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隋朝太子杨勇是怎么一步步被废的?

揭秘:隋朝太子杨勇是怎么一步步被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96 更新时间:2024/1/20 22:37:49

清官难断家务事,皇帝家里的事情外人就更难说清楚了。皇帝家里的任何事情都和政治紧密结合。杨坚的长子杨勇是个缺心眼的太子,二儿子杨广是文武全才、功勋卓着的晋王。在宇文述杨素等人的帮助下,再配合一些小把戏,杨坚和独孤皇后夫妇最终废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勇被废仅仅是因为缺心眼吗?还有其他原因吗

杨勇缺心眼,杨广善表演杨坚的太子杨勇是个老实人,平日里“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往好了说,杨勇是表里如一,往坏了说,杨勇就是缺心眼。

独孤皇后为大儿子杨勇挑选了元氏之女为太子妃。这个元妃出身高贵,生性温婉贤淑,端庄有礼,在独孤皇后看来非常适合将来母仪天下,很喜欢这个儿媳妇。但是杨勇不喜欢既严肃又程序化的太子妃,而喜欢出身工匠家庭的云氏,立云氏为昭训。云昭训不仅活泼可爱,而且相貌美丽,与杨勇相处很是愉快。

儿子坚持要纳云氏,独孤皇后虽然嫌云氏有失庄重,也勉强承认了她的昭训地位,但告诫杨勇尽量少接近云氏多关心正妻元氏。元氏也经常提醒丈夫平日要言行谨慎,表现稳重。可元氏越是提醒,杨勇就越觉得受到限制,更加喜欢率真质朴的妾室云氏。最后杨勇和云氏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彻底冷落了太子妃元氏。

我们知道,独孤皇后非常在意“生活作风”问题,对杨勇宠爱妾室的行为非常不满。我们也知道杨坚和独孤皇后前期提倡躬俭治国,也要求皇子们生活朴素。

太子杨勇达不到母后独孤皇后规定的过分朴素的生活(一般人都做不到),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过起了比较奢华的生活。杨勇是太子,追求一定的物质享受并不过分。杨勇的生活标准也就是稍微高了一点,可在独孤皇后和杨坚眼中就变成了不听父母教诲、享乐没志气的不肖子。

元氏眼看着丈夫杨勇是扶不起的阿斗,绝望了,没多久就郁郁而终。在元氏死后不久,小妾云氏生下了一个男孩。本来应该是一件大喜事,因为杨坚有了皇孙,但这个皇孙成了家庭矛盾爆发的导火线。独孤皇后本来就对太子妃元氏的死耿耿于怀,现在杨勇又和自己讨厌的妾室云氏生下了孩子,简直是对独孤皇后的挑衅。从此,杨勇在独孤皇后心中的地位荡然无存。

父亲杨坚也渐渐对杨勇失去了信心。杨坚是个很多疑的皇帝,杨勇却公然和社会上的豪侠剑客往来,还毫不避讳地在宫廷中接待这些豪客。那些大侠们,潇洒惯了,横来横去,持刀带剑地在宫廷里晃来晃去。杨坚毕竟是皇帝,是宫廷的主人,突然看到一大群面相凶恶的人在面前刀来剑往的,心中肯定不舒服。

杨勇交往的大侠们中间还有一些人是占卜算卦的人。杨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让这些占卜的人算算父皇杨坚的寿命,看看父亲能活多少时间。也许,老实的杨勇不知道身为太子,他这么做是在玩火;也许,杨勇这么做的本意是希望父皇长命百岁,看看父亲能否活到一百岁。但事情传入杨坚的耳朵后,就变成了太子觊觎皇位,早日盼着皇上驾崩。

杨坚不能不怀疑杨勇的个人品质。父子开始日益隔阂。杨坚越来越不愿意见到太子了。杨勇搞不明白父皇怎么突然间就不待见自己了。越想越不明白,就收买、安插杨坚身边的人去打探消息,窥测父亲的行止。

杨勇不是搞阴谋诡计的料,小动作很快就被杨坚给发现了。杨坚气愤地说:“朕常年住在仁寿宫,与太子的东宫(在大兴)相隔甚远。但是我身边发生的再小的事情,太子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而且比驿马都要快。我一直很奇怪,现在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此后,杨坚为了提防杨勇政变篡位,将身边的警卫数量增加了好几倍,而且晚上都不在固定的地方睡觉了。父子之间隔绝到这个分上,杨勇的太子地位就岌岌可危了。杨勇理应“痛改前非”,想方设法巩固地位,可他又干了件愚蠢到家的事情。

