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羹尧宁愿死,为何也不愿向雍正低头?

年羹尧宁愿死,为何也不愿向雍正低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07 更新时间:2023/12/29 4:20:10

年羹是清朝康雍年间非常有名的将领,年羹尧算是一个武双全的英才。年羹尧在康熙三十九年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随后年羹尧投笔从戎,先是跟随康熙皇帝西征葛尔丹做一个游击开始,因为年羹尧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就安排年羹尧到了四阿哥胤禛门下做事,其实年羹尧并非因真的包衣奴才,年羹尧的家世还是很显赫的。父亲是官至湖广巡抚的朝廷要员,年羹尧在这种环境下 长大,自然也是不甘居人下的庸人。

年羹尧最后被降职做杭州千总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也就表明了自己这辈子的人生规划。年羹尧是这也说的,“大丈夫忧馋畏饥是死,轰轰烈烈也是死”,这句话就说明自己不在乎结局,只要轰轰烈烈就够了。所以年羹尧从刚开始步入行伍的时候就表现的非常勇敢,后来战事结束以后就被安排到了杭州将军麾下做了一个参将。年羹尧自然是非常聪明,自己一直在京外做官,很难有机会得到赏识,所以就想办法把自己送上京城,给自己铺路。

年羹尧为了能够回到京城,因为自己非常了解主子的。所以年羹尧就在扬州渡口等了好几天,最终等到了胤禛跟胤祥的到来,老十三胤祥一眼就看出来了年羹尧的想法,年羹尧刚出茅庐还毕竟羞涩。但是在接下来,在扬州地区确实是非常卖力,截杀信使,带兵助阵,给胤禛解决了很多问题,也是得到了胤禛的认可。所以,胤禛自然也就顺水推舟,把年羹尧推到康熙面前,康熙皇帝也不愧是千古一帝,也明白让年羹尧送信的意思,就把年羹尧留在了京城。

年羹尧到京以后,由于四川巡抚出缺,所以就由年羹尧顶了上去。从此开始,年羹尧就开了自己轰轰烈烈的快意人生。年羹尧在四川,大肆杀伐,很快就平定了四川地区的叛乱。年羹尧随后又去江夏镇执行任务,杀光了江夏镇700多口。最后,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居然还敢攀附老八跟老十四,这个时候就凸显了胤禛的刻薄猜忌手段,愣是让一个陕甘总督年羹尧在自己的门口跪了一整天。年羹尧虽然表面上顺从,但是从此刻起我想年羹尧的反抗之心就应该是埋下了种子。

年羹尧在担任陕甘总督之后,康熙皇帝病逝,雍正皇帝登基。在雍正皇帝的支持下,年羹尧冲破阻碍,成功了登上了节制四省的大将军之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西北,土皇帝。在雍正皇帝的默许下,年羹尧设计富宁安八万八旗精锐全军覆没,年羹尧彻底坐稳了自己的大将军之位,同时雍正皇帝也控制住了军权,让军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人手中。当然,年羹尧也不负众望,在邬思道的点播下,年羹尧成功击溃了罗布藏丹津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同时年羹尧的心也膨胀到了极致。

年羹尧居然跟蒙古王爷们掺和,收了十几个蒙古女孩做小妾,年羹尧随后就送给蒙古王爷一大批战马作为答谢。年羹尧还插手官员任免事务,只要是经过年羹尧点名的职位,就必须执行。在雍正接见自己的部下将军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军令,所有人都不敢执行圣旨,年羹尧居然还得意洋洋。其实在这个时候,年羹尧的下坡路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年羹尧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下坡路是断崖一样。所以,在年羹尧被接连降职到杭州千总的时候,年羹尧就明白自己的结局了。

但是年羹尧是不愿意屈服的,年羹尧觉得自己的主子雍正太刻薄了,不管年羹尧求饶不求饶总是不会得到好的结局,所以就一直硬下去。最终,在自己安排好后事之后,年羹尧就一直硬到底,最后在一个破城门下看守城门,在一个窝棚里去迎接自己命运的结局。年羹尧的一生不得不说是精彩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悲剧的一生。自己掌握了生杀大权,死在自己手下的人数以万计,得罪的人也不计其数,所以年羹尧也觉得,不管自己结局多惨,也都值得了。

