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要杀刘太公,刘邦为什么很淡定?

项羽要杀刘太公,刘邦为什么很淡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78 更新时间:2023/12/10 6:49:44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意思是说,项羽与刘邦对阵的时候,被断了粮草,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为人质,要挟刘邦退兵。刘邦却说,我们是结盟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真把咱爹下锅,肉羹记得分我一碗。

众所周知,古人重孝,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刘邦眼睁睁看着父亲刘太公随时可能殒命,他的反应淡定的有点过头。他为什么一点都不着急,还有心思调侃呢?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刘邦了解项羽,知道他性格优柔寡断,认定了项羽不可能真的杀掉刘太公。然而,项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易怒,例如刘邦刚刚拿下咸阳的时候,他听信小人之言,不去求证,就要发四十万大兵攻打刘邦。遭到这样的挑衅,他根本不会手软,《史记》也明确记载,刘邦说完之后,他“欲杀太公”,只不过被项伯拦下了。

其实,按照《史记》的记载,刘邦不关心刘太公的死活是应该的,毕竟他不是刘邦的亲爹——“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意思是说,虽然刘邦名义上的父亲是刘邦,但他其实是蛟龙与母亲刘媪结合的产物,是刘太公戴绿帽子的证明。

当然了,虽然《史记》大部分记载都求实,但是作为唯物主义者,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这样荒诞的说法。那么刘太公落入项羽手中的之后,刘邦为什么不关心他的生死,还有心情调侃呢?小编认为,以下三点原因不容忽略。

一、刘邦的性格使然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刘邦不仅出身低微,性格也非常无赖,例如他还在故乡的时候,去一处宴席上混吃混喝,没有随份子钱,却自称“贺万钱”,而且一点都不脸红,淡定的很。这样滚刀肉的性格,怎么可能接受项羽这么直白的要挟呢?更何况,不管刘太公是不是自己的亲爹,刘邦都能舍得放弃,毕竟他骨子里的冷血的,被项羽追杀的时候,为了逃跑的更快一点,数度把自己的一双儿女,从车上扔下去。所以,刘太公落入项羽手中之后,他的想法大约是,能救就救,不能救就恶心项羽一把。

二、焦急反而会适得其反

大家都知道,想要要挟别人,手中握着的东西必须值得对方重视,否则一点意义都没有。当时刘邦背负着数十万大军的期望,不可能妥协,如果项羽拿刘太公为人质的时候,他稍微表现出一点在乎,都可能让对方得寸进尺,摆出满不在乎的嘴脸反而能为刘太公创造一线生机。

三、项羽身边还有项伯

众所周知,项伯在鸿门宴之前,前往刘邦阵营,打算救故友张良,结果被刘邦和张良君臣摆了一道,与刘邦结为了儿女亲家,之后曾屡次庇护刘邦脱险。其次,他早就意识到了,项羽性情暴虐好杀,不太可能得天下,于是一直有意交好刘邦,想要为项氏一族留一条活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刘太公被杀。他是项羽的叔叔,是楚方阵营的核心人物,在刘邦表示在不乎太公的生死之后,想要保下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简直是小意思。

标签: 项羽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郭嘉到底有多厉害呢 为什么能在曹操手下谋士排名第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郭嘉,曹操,郭嘉,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曾经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最后天下最优秀的人才都分别归属于魏蜀吴三方诸侯。所有的诸侯建国,虽然最终需要的是武将带领士兵们前线打打杀杀,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谋士们的谋划,来决定进退、谋略,从而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获得更有利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都有自己的第一谋士,蜀国刘备手下最靠谱

  • 青楼女子出对联,第一才子绞尽脑汁也想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解缙,明朝,历史解密

    古代的许多达官贵人都喜欢去青楼做客,在此等寻花问柳之地,仿佛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才情舒展开来。这里的青楼并不指女子卖身的场所,相反在类似大明这样平安盛世的年代,经常会出现这种青楼存在。其中的女子并不是以卖身为生,相反他们陪着达官贵人吟诗作对。讨论人生,好不令人羡慕。也正是在大明年间出现了一则奇闻,使得大

  • 他本是清朝驸马,最后却为明朝捐躯疆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爱塔,清朝,历史解密

    满清入关后,出于种种顾虑,曾将一些跟明朝有关的敏感人物“封杀”,禁止宣传他们的事迹。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人的身份非常特殊,并且其事迹让清朝无比尴尬。此人,便是努尔哈赤的女婿,后来叛逃明朝并为之捐躯的将领刘爱塔。那么,刘爱塔是何许人也?他为何选择叛变?刘爱塔原名刘兴祚,辽东开原人,属于定居在关外的汉人,

  • 清朝第一个两广总督佟养甲,被明朝降将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佟养甲,清朝,历史解密

    两广总督,全称“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管辖广东、广西两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两广总督,叫佟养甲。佟养甲生于1608年,出身于辽宁抚顺一个富商家庭。当时,辽东一带汉满杂处,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佟家作为商人,难免与各方势力都有生意往来,明朝朝廷也没有严格管理。1616年

  • 汉唐朝的和亲公主到底有多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汉、唐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王朝,所谓汉家气魄、唐家雄魂是也。但是,这两个朝代都热衷于和周边少数民族搞“和亲”。汉高祖刘邦是“和亲”政策的始作俑者。西汉初年,匈奴南下。汉高祖亲率三十万大军迎战,准备以军事力量对抗的办法解除北方的边患。但是,大军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就被匈奴四十万人马围困在白

  • 他是曹操手下猛将,力挫关羽,为何却始终是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在古代三国时期,各地枭雄并起,可谓是常年战乱,在此期间涌现出了好些可歌可泣、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下面小编要为大家讲述的一则历史故事,他是曹操手下猛将,力挫关羽,为何却始终是默默无闻?打仗最不可缺的别是武将,但是在三国时期的武将有很多战绩卓著却默默无闻的人,徐晃便是其中一位,此人曾打败颜良和文丑,力挫

  • 揭秘:耶律留哥,一次起义,催生三个政权,被成吉思汗封为“辽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知名小说家南派三叔在《盗墓笔记》中,提到长白山有一个“东夏国”,神秘的东夏“万奴王”是一个长着十二只手的怪物,在历史上,东夏国确确实实存在过,但十二只手的东夏王则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东夏国的建立者是金国将领蒲鲜万奴,他能够建立割据政权,完全得益于一位契丹人的领导的反金起义,这位契丹人就是“东辽”政

  • 欧洲国家为什么会默认德国吞并奥地利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德国,奥地利,历史解密

    德国在二战期间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就是吞并奥地利,按理来说突然吞并一个主权国家会造成舆论哗然然而现实似乎不是这样,德国的所作所为就像欧洲其他国家默认情况下发生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终结者,施瓦辛格先生来自于奥地利,其英语却掺杂着德语口音,为此最经典的台词“I will be back”总是需要

  •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为什么叫白马寺呢 为什么要选这样的名称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白马寺,历史解密

    在今天河南洛阳城东十几里的地方,有一座掩映在郁郁葱葱长林古木之中的佛教寺院,这就是有“中国第一古刹”美称的白马寺。永平年问,汉明帝夜梦金人,于是就派蔡愔、秦景和王遵等12人到天竺(古印度)求取佛经。公元67年,西行求法的12人从天竺回到了洛阳,带同了大量的佛经、佛像。随行东来的还有天竺的两名高僧,叫

  • 楚国是怎么崛起的?如果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楚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中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人。他出生在楚国丹阳秭归,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所以,屈原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博学多识,有着远大的志向。成年之后,更是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他对内主张任用贤能的人才,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