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清朝知县的权力到底大不大?

揭秘:清朝知县的权力到底大不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11 更新时间:2023/12/28 6:18:49

清朝时,地方行政以省、府、州、县,知县在地方行政官员体系中,属于级别较低的一层。大兴、宛平这两个级别稍高的京县知县,也不过正六品,普通知县则是正七品官阶。

不过,知县级别虽低,但对它们的选拔任用,历来受朝廷重视。一般而言,知县需要接受吏部审议,地方督抚考核,才可获得实际官职。按照宣统三年统计显示,当时全国有1263个知县职位。

过去古代中国地方治理中,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意思是朝廷对地方治理,基本只渗透到县一层的行政机构,再往下更多需要依靠宗族地方乡绅维持。所以,知县是过去地方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处理实际事务的地方官员。

在清朝地方行政职权划分中,知县才是真正处理地方实际事务的官员,而他们的上级主要通过书面公的方式,监督知县工作。

正因如此,清朝知县对地方行政治理,有非重要的作用。对下,朝廷政策需要由知县实际负责。往上,他们比上级衙门更了解民间实际情况。

知县人选优劣,决定朝廷政策能够成功推行的关键。所以,知县级别虽然不高,但需要处理的事务却极为复杂,朝廷授的职权也不少。

当然,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情况差异较大,知县职权也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是在江南地区任职的知县,需要承担更多漕运粮食征收的任务。

如果是北方一带任职的知县,需要承担更多征调百姓服徭役的任务。如果是处在交通要地的知县,就要负责接待来往官员。情况不同,职权有变。

一般而言,知县所需要负责的职权,主要包括:刑名、钱谷、治安、教化。刑名就是刑事上面的事务,包括民间纠纷、诉讼在内。清朝的时候,知县会在每月选择几天时间,接受百姓递交的讼状。

尤其是每年二月到十月,这是朝廷征收赋税的时间,知县还会对那些征收赋税不力的衙役,以及没有按时交税的百姓进行问讯,必要时会进行惩罚。全年只有春节和农忙时期,可以稍微歇息。刑名事务,其实跟钱谷有关。

对于清朝知县来说,地方赋税是否征收得力,属于考核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清朝时,地方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过程中,会对官员政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决定官员的仕途升降。当然,如果知县私自加征赋税或滥用刑罚,也会受到惩罚。

因为知县如果在地方实行苛政,就容易引起百姓怨念,造成动乱。《大清律例》载有明文,地方官在考核评价中,如果得到“贪”“酷”评价,除接受惩罚外,还会被革除职位,永不叙用。

这也是为什么治安会成为知县职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朝廷不希望看到地方动乱,就会把责任压在知县身份。想要维持治安,又不能只靠法律,教化成为其中的关键。

教化的办法有很多种,比如劝说农桑、开办学校、引导百姓婚嫁丧娶事务、祭拜孔庙等。教化的目的,就是劝导百姓良善,让民风淳朴,不需要一直依靠法律来解决民间纠纷。

当然,知县的职权,也代表获得相应权力。不过,除了明面规定的权力,知县还有许多隐性权力。

清朝的时候,对地方衙门的设立十分简单。县衙中,除了知县外,只有县丞、主簿、巡检等职位。跟一个县的繁杂事务相比,这些人手根本不够。

所以,清朝的时候,县衙中还有三班六房的衙役。衙役大多由当地人任职,且有世袭的可能。这跟知县有很大不同。清朝地方官一律不得在本省任职,即便调往外省,也必须在家乡五百里外才可以。

所以,很多知县上任时,都会带上自己的家丁、长随,聘请幕僚师爷,协助自己处理事务。朝廷为了减免开支,处理好地方公务,也默许了这一情况。

因为知县的家丁、师爷、幕僚长随,都是由知县自己花钱养活,朝廷可以不承担相应开支。这些人到地方后,会跟衙役一同参与处理地方事务,把持衙门权力。

他们的收入来自知县,故而对知县极为谦卑,至少要保持表面的恭敬。这些人又不在正式编制内,不属官员行列,清朝的监察制度在这些人当中,无法正常推行。

再加上有地方主政官员的庇护,这些衙役胥吏做事往往肆无忌惮,对百姓也极尽勒索的办法。

各种名目的拿钱办法,让百姓走投无路,却无可奈。而知县如果愿意的话,只要凭着手上权力,借助幕僚书吏,自亲信随从,就可牢牢把持地方权力,成为高高在上的“父母官”。

标签: 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隋朝太子杨勇是怎么一步步被废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勇,隋朝,杨勇,隋朝,历史解密

