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宰相才官居三品,那一品大员是什么职位?

大唐宰相才官居三品,那一品大员是什么职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29 更新时间:2024/1/29 0:38:21

《长安十二时辰》最近可谓大火了一把,原因也和其注重细节、还原了天宝年间风貌有关。剧中时间设定为天宝三年,正是唐玄宗废勤俭而择奢靡的时候,杨玉环已经入宫;玄宗在天宝元年改变了部分官职名,剧中“林九郎”的原型李林甫正是在这一年改为右相兼尚书左仆射,加光禄大夫。

唐朝官制以品定等级高下,而这承袭于魏晋的九品官人法,属于“继汉开唐”的重要制度。两汉以俸禄“石”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等;三国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如相国为第一品,尚书令为第三品等,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九等;北魏时,开始在官品中分正、从,而第四品起,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文职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即分上、下阶。

大唐宰相林九郎即李林甫在天宝元年领的右相、尚书左仆射、光禄大夫,这一串连在一起都是长头衔的官职具体是什么呢?

唐代的官职分为职事官、散阶、勋官等,且一人可以同时拥有这几项。

职官,是有实权的实际工作,会根据需要有所变化,如县令,太守等;散官,表示官员等级,无实际职权的官名,多用于加官封赏,定俸禄;勋官,是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右相,是天宝元年玄宗由中书令所变更而来,本质就是中书省最高长官,为正三品职官,李林甫正是由此职拜相;尚书左仆射则是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因为尚书省官制上的最高职尚书令曾经由唐太宗担任后来为避讳则无人实任,为从二品职官;光禄大夫则是从二品散官。李林甫身任两个职官,故言“兼”。李林甫所任实职,都是极其位高权重的职位:中书省制敕决策,尚书统领百官,天子以下人事决策的实权全部掌握于其手。

那正一品的官职又是哪些呢?

官阶有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即古时三公之职,然而三公从秦朝以后就逐渐沦为虚职。三国时期曹爽司马懿则有晋司马懿为太傅,以明升实降、暗夺兵权的操作,而唐朝更已远不同三国,《唐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已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爵位则是亲王、公主爵,这是帝血龙种,不能比的。

从一品职官包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散官为开府仪同三司,而这个散官于天宝六年加给了李林甫;武散官为骠骑大将军,爵为嗣王、郡王、国公。然而从一品的职官顾名思义,名义上是帝师,有这样高的品阶是出于“天地君亲师”的儒家治国原则,而非实际职能的大小,要么作为尊元老的闲职,要么作为太子派系的幕僚。

爵位则只可能封给历经数朝代且尚显赫、未没落的世家大族或功勋辉赫的臣子,如凌烟阁二十四名臣之首的长孙无忌就获封赵国公。但这样的爵位因为过于贵重也是不轻易封赏的,甚至暗示臣子已有功高震主之嫌,毕竟爵位可是世袭,另从西汉开始君主就迸发过“非刘姓(也就是异姓)为王者,天下共击之”的最强音。

唐朝虽然理论上是以散官定尊卑等级,但存在散官品级一般都比职事官大的普遍现象。

原因是自唐太宗削减官员,精简机构的举措起,职官总量少,偏精,要求必须能任事。但朝廷封赏的人中年小、年老、才庸凭荫蔽做官者众,也有臣子功劳多又无职官实缺可封赏,所以用散官赏赐待遇。

加之,自古以来所有皇帝都在做一件事:亲近并任用手上地位低下的人,来与成型旧制中的高位者制衡对抗,并削弱旧制的高位者来增强皇权;这代皇帝死去,提拔的低下者又在新制度中升高,又将被制衡,所以秦朝地位低微的尚书仆射于历代制衡相权拔高以后,到唐朝已经成为入相之职,百官之首的三公反而提到半空被架空。

最重要的是历代官场,恐怕都不会有人凭待遇而非实权来判断真正尊卑。掌朝廷人事决策实权的三品实职和教导太子的一品实职,孰重孰轻?大唐宰相才官居三品,然而食邑百户、百官朝拜,门庭若市,追封的一品大员们多已销骨泉下,实打实的“一品”若没有天子之血,恐怕是承不起的。

标签: 一品大员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强大的唐朝为何存在289年就亡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平定各路反叛势力登基为帝,建立了“大唐王朝”,盛极一时!但是,自古以来,铁打的百姓,流水的王朝,没有哪个王朝可以永久存在。公元907年,叛军朱温废除唐朝最后一位帝皇唐哀帝李柷,至此,统治华夏大地289年的唐朝彻底结束了。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虽说唐朝也与周边的一些小国家有过战

