 为何魏国是最后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吴国,魏国,历史解密

    三国争霸为何魏国赢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的吴国,曾经也是称霸一时,但是最后胜利的还是魏国。在孙权时期,吴国算是比较强大的,但是后来却慢慢衰落,这种局面和之后的领导者有着很大的关系,首先是孙权的儿子孙皓没有足够的能力,再就是这个孙皓没有

  • 子婴向刘邦投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三国,刘邦,历史解密

    要知道,在秦末,函谷关之外是六国余孽们与大秦将士刀光剑影的浴血厮杀,在大秦内部,一代权宦——赵高正“指鹿为马”,不仅铲除了李斯、蒙恬等重臣,还将秦二世的兄弟姐们一一诛杀,而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在这样的情况下,子婴作为一个皇室子弟,能够从内部的争斗中活下来,真的是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他在赵高杀死了秦

  • 清朝都有着哪些小吃?清朝天桥是小吃美食汇聚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清朝天桥,历史解密

    清朝京城,读书人必到琉璃厂,商人要去大栅栏,而讨生活的则到天桥。天桥地处京城宣武区,修建之初是皇帝从皇宫出正阳门到两坛祭祀的必经之地,因皇帝自称天子,故而该桥称天桥。天桥最初是一座汉白玉单孔高拱桥,光绪三十二年因修建道路,把高拱石桥改为低拱石桥。清朝天桥是清朝闻名的市井喧嚣之地,有走南闯北的杂耍手艺

  • 同样是不识字的小脚妇女,为什么朱安和江冬秀的命运大不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安,民国,历史解密

    朱安和江冬秀,她们有许多共同点:都是旧式妇女,没有文化,小脚,都是婆婆看好的儿媳妇,未经儿子的同意,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丈夫都是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朱安和鲁迅结婚的时候二十七岁,江冬秀跟胡适结婚的时候二十八岁,在当时都算得上大龄剩女了。就算有这么多的共同之处,她们的命运却大相径庭。朱安嫁到鲁迅家后,无

  • 吕雉的前半生是怎么过的?她最开始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雉,汉朝,历史解密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现在的我们听到吕后就觉得这个人非常的可恶,凶狠,但是开始的吕

  • 项羽要杀刘太公,刘邦为什么很淡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意思是说,项羽与刘邦对阵的时候,被断了粮草,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为人质,要挟刘邦退

  • 郭嘉到底有多厉害呢 为什么能在曹操手下谋士排名第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郭嘉,曹操,郭嘉,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曾经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最后天下最优秀的人才都分别归属于魏蜀吴三方诸侯。所有的诸侯建国,虽然最终需要的是武将带领士兵们前线打打杀杀,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谋士们的谋划,来决定进退、谋略,从而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获得更有利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都有自己的第一谋士,蜀国刘备手下最靠谱

  • 青楼女子出对联,第一才子绞尽脑汁也想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解缙,明朝,历史解密

    古代的许多达官贵人都喜欢去青楼做客,在此等寻花问柳之地,仿佛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才情舒展开来。这里的青楼并不指女子卖身的场所,相反在类似大明这样平安盛世的年代,经常会出现这种青楼存在。其中的女子并不是以卖身为生,相反他们陪着达官贵人吟诗作对。讨论人生,好不令人羡慕。也正是在大明年间出现了一则奇闻,使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