冬至的时候,百官要朝贺天子。有一群浮躁又头脑发晕的官员觉得,杨勇是太子,那就是未来的天子,也需要去朝贺一番,提前搞好关系总没错。于是,他们就集体去东宫朝贺杨勇了。杨勇的头脑更简单,命令东宫派出仪仗,奏响天子礼乐,摆出场面来接受众位官员的朝贺。杨坚远远地听见东宫传来天子之乐,吃惊地下令追查。最终,追查的结果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杨坚下决心,要舍弃杨勇这个太子。

平心而论,杨勇并无什么大的过失。他的确犯了很多错误,比如宠爱云氏、追求享受、窥探皇帝言行、接受官员朝贺等,但这些错误不至于让杨坚和杨勇父子形同仇敌,恩断义绝。杨坚的多疑敏感,对权力的强力维护;杨勇的心智粗疏,对政治一窍不通;父子母子之间又缺乏沟通了解,是导致这场家庭纠纷的主要原因。

标签: 杨勇隋朝杨勇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为什么最想长生不老呢 揭秘其中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古代,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为什么都想长生不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古代的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可以说好多皇帝都是有一个共性的,就是都想长生不老。而且好多皇帝位为此奋斗一生,最终都是失败在半路中了。可以说所有的人中,皇帝是最想长生不老的。那么,为什么皇

  • 古代店小二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酒店的老大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酒店,历史解密

    在今天的酒店里,伙计称为服务员,而在古代却有个更加顺口的称呼——店小二。店小二这一称呼怎么来的呢?有二必然有大,那么古代酒店的店老大又是谁?说到店小二,我们就得从古代人们的日常称呼说起。一说到社会地位,我们都知道古代女人的社会地位特别低下。成亲后要随父姓,如一家王姓的闺女嫁到张家,要是还想加上自己娘

  • 元朝是以“宽仁”而失去天下的 这个宽仁程度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元朝的宽仁到底是什么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元朝立国虽然在马背上夺天下,但却不能在马背上治天下。统一中原后,他们同样需要考虑人心向背的问题,所以为了治理天下,他们选择纵容一些特权阶层,让这些特权阶层成为他们代言人,替他们治理天下。所以这些特权

  • 斗子文使楚国成为强国,后来拒绝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斗子文,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诸侯国中出了一批灿若星辰的贤士,楚国令尹斗子文就是颇为夺目的一位,他贤就贤在才能卓越,公道无私,清正廉洁。令尹相当于后来的相国、宰相。斗子文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此期间,积贫积弱内乱不断的楚国一跃成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土拓展、国力倍增的强大国家。斗子文的巨大贡献和杰出表现,

  • 此人受遗命辅佐孙权,死后哀荣备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七十余万伐吴。不料夷陵一役,蜀军被东吴守将陆逊重创,刘备仓皇之下退守白帝城,最终没能返回成都。临终之前,刘备一边落泪一边嘱托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关于这番话语中刘备是否存有试探之心,我们

  • 曹操共有25个儿子,为什么最后只有一人反抗司马家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一生共有25子,分别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以及曹茂。其孙辈那更是数不胜数了,然而话又说回来,尽管曹操子孙众多,却依旧难以保全他曹氏基业,当司马氏专权左右曹魏

  • 东晋四大家族之首的是谁?“旧时王谢堂前燕”说的就是这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晋四大家族,晋朝,历史解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千古名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名门望族的仰慕。这里所说的“王谢”,便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王谢袁萧”四大家族之二。作为中古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美誉。而琅琊王氏,则因其实力太过强悍,被尊为四大家族之首。琅琊王氏,最早源于秦始皇灭六

  • 历史上的陈塘关究竟在哪里 关于位置的说法哪个更准确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塘关,封神演义,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中关于陈塘关位置的几种说法,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呢?一、关于陈塘关位置的说法1.位于天津市。传说中是哪吒出生的地方,毗邻东海,原型是天津河西区陈塘庄街和陈塘交界处,原来此地有古代哪吒庙,后来由于城市规划等原因没有恢复。2.位于四川省。因为在宜宾翠屏山上有一个专门哪吒的神像观,叫哪吒行宫。邓

  •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代善一家为什么就占了三个了 他家究竟有什么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铁帽王,历史解密

    熟悉清朝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清王朝在开国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对清王朝开基创业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们的王位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也就是“世袭罔替”,民间则俗称他们为“八大铁帽子王”。可以说,这八大铁帽子王是绝对的牛人。可是你知道在这八大铁帽子王当中,

  • 后唐灭前蜀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后唐灭前蜀之战,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后唐灭前蜀之战是925年(后唐同光三年)九至十一月,后唐庄宗李存勖遣军攻灭前蜀的战争。后唐(923-936年[1] )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定都洛阳,历三世四帝,国祚共十四年。它取代了后梁,不久又为后晋所取代。后唐的前身是唐末五代十国初期的晋国,891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册立为晋王。9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