    清官难断家务事,皇帝家里的事情外人就更难说清楚了。皇帝家里的任何事情都和政治紧密结合。杨坚的长子杨勇是个缺心眼的太子,二儿子杨广是文武全才、功勋卓着的晋王。在宇文述、杨素等人的帮助下,再配合一些小把戏,杨坚和独孤皇后夫妇最终废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勇被废仅仅是因为缺心眼吗?还有其他原因吗杨勇缺心眼

  • 古代皇帝为什么最想长生不老呢 揭秘其中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古代,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为什么都想长生不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古代的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可以说好多皇帝都是有一个共性的,就是都想长生不老。而且好多皇帝位为此奋斗一生,最终都是失败在半路中了。可以说所有的人中,皇帝是最想长生不老的。那么,为什么皇

  • 古代店小二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酒店的老大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酒店,历史解密

    在今天的酒店里,伙计称为服务员,而在古代却有个更加顺口的称呼——店小二。店小二这一称呼怎么来的呢?有二必然有大,那么古代酒店的店老大又是谁?说到店小二,我们就得从古代人们的日常称呼说起。一说到社会地位,我们都知道古代女人的社会地位特别低下。成亲后要随父姓,如一家王姓的闺女嫁到张家,要是还想加上自己娘

  • 元朝是以“宽仁”而失去天下的 这个宽仁程度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元朝的宽仁到底是什么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元朝立国虽然在马背上夺天下,但却不能在马背上治天下。统一中原后,他们同样需要考虑人心向背的问题,所以为了治理天下,他们选择纵容一些特权阶层,让这些特权阶层成为他们代言人,替他们治理天下。所以这些特权

  • 斗子文使楚国成为强国,后来拒绝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斗子文,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诸侯国中出了一批灿若星辰的贤士,楚国令尹斗子文就是颇为夺目的一位,他贤就贤在才能卓越,公道无私,清正廉洁。令尹相当于后来的相国、宰相。斗子文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此期间,积贫积弱内乱不断的楚国一跃成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土拓展、国力倍增的强大国家。斗子文的巨大贡献和杰出表现,

  • 此人受遗命辅佐孙权,死后哀荣备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七十余万伐吴。不料夷陵一役,蜀军被东吴守将陆逊重创,刘备仓皇之下退守白帝城,最终没能返回成都。临终之前,刘备一边落泪一边嘱托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关于这番话语中刘备是否存有试探之心,我们

  • 曹操共有25个儿子,为什么最后只有一人反抗司马家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一生共有25子,分别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以及曹茂。其孙辈那更是数不胜数了,然而话又说回来,尽管曹操子孙众多,却依旧难以保全他曹氏基业,当司马氏专权左右曹魏

  • 东晋四大家族之首的是谁?“旧时王谢堂前燕”说的就是这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晋四大家族,晋朝,历史解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千古名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名门望族的仰慕。这里所说的“王谢”,便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王谢袁萧”四大家族之二。作为中古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美誉。而琅琊王氏,则因其实力太过强悍,被尊为四大家族之首。琅琊王氏,最早源于秦始皇灭六

  • 历史上的陈塘关究竟在哪里 关于位置的说法哪个更准确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塘关,封神演义,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中关于陈塘关位置的几种说法,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呢?一、关于陈塘关位置的说法1.位于天津市。传说中是哪吒出生的地方,毗邻东海,原型是天津河西区陈塘庄街和陈塘交界处,原来此地有古代哪吒庙,后来由于城市规划等原因没有恢复。2.位于四川省。因为在宜宾翠屏山上有一个专门哪吒的神像观,叫哪吒行宫。邓

  •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代善一家为什么就占了三个了 他家究竟有什么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铁帽王,历史解密

    熟悉清朝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清王朝在开国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对清王朝开基创业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们的王位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也就是“世袭罔替”,民间则俗称他们为“八大铁帽子王”。可以说,这八大铁帽子王是绝对的牛人。可是你知道在这八大铁帽子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