  • 李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作聪明误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密,唐朝,历史解密

    李密过了陕州之后,走在熊耳山之中,正做着春秋大梦。只听呼隆一声,四周冒出了密麻麻的唐军。他的手很专业地握住剑柄,可是看到实力悬殊太大,握着剑柄的手烫着般弹起来,然后倒背在身后,喊道,哎哎哎,你们知不知道我是遵照陛下的诏令前去山东招兵买马,如果你们坏了我的大事,担得起这个责任吗?啊,你们担得起吗?彦师

  • 赵括被秦军围困时间足足有两个月 为什么赵孝成王不派人去救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括,长平之战,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中,由于廉颇在长平坚持以防守为主,不肯出击与秦军正面交战,惹怒了赵孝成王。赵孝成王派赵括替换廉颇,统帅赵军与秦军交战。(长平之战)秦国得知赵国换帅的消息后,也立刻换帅,用白起代替王龁。白起到达长平后,立刻派一支2万5千人的队伍,冲到赵军的后方,断了赵军的归路。接着,又派出一支5千人的骑兵,插

  • 夷陵之战的时候,曹丕为什么没有趁机出兵攻打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夷陵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章武元年七月,刘备借着登基称帝的威望,为了夺回荆州,不顾赵云等诸位大臣的反对,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亲率大军东征东吴孙权。由于蜀军兵锋正盛,孙权担心腹背受敌,于是派人向刘备求和,在被刘备拒绝后,他当即向曹丕俯首称臣,并派陆逊率军应战。可以说,正是因为孙权这一次正确的操作,挽救东吴于水火之间。最终陆逊

  • 朱元璋前期为什么只派了两个儿子去就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登上王位之后,便开始了自己取代功臣的计划。因为在建国的时候他们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到了江山稳定的时候,这帮老家伙便成了威胁后代江山的眼中钉了。一向视皇权如生命的朱元璋怎么能放任这些老家伙对自己江山的威胁的。其实我们应该能明白朱元璋的用心,毕竟登基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了,而出生入死的这些兄弟们正值

  • 汉武帝是怎么用人的?汉武帝的用人哲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汉武帝,历史解密

    汉朝建国那会儿,由于连年的征战国力非常虚弱,据说皇帝出行的时候连四匹同色的马都凑不齐。因此,前几任皇帝一直奉行休养生息的利民国策,经过70多年的勤政积累,汉武帝上位的时候,国库已经相当充实,长安的马达四十万之多。兵强马壮,还有粮饷。年少气盛的汉武帝雄心勃勃,不仅想打败不停来犯的匈奴,还想做一个万邦来

  • 古代太医接触的都是皇帝的女人 他就这么放心让他随意出入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太医,历史解密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在过去的皇宫当中,我们了解到的这些历史,包括通过电视剧看到有宫女和太监伺候,但是有些时候当后宫人员,特别是皇上的媳妇以及皇上生病时,都会宣太医入宫,特别是针对皇上的女人,由于太医没有阉割就不怕胡来吗!其实我们的担忧都是多余的,这也是很多人经常看一些古装电视剧,有点被迷住,作

  • 长城两千多年,为何屹立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城,历史解密

    要说中国最宏伟的建筑,非长城莫属。这个拥有2000多岁的历史巨龙,宛如一位历经无限沧桑的老人,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待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相比现在的建筑,那时没有精密仪器,没有如此专业的地质专家,没有钢筋水泥,有的只有人民的血汗和双手。对比今天的短命建筑,秦始皇先生是如何保证长城质量,让这个庞然大物矗

  • 难怪古代大侠一直喜欢下馆子 原因里面竟然有这么多人伺候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吃饭,历史解密

    清明上河图的风俗描述现代人吃饭大都讲究的是方便快捷,有时候你从进一家饭店到吃完结账出来,可能只会遇到服务员和送菜员两种人。可是如果你在宋朝下馆子,那可真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宋朝的饭馆能让你感受到帝王般的待遇,这是因为在饭馆里伺候你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举例来说吧,我们经常在《水浒传》看到茶博士博士这个称

  • 关于亚莎·海菲兹的评价是怎样的?对世界音乐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亚莎·海菲兹.立陶宛小提琴家,历史解密

    童年海菲兹童年生活在严酷的训练中度过。他的父亲陆文(Reuven Heifetz)是优秀的小提琴家,像许多优秀音乐家的父亲一样,陆文对天赋出众的儿子仍然非常严苛。甚至到亚莎自己成为家中唯一养家糊口的人时,他的父亲还是会挑剔他的每场演出。婚姻1928年,海菲兹与离异三年的默片演员佛罗伦萨·维多(F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