标签: 年羹尧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和他的大将们都有致命的缺陷,才最终导致蜀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蜀国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主要集中在蜀国的将领身上,因为他们每个人自身都有极度性格缺陷才不断的一步步葬送了蜀国的前途,这其中刘备也占着主要的原因。刘备的蜀国亡国的原因有很多,地小国穷。整体实力实力太弱,偏居一隅,诸葛亮北伐魏国消耗太大,刘禅同志后期有走上了老刘家的传统--相信黄皓,蜀国的败亡原因有很多。

  • 跳岛战术简介 战术的特点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解密

    跳岛战术(英语:Island hopping),也作蛙跳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为收复日军占领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岛屿时所贯彻的战术,一般认为由麦克阿瑟发明,但实际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以及其参谋长布朗宁亦拥有至少一半的发明权。所谓跳岛战术,即是不采行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後,

  • 大理寺卿是什么官职?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理寺卿,历史解密

    大理寺卿是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掌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置大理寺的最初目的,是因为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为了使刑狱汇总,始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简介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置,命李仕鲁为首任大理寺卿,正五品。置左右少卿,从五品;左右寺丞,正六品。

  • 唐代推行两税法后钱都花到哪些地方了,为什么依旧没有钱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因为国家要强大,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不可能全部从国库提取,所以只能用赋税的形式强制征收,说到税法,就不得不提起唐朝的两税法了,唐朝在推行这个赋税制度之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还影响了王朝的历史走向。公元780年,唐朝正式颁布两税法,这个赋税制度的诞生在中国税收史上是空前的,相当于分水岭的

  • 司马炎一位极度爱美人的皇帝,也开创了太康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康盛世,晋朝,历史解密

    一般看关于古代后宫争斗剧的都应该知道,皇帝一般都会有很多的妃嫔,除了一些个别的皇帝除外。曾经就有一句诗“后宫佳丽三千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皇帝的妃嫔有多多。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贵为天子的皇上,因为拥有权力,所以可以后很多很多的妃嫔,不论年龄,只要皇帝喜欢。但是接下来要讲的西晋开国皇帝晋

  • 盘点历史上那些有奇葩嗜好的皇帝,雍正的嗜好最高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1.《墨子·兼爱》中记载,楚灵王非常喜欢纤细的腰身,不管前朝还是后宫都一视同仁,大臣们一天只敢吃一餐饭,不敢多吃东西,唯恐发胖;他们每天起床时,先做个深呼吸,然后把腰带勒得特别紧,扶着墙站起来。一年以后,所有大臣都“面如土色”。2.齐桓公特别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上行下效,整个齐国都城里的人,不管是大臣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自秦一统天下之后,儒家一直想跻身朝堂,获得话语权。但其主张的分封制不被秦始皇所喜欢。秦始皇多强势的一个人,他会允许将自己的权力分封出去?所以儒家的分封制在秦始皇面前只会吃瘪。秦始皇只是在地域上统一全国,但在思想上六国中还是各过各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六国遗民潜藏在民间了。秦国统一靠的是秦始皇个人强

  • 王孟英: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孟英,号梦隐(一作梦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孟英,清朝,历史解密

    王孟英,1808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曾祖王学权是一位名医,著有《医学随笔》二卷,祖父永嘉、父琪沧也都精通医学,曾对该书作过补充和校注。王孟英14岁时,父重病不起,临终前曾嘱咐他:“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父亲死后,他遵家训钻研医学,但终因家境贫困,厨无宿舂,无法度日

  • 屠夫杀狗救人被送官,揭秘曹学佺审案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学佺,明朝,历史解密

    天启二年(1622),广西右参议曹学佺审理了一起与狗有关的案件。案件的起因是当地一宗室子弟放狗咬人,就在一文弱书生即将命丧恶犬嘴下的紧要关头,路边一卖肉的屠夫手起刀落结果了这条狗。狗主人的家奴们非常气愤,当即将屠夫和书生抓了去官府,便有了曹学佺审案的故事。大明朝藩王成灾,宗室子弟众多,骄横无比。桂林

  • 慈禧夜明珠去了哪里?听说被美国人买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夜明珠,清朝,历史解密

    作为晚清的实际掌权人,慈禧只顾自己生活舒适,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她的一生收集的珠宝数不胜数,什么玉啊,翡翠啊,不胜枚举。当然要数她最为在意的,就是那颗在她死后被其含在嘴里的夜明珠了。据说此珠子放到现在价值将近10亿人民币,不过在之后被孙殿英盗墓的时候拿走了,那么现在这颗夜明珠流落到了哪里呢?在这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