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秦争霸战争发生于什么时候?简介其过程及结果

晋秦争霸战争发生于什么时候?简介其过程及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12 更新时间:2024/1/21 11:35:30

春秋中期,晋为独霸中原,阻止秦东进图霸而进行的重要战争。

战争背景

晋献公在奉攻茅津后不久,即"假途灭虢",一举兼并北虢、虞两国。控制了茅津渡口及桃林、崤函,抢先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献公死后,晋国内乱,公子夷吾逃秦。他深知穆公有控制桃林等地之企图,愿献虢略(今河南灵宝)至华山间"河外五城"以换取秦对其争位的支持。在秦协助其返晋为惠公后,他背约不肯将该地拱手送秦。穆公曾谋划杀夷吾另扶重耳为君,因事泄未果。

秦是西周初年嬴姓氏族,迁至西垂(今甘肃天水南),以游牧经济为主的一个分支,后成为周室附庸。周平王元年(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平王封为诸侯,并将已被戎狄占据的岐及其以西的周室土地赐秦。秦正式建国。文公时(前765年-前716年),秦击败据岐之戎,收抚未随平王东迁之"周余民",大力发展农业及畜牧业,国势逐渐壮大。至穆公时,秦已建立一支由战车、步兵、骑兵三兵种组成的军队,兵力达10万,并先后征服荡社、邦戎、冀戎、小虢及彭戏氏等,控制了西垂至华山间整个渭水流域,成为西方大国。秦穆公雄心勃勃,不甘局处关中一隅,急欲争霸中原。桃林、崤函是晋、秦两国向外发展必经的战略要地。秦穆公继位第一年(前659年)即率军进攻茅津之戎(今山西平陆一带),企图控制该地。因该地北有虞国、南有虢国,暂无力长期占据,遂于取胜后撤回。

战争过程

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发兵攻晋,在韩原(今山西河津、万荣间)击败晋军,俘惠公,迫其以太子为质,并割河西八城予秦,乃释其返国,致秦疆域扩展至黄河西岸。晋惠公死时,晋太子圉由秦私逃返国继位为怀公。秦穆公接晋公子重耳来秦,准备助其与怀公争位以控制晋国。重耳投其所好,表示拥护穆公东进中原称霸,如能助其返国为君,当使晋以秦封国之位追随秦后。穆公遂以"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韩非子·十过》)护送重耳回国为君,即晋文公。文公流亡"年,经多识广,才智出众,争霸雄心较穆公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肯真正奉秦为霸主,但又尽力维持晋秦联盟,采取措施使秦不仅不成为晋争霸中原之阻力,且使其成为助力。当周王出现权力危机向秦、晋求援时,晋文公坚决拒绝秦军参与勤王,高举尊王旗帜独自出兵平定了王子带之乱。为此获得了南进中原的另一战略要地--南阳(今河南沁阳以南,温县、孟县地区),并在中原诸侯中提高了威望。为巩固秦晋联盟,晋出兵支持秦攻取楚附庸鄀,使穆公认为晋拥护秦国争霸,而真实意图则在诱导秦南进攻楚,以利于晋在中原与楚争霸。

城濮之战后,穆公感到晋秦联合结果只利于晋,遂在二十二年(前630年)与晋联合攻郑时背晋而与郑盟。文公从战略全局着眼,立即由郑撤军并继续与秦结好,以避免在晋楚争霸战争中陷入两面受敌之不利境地。郑是中原各国中位置适中且农业、商业经济均较发达的国家,为大国争夺之焦点。不论晋、楚或秦,欲称霸中原必先控制郑国。穆公在背晋盟郑时,已预有安排,以协助郑国加强防务为名,留部分兵力于郑都新郑。

二十四年,晋文公、郑文公先后去世。秦乘两国新丧之机,于次年派遣大军潜越晋桃林、崤函,远程奔袭郑都。因途遇郑商人弦高犒师,以为郑已有防备,遂灭晋边邑小国滑(今河南偃师南)撤军。晋先轸等认为秦系晋争霸中原之潜在敌人,双方战争在所难免。为挫败秦东进中原之战略企图,消除隐患,晋军联合姜戎于崤山(今河南陕县东)设伏,全歼秦军(参见崤之战)。晋秦联盟破裂。

