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乐进的武力怎么样,三国乐进是五虎将之一吗?

三国乐进的武力怎么样,三国乐进是五虎将之一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6 更新时间:2024/1/16 10:08:52

三国乐进的武力怎么样

看完《三国志·乐进传》可以发现,陈寿对乐进的记述非常少,而且裴松之没有备注一字一句。再看内容,都是流水账似的,某时某地破敌,没有张辽徐晃的经典战役,也没有像于禁张郃的名气,他凭什么能跻身五子良将之列呢?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个子不高,但是有胆识,跟了曹操之后,只是一个小吏,这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毕竟你没有功劳,也没有人马,也不便封你什么职位。

后来乐进招募了一千人左右的队伍,曹操就让他做了军假司马,陷阵校尉。所谓军假司马,假,是副职的意思,军司马,汉朝军制,每五人有一个伍长;两伍为什,五什为队,两队为一屯,两个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有一个军侯;两个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也就是让乐进统领几百人,做什么?陷阵校尉。说白了,就是冲锋陷阵的,每次打仗,你带着几百人冲在最前面,上城池,斩敌兵,为全军开路。

所以你看乐进传记,乐进一开始的工作就是这个。

从击吕布於濮阳,张超於雍丘,桥昽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

从围鄴,鄴定,从击袁谭於南皮,先登,入谭东门。

当然有功了,就不可能一直做陷阵校尉了,但乐进打起仗来还是那么不要命,本身武力也很高,所以立了很多功劳。

从征张绣於安众,围吕布於下邳,破别将,击眭固於射犬,攻刘备於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

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

从击谭、尚於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

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

谭败,别攻雍奴,破之。

别征高幹,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幹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

太祖征管承,军淳于,遣进与李典击之。承破走,逃入海岛,海滨平,荆州未服,遣屯阳翟。后

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

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三国志乐进传》)

乐进不仅能陷阵先登,打起仗来不要命那么简单,关键是猛,打那么多仗,似乎没有打败的,所以连刘备都忌惮乐进。

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三国志先传》)

虽然刘备是想以此为由向刘璋多要点兵马,但刘璋不是傻瓜,而且对阵的是关羽,可见乐进之勇猛的确不是吹嘘。

所以到建安十一年,曹操开始把乐进和张辽、于禁放在一个档次了。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三国志乐进传》)

这段话看起来是总结性的说张辽、于禁、乐进三人,但其实不然。“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是说张辽,因为张辽打仗猛,有谋略;“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这几句是说于禁,因为于禁执法严,亲士卒,而且为人儒雅,常读书;“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这几句就是说乐进了,这是曹操对乐进的赞赏。

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乐进本来互不和睦,但也能精诚合作,大破孙权。

征吕布、击袁谭、战袁绍,攻张绣、敌关羽,从一个敢死队的队长,到最后的“从征孙权,假节”,乐进算是逆袭了,而且乐进最后得以从祀于曹操庙庭,足以说明乐进之忠勇。

等到陈寿作史书时,因为前有曹操把张辽、于禁、乐进同列,陈寿就把五子良将合而为一,并评价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从此五子良将名扬后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乐进的征战历程,乐进的战绩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能与关羽匹敌乐进是曹魏阵营中一员身经百战的将领,功勋卓著的他被列为“五子良将”的第二位。有趣的是,这位名将的本传笔墨并不多,仅有数百字,通篇也没有收录对话。王歆有云:“乐进魏之名将,志列于张辽后,其勇悍猛迅,当亦其侪也。惜史书不详,便松之不得益一字。遍观其传,如日

  • 清朝宗人府有什么权利,宗人府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宗人府是什么部门宗人府: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管理皇家事务的)最高长官称宗人府令(正一品),由宗室王公大臣兼领,属官有宗人府丞(正三品)、宗人府理事(正五品)、宗人府副理事(从五品)、宗人府经历(正六品)等。专管皇室内部的事,即称“宗人”那就是管着所有的皇亲国戚,就如同

  • 徐晃结局怎么死的,徐晃一生战绩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怎么死的?黄承彦的死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怎么死的?黄承彦,汉末三国时期襄阳名士,诸葛亮岳父,黄月英之父。南郡大士蔡讽的女婿,与襄阳名士上层社会圈子:庞统(凤雏)、庞德公、司马徽、徐庶等人交好。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而黄承彦能够与这些睿智的人物交好可见其才智不输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今天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这一神秘人物是怎

  • 黄承彦为什么要放走陆逊,黄承彦为何救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破关羽、谋荆州、火烧连营七百里,吴将陆逊可以说是让蜀国元气大伤的元凶之一。孔明在鱼腹浦布下八阵图,原本可以致陆逊于死地,然而在危急时刻被一老者所救。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那么诸葛亮的岳父为什么要救蜀汉的大敌呢?八阵图是昔年诸葛孔明入川时所留,阵成后镇内常有云雾涌出,变幻莫测。马良

  • 徐晃有过什么战绩? 徐晃的战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 孙和结局怎么死的,东吴太子孙和的悲惨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孙和(224年-253年),字子孝,三国时期吴国第一位皇帝孙权的第三子。王夫人与孙和的一位姊妹全公主不和。不久,孙和因在入庙祭祀时拜访妻子的叔父,而被全公主陷害他无礼,又诬陷王夫人对当时病倒的孙权幸灾乐祸。孙权最后把孙和废掉,并把他放逐到长沙,改立孙亮为太子。很多为孙和抱不平的大臣(包括丞相陆逊)都

  • 大乔是怎么死的?大乔和孙策有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大乔二乔是很有名的,她们天生貌美,二人均嫁给东汉末年两个有勇有谋的将士,那历史上大乔是怎么死的呢?大乔一生是怎么度过的。东汉末年,东吴世家乔公,即后世所称之“乔国老”,家业丰实,与孙坚家为世交,往来频仍,相互支持结亲。乔玄生有两位出水芙蓉般美丽的女儿,皆有沉鱼落雁之容,

  • 孙权长子孙登简介,三国孙登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孙吴时吴大帝孙权长子。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太子。临终时上疏举荐贤才,希望孙权任用他们而

  • 水镜先生是怎么死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水镜先生怎么死的?水镜先生墓在哪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