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中探花,为什么比中状元还高兴呢?

古代中探花,为什么比中状元还高兴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95 更新时间:2024/1/10 17:44:58

探花是第三名,状元是第一名,为得了第三名的,居然比第一名的还要高兴呢?

有人说,探花通比较帅,中了探花,说明自己的颜值得到了皇帝的垂青,就更有机会成为当朝驸马。只要娶了美丽的公主,那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就滚滚而来了,挡都挡不住。

果真如此吗?

提起探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小探花—李寻欢,李寻欢有两大法宝:

一是小李飞刀,这种兵器名列百晓生《兵器谱》第三位,只要发出,便不可挽回,必然血溅当场,不死也得要半条命。

二是李寻欢的颜值。他的颜值太高了,爆了很多次表,女人见了心动不已,男人见了自惭形秽,人都习惯用“美”字形容女人,但“美”字放在李寻欢身上,也丝毫没有违和感,因为他集女性的阴柔之美和男性的刚毅之美于一体。

李寻欢—小李探花,确实够帅气,够美呆,这毋庸置疑,然而,所有的探花,难道都是帅哥吗?

这里先不给出答案,先来看看探花一词的起源。

探花一词最早起源于唐朝。我们知道,隋朝之前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当官的世世代代为官,当农民的世世代代为农民,当商人的世世代代为商人,命运好不好,只能靠投胎。

隋朝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了科举制度,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虽然富人的机会还是比穷人多,但毕竟给穷人开了一扇窗户。

到了唐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大体程序是这样子的,先参加县市和府试,两个都通过了就成为了秀才。

PS:秀才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本科毕业生。

成为了秀才之后,才有资格参加古代公务员考试—乡试,考中了之后就是举人,就可以当个小吏(基层公务员),名正言顺地吃皇粮了。

中了举人之后,可以继续往上考,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考上之后被称作贡生,就有机会去中央部委工作了。

考上贡生还可以接着往上考,参加殿试,金榜题名的叫作进士,进士分为三等,第一等的前三甲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能进入前三甲,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千军万马走钢丝,能走过来的那都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唐朝科举结束之后,一般会邀请所有进士参加一场大Party,通常称之为探花宴,园中各色花卉,争奇斗艳,大家饮酒赋诗,畅所欲言。

探花宴中的高潮部分,是献花环节。由官方在诸位进士之中,挑选一个最英俊帅气的人,由他摘取美丽的花朵,献给状元,这个献花的人被称为“探花郎”。

能被选为“探花郎”,说明颜值得到公认,所以“探花郎”的名气甚至一度盖过了状元,成为了无数少女心目中的白马子。

然而,到了明清两朝,探花宴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没有了探花郎之说,“探花”就不再是颜值的代表了,能选为探花,更多的还是看才学。

其实,状元、榜眼、探花三者的实力非常接近,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谁是第三,全凭皇帝一人的喜好。

有时候,名字取得好坏,是成败之关键。

乾隆年间的一次科举考试,当时大臣把前十名的名单报给了乾隆,由他钦定前三名,乾隆一一略过之后,发现第十名的叫作胡长龄。

此时乾隆已79岁高龄,想再多活几年,他觉得胡长龄名字非常吉利,于是大笔一挥,把胡长龄钦定为状元。

慈禧晚年的一次科举考试,有一个王寿彭的人,他的排名第五,按理说没有机会进入前三甲,大臣把名单报给慈禧太后,慈禧觉得王寿彭名字吉利,像彭祖一样长命百岁,于是就把王寿彭定为状元。

所以说,古代说探花比较帅,只适用于唐朝。后来的探花只是指第三名,与颜值无关了。

标签: 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满清实行满蒙联姻,为何却禁止满汉联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为什么满清统治者一直坚持满蒙联姻,却严格禁止满汉联姻?原因很简单,因为无论是入关之前还是入关之后,保持满洲八旗的独立性,一直是满清统治者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一旦真的实行满汉联姻,汉族上亿人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意味着,满洲八旗将极有可能彻底被同化,这自然是清朝统治者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从始至终,清朝