崤之战后,秦立即将其在攻鄀之战中所俘楚将斗克释放,与楚结好,共同抗晋。秦晋双方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二十七年,秦派军开始攻晋。晋襄公亲率主力迎战,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北)附近击败秦军后(参见彭衙之战),即率宋、陈、郑联军反击,攻占彭衙及汪(今陕西澄城)。二十八年,秦穆公集中兵力亲自统帅攻晋,渡过黄河,攻占王官(今山西闻喜南)(参见王官之战)及鄙(今山西临猗西南)。晋军为避免决战,坚守城池,拒不出战。秦军遂转由茅津渡河,进至崤山,积土立封(标志),"发丧哭之三日"(《史记·秦本纪》)。

此役,秦军虽获胜,并深入晋腹地,但并未与晋主力决战。秦孤军深入,难以长期立足,只得经桃林返国。秦穆公有鉴于此,为进一步扩大疆域、充实军力,暂将主要战略方向转至西方,尽灭绵诸(今甘肃天水)及犭原(今甘肃陇西东)等西戎各国,"辟地千里"(《新序.善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史记.李斯列传》)。此后,秦再将进攻矛头转回东方,继续对晋作战。但规模均不大,互有胜负。

周顷王四年(前615年),秦康公集中兵力攻晋,曾连续攻占羁马(今山西永济南)及瑕(今河南灵宝西),企图夺取桃林、崤山,控制东进中原的战略走廊,但均被晋军击退,未达目的(参见河曲之战)。晋在战后立即增加驻瑕兵力,并在桃林建筑城塞,以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与防守能力。由于晋更加牢固地控制了桃林与崤山等战略要地,又有号召诸侯的威望及实力.能联合多国军队与秦作战,所以秦军始终被阻于关中,未能将势力伸入中原。

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秦乘晋与赤狄、潞氏作战之机,曾发兵攻至河东之箕、郜(均在今山西蒲县附近),但在晋军反击下,败于辅氏(今陕西大荔东)(参见辅氏之战)。周简王八年(公元前578年),秦再次努力,准备联合狄、楚共同攻晋。晋得知后,先发制人,厉公亲率主力及齐、鲁、宋、卫、郑、曹、邾、滕联军攻秦,深入关中,在麻隧(今陕西泾阳北)击败秦军后撤回(参见麻隧之战)。

周灵王十年(公元前562年),秦乘晋主力在郑,后方空虚之机,以援郑为名,发兵进至河曲,在栎(今山西永济西南黄河东岸)击败晋军。

晋为报栎之役,于灵王十三年(前559年)率鲁、齐、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及郑等国联军攻秦,渡过泾水,大败秦军,推进至棫林(今陕西咸阳北),后因内部矛盾撤军。

此后,双方未再交战。麻隧之战后,秦国数世不振,不再对晋国西部构成威胁。而晋国在取得麻隧之战的胜利后,完成了"秦、狄、齐"三强服晋的部署,中原诸国实为晋之属国。公元前575年,晋厉公在鄢陵之战中战胜楚国,实现了晋景公重建霸业的愿望。

战争评价

晋、秦对地理形势在战争中的作用有所认识,均力图控制桃林、崤山。由此可看出,先占战略要地者可在战略形势上居于优势,为后来《孙子兵法》"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的战略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

更多文章

  • 大明王妃的婚礼有多奢侈?婚后的王妃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将皇子们分封各地为藩王,过着锦衣玉食,富贵莫比的生活。到底在400年前的大明帝国,亲王们的人生大事会操办的多么隆重呢?幸运的是,一本名叫《王国典礼》的遗书,详细的为后人描绘了亲王们大婚前后的壮大场面。金累丝楼台人物顶簪 明益庄王墓夫妇出01婚前准备古人结婚讲究“三书六礼”,六礼包

