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

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52 更新时间:2024/2/29 14:36:21

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

“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当然要引起激烈的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樊於期死得冤不冤?秦王为什么要杀樊於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荆轲拜会樊於期的一段文字,非常精彩。荆轲此人,虽然剑术平平,但是辩才无双。荆轲对樊於期说:“秦国对将军您真是太狠了。我知道自从将军您离开秦国之后,秦王竟然杀掉了将军全家。现在还悬赏天下,用千金和万户侯来追捕您。我真是为您感到痛心啊。”樊於期听到荆轲说起往事,内心悲痛。而荆轲的

  • 荆轲和盖聂什么关系,荆轲和盖聂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荆轲和盖聂产生交集,居《史记》中的记载,是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说荆轲曾经去拜访盖聂,和他论剑,因有所论不合盖聂的心,结果被盖聂怒目瞪走。其后,则再也没有出现有关盖聂的记载了。硬要说他们是什么关系,那只能说他们都是剑道爱好者,但绝对谈不上是朋友,否则也不会产生盖聂赶人的事了吧。参考:《史记。刺客列

  • 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孟母教导儿子的四桩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古今中外,“虎妈”实在很多如果对虎妈的定义是高度重视孩子教育,严格管教孩子,并且在这些方面处于强势主导地位的话。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虎妈可能要数孟母,为让独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把家从墓地旁搬到集市,再搬到肉铺附近,最后搬到文化氛围浓厚的学宫边上,虽然居处湫隘,低洼狭小,

  • 孟母为孟子三迁的故事,有关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

  • 古人怎么离婚的,孟子为啥要和妻子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离婚对于现在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其实在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代仍存在争论。据《孔子家语·本姓解》所记,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人,国王鲁昭公听说后,送来了鲤鱼,以示祝贺。孔子觉得这是家门

  • 孔子后代现今在何处,孔子现在的后代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及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这样一位圣人的后代现今在何处呢?孔子嫡亲后裔是最高级别的世袭官员,一边教书一边做官,还两次让蒋介石帮忙走了“后门”

  • 孔子父亲是谁? 孔子的母亲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母亲颜征在一直到死,都没有给孔子说过,他父亲到底是谁。颜征在死后,孔子才从邻居一车夫口中,得知父亲是曾经做过陬邑大夫的叔梁纥。这让孔子既震惊更兴奋不已,原来自己具有贵族血统!孔子的贵族血统并不假,从叔梁纥上溯,可以追述到殷纣王庶出兄长微子启。周朝建立后,在“兴灭国,继绝世”组

  • 周朝的周公是谁?周公辅成王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周公的资料中文名:周公英文名:ZhouGong别名:周公旦出生地:不详,封地于宝鸡岐山性别:男民族:汉国籍:中国出生年月:公元前1122年去世年月:公元前1116年代表作品:《康诰》,《酒诰》、《梓材》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信仰:礼仪主要成就:儒学奠基人代表作品:言论散见于《尚书》等著作,相传

  • 周公东征影响有哪些,周公东征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周公东征,是约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平定“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诸方国的战争。为了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公在洛水北岸营建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同时封投降周朝的商朝贵族微子

  • 晋祠为什么又称唐叔虞祠?唐叔虞为何失去了在晋祠的主神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晋祠其实现在已经不能把它统称为唐叔虞祠,唐叔虞祠依然还在,在晋祠的北侧,晋祠就是唐姓总祠堂。晋祠是晋水的发源地,晋祠在北魏前就已经开始修建了,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第二个儿子唐叔虞,而修建供奉他的。唐叔虞是唐姓的一位始祖,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因为有晋水,所以把唐国改名为晋国,所以叫晋祠,也可以叫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