  • 揭秘:秦朝修的秦直道用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嬴政无疑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尽管他在执政后期,因为追求长生梦想,以暴政压榨百姓,最终导致秦朝只存在了短短十几年便灭亡。但他在位期间,对后世作出的贡献,同样是不可抹杀的。除了修建长城,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之外,秦始皇修建的两条道路,同样对后世产生了很大

  • 赫梯人出现在什么时候?简介其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赫梯人,土耳其,历史解密

    赫梯人居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即是现在的土耳其北部。从考古遗迹和文献知道,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由北面移居至安纳托利亚。赫梯人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的武器先进,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赫梯人用象形文字记下公众事务,以楔形文字记载其他事迹。埃及人也以文字和图

  • 历史上的宋辽战争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是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辽国,历史解密

    宋辽战争,一般是指自979年宋朝北伐以来,终于1004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一系列宋辽间以燕云地区领地争端为主的长期战争。最终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结束了25年宋辽战争。宋辽战争从公元979年打到1004年,历时25年之久,对于这样的一场旷日持久的长期战争而言,战争的动机已不是攻城略地,泄恨报仇这类小

  • 她是李煜的妹妹,30多岁时成了萧太后的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永宁公主,南北朝,历史解密

    她生长在充满艺术气息的南唐皇帝之家,父亲和哥哥都是皇帝,父兄的文化生活品味和秦淮河的温润塑造了她高贵的气质和美丽的容颜,她是受到李煜疼爱的皇妹,本可以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随着北宋军队节节紧逼,终于在公元975 年,她只能随自己的词人哥哥北上汴京(开封)做了北宋俘虏。她就是南唐的永宁公主。在汴京

  • 北宋宰相王旦有着怎样的识人本领?他提拔了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宰相,王旦,历史解密

    北宋宰相王旦,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识人眼光,他能从观察人的缺点中,识别人品。他任宰相期间,曾为朝廷举荐过许多奇才,被贬外放的寇凖就是其中之一。寇凖和王旦本来关系应该是很好的,他俩是同年的进士,同年关系就是天然的政治同盟。澶渊之战时,寇凖是宰相,王旦是参知政事,给寇准当副手。因为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病,王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韩信的计策还是张良的计策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张良,历史解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韩信的计策,韩信之所以有明修栈道的机会,这个多亏了张良,因为当年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王的时候,是张良告诉刘邦,等你完了栈道,就放一把火,把这个栈道给烧了。张良的意思是告诉刘邦,项羽虽然把你分封为了汉王,但是,他对你并不放心。你若是被项羽盯上了,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在他的监视中,所以,为了

  • 大唐宰相才官居三品,那一品大员是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一品大员,唐朝,历史解密

    《长安十二时辰》最近可谓大火了一把,原因也和其注重细节、还原了天宝年间风貌有关。剧中时间设定为天宝三年,正是唐玄宗废勤俭而择奢靡的时候,杨玉环已经入宫;玄宗在天宝元年改变了部分官职名,剧中“林九郎”的原型李林甫正是在这一年改为右相兼尚书左仆射,加光禄大夫。唐朝官制以品定等级高下,而这承袭于魏晋的九品

  • 强大的唐朝为何存在289年就亡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平定各路反叛势力登基为帝,建立了“大唐王朝”,盛极一时!但是,自古以来,铁打的百姓,流水的王朝,没有哪个王朝可以永久存在。公元907年,叛军朱温废除唐朝最后一位帝皇唐哀帝李柷,至此,统治华夏大地289年的唐朝彻底结束了。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虽说唐朝也与周边的一些小国家有过战

  • 李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作聪明误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密,唐朝,历史解密

    李密过了陕州之后,走在熊耳山之中,正做着春秋大梦。只听呼隆一声,四周冒出了密麻麻的唐军。他的手很专业地握住剑柄,可是看到实力悬殊太大,握着剑柄的手烫着般弹起来,然后倒背在身后,喊道,哎哎哎,你们知不知道我是遵照陛下的诏令前去山东招兵买马,如果你们坏了我的大事,担得起这个责任吗?啊,你们担得起吗?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