  • 他是晚清重臣赵尔丰,功勋卓著为何结局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尔丰,清朝,历史解密

    他为收复西藏地域奉献了自己的半生,成功平定西藏叛乱,最终将西藏纳入中国的管辖范围。他是清朝的重臣,作为一介文官却为朝廷征战沙场。他身处朝廷与革命中间,左右为难,在六十六岁的年纪被革命军斩杀在成都。他便是清朝的四川总督,赵尔丰。赵尔丰出身官宦家庭,父亲和兄弟都担当朝廷重要职位。他初入朝廷,还是凭借父亲

  • 曹操自觉善于用兵 为何会中诸葛亮的计谋退兵三十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诸葛亮,曹操,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施一计,曹操就退兵三十里,其实此计并不高明,如果曹操动动脑子,根本不用退兵。曹操自觉善于用兵,为什么不破诸葛亮此计呢?这与曹操的性格有关。当时曹操率大军去夺汉水寨栅,赵云退到汉水之西。曹操来势凶猛,对蜀军不利。诸葛亮说,我不动刀枪,不放一箭,便可让曹操退兵三十里。于是,诸葛亮

  • 朱元璋当年是怎么差点就丢掉性命 他是怎么差点小命不保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投军的时候得到元末红巾军领袖郭子兴的赏识,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当随身亲兵,后来朱元璋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地位从一名亲兵一路升到了郭氏集团内的重要将领,1355年总守和州。朱元璋总守和州之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个客人是谁呢?那就是濠州旧帅孙德崖,此时的孙德崖部队因为军中缺乏粮食,想到和州一带就食,

  • 黑九月事件之后,以色列采取了哪些行动?是怎么报复巴勒斯坦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黑九月事件,约旦,历史解密

    最后,以色列以暴制暴的行动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也被迫走上了政治解决为主的道路。以色列人是黑九月事件的受害者,得到了除阿拉伯世界之外的国际社会的比较普遍的同情。因此,当以色列进行军事报复的初期,国际社会暂时容忍。如1973年4月,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发动了“青春之泉行动”,不仅打死了“法塔赫”组织的

  • 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边大势至菩萨,右边为观世音菩萨组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方三圣,佛教,历史解密

    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左边大势至菩萨,右边为观世音菩萨组成。西方三圣乃是净土宗专修对象。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念佛法门虽分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佛四种。而实在念到业尽情空,无念而念的时候

  • 朱元璋派遣一个使臣出海,他竟然在海外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森屏,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文莱是一个地理位置位于东南亚的国家,北面濒临中国南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接壤,而且被马来西亚分隔成不接壤的东西两部分国土。文莱的国土面积非常小,只有不到6000平方公里,但文莱是一个非常富裕的亚洲国家,石油和天然气是文莱的经济支柱,多年来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为文莱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据保守估计,文莱的富

  • 刘病已将西汉推向巅峰,为什么知名度不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病已,汉朝,历史解密

    西汉,许多人会想到草根逆袭的汉高祖刘邦,为西汉征讨匈奴打下良好基础的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虽远必诛的汉武帝刘彻,仿佛那段时光记录着西汉最辉煌的时刻。其实,汉武帝之后也有盛世,这个盛世才是西汉的巅峰,而西汉能在汉武帝之后,开创新的盛世,得益于一个人,那就是汉宣帝刘病已。刘病已比起一个个知名的前辈,知

  • 秦始皇有几位妃子?为什么没有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9月10日),即嬴政。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军事家。关于秦始皇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帝王的魄力和勇气,能够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

  • 朱棣已经打到了皇城下,他为什么不杀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明朝,朱允炆,历史解密

    朱棣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杀伐果断,可是在攻打到了皇城底下的时候,他没有直接闯进皇宫杀死朱允炆,而是给他留下了充足的逃跑时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朱允炆已经是走投无路了。朱棣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只要是朱允炆有一丝的翻盘机会,朱棣都不会放过他。但实际上,用大势已去都不能用来形容朱允炆的惨状了。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