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方腊是被谁擒的,真实历史上没有宋江征讨方腊

方腊是被谁擒的,真实历史上没有宋江征讨方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64 更新时间:2023/12/14 11:15:31

真实历史上没有宋江征讨方腊这回事

但凡看过《水浒传》影视作品的朋友们,大家都知道,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梁山泊首领宋江领导下的108将,后来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伤亡惨重,宋江悲痛不已,誓死要生擒方腊。这是《水浒传》中最为经典的故事之一,同时也是民间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

一部《水浒传》让梁山泊英雄流芳千古,也使人们知道北宋历史上曾发生过方腊起义。事实上,宋江起义的规模远不如方腊起义大,历史上的宋江和方腊也没有交过手。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提到,“宋江于奉诏方腊的次日……号令诸军,准备出师。”对于方腊起义,《水浒传》的描述与史书记载有所不同。

《水浒传》中是这样描述的:“却说这江南方腊造反已久,积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此人原是歙州覆船山中樵夫,因去溪边净手,水中照见自己头戴天平冠,身穿衮龙袍,以此向人说自家有天子福分。因朱勔在吴中征取花石纲,百姓大怨,人人思乱,方腊乘机造反,就清溪县六甲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境内,起造宝殿、内苑、宫阙,依据陈硕真留下的《奇门遁甲》建立九宫八卦阵等多种秘密阵法,睦州、歙州亦各有行宫,仍设文武职台,省院官僚,内相外将,一应大臣。睦州即今时建德,宋改为严州,歙州即今时婺源,宋改为徽州。这方腊直从这里占到润州,今镇江是也。共该八州五十二县……方腊自为国,独霸一方,非同小可。”

史书记载的宋江起义,与《水浒传》中描述的完全不同,《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行。《宋史》记载,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宋徽宗任命张叔夜为海州知州,讨捕宋江。“江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江径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卤获。叔夜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宋江并非被朝廷招安投降,而是战败而降,而且张叔夜仅用千人就打败了宋江,凭宋江这点实力,朝廷不可能派他去征讨方腊的百万大军。

另外,宋江投降是在宣和三年二月,此时方腊节节败退,杭州失守,三月歙州、睦州、忂州等地也相继失守,四月方腊被俘。已占据主动的宋军根本不需要宋江帮忙。

但史料中也记载了当时有人提议招安宋江,让他征讨方腊。这个人就是亳州知州侯蒙。当松江“横行河朔”时,侯蒙上书宋徽宗,他说:“江才必过人,不若赦之,使讨方腊以自赎”。宋徽宗没有接纳他的意见,但表扬了侯蒙,说他“居外不忘君”,称赞他是忠臣,并任命侯蒙为“知东平府”,侯蒙此时已68岁,“未赴而卒”。

由此可见,宋江奉诏征讨方腊只是小说家的虚构,并非历史事实。

但凡看过《水浒传》影视作品的朋友们,大家都知道,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梁山泊首领宋江领导下的108将,后来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伤亡惨重,宋江悲痛不已,誓死要生擒方腊。这是《水浒传》中最为经典的故事之一,同时也是民间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

一部《水浒传》让梁山泊英雄流芳千古,也使人们知道北宋历史上曾发生过方腊起义。事实上,宋江起义的规模远不如方腊起义大,历史上的宋江和方腊也没有交过手。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提到,“宋江于奉诏方腊的次日……号令诸军,准备出师。”对于方腊起义,《水浒传》的描述与史书记载有所不同。

《水浒传》中是这样描述的:“却说这江南方腊造反已久,积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此人原是歙州覆船山中樵夫,因去溪边净手,水中照见自己头戴天平冠,身穿衮龙袍,以此向人说自家有天子福分。因朱勔在吴中征取花石纲,百姓大怨,人人思乱,方腊乘机造反,就清溪县六甲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境内,起造宝殿、内苑、宫阙,依据陈硕真留下的《奇门遁甲》建立九宫八卦阵等多种秘密阵法,睦州、歙州亦各有行宫,仍设文武职台,省院官僚,内相外将,一应大臣。睦州即今时建德,宋改为严州,歙州即今时婺源,宋改为徽州。这方腊直从这里占到润州,今镇江是也。共该八州五十二县……方腊自为国王,独霸一方,非同小可。”

史书记载的宋江起义,与《水浒传》中描述的完全不同,《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行。《宋史》记载,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宋徽宗任命张叔夜为海州知州,讨捕宋江。“江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江径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卤获。叔夜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有几个儿子,清朝的哪位皇帝是慈禧太后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的哪位皇帝是慈禧太后的儿子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后抬入镶黄旗)。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即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慈安两宫并尊,称圣

  • 吕蒙究竟是怎么死的,吕蒙之死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吕蒙之死《三国演义》里名将的死法各有不同,除自然原因死亡(老死、病死)外,中箭致死是最多的,如太史慈、甘宁、庞统、黄忠、徐晃、张郃等。其次,有各种死亡,忧死如诸葛亮、陆逊;气死如周瑜、王朗;战死如夏侯渊、典韦;被斩如吕布、关羽;被刺杀如孙策、张飞;自杀如荀彧、姜维。但有一个人的死却非常蹊跷,他就是东

  • 羊献容的资料生平,皇后羊献容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中文名:羊献容国籍:西晋→前赵民族:汉族逝世日期:公元322年职业:皇后相关事件:五废六立籍贯:泰山南城(今山东新泰)谥号:献文皇后起初,贾皇后被废死,孙秀决定给晋惠帝立一位新皇后。羊献容的外祖父孙旗是孙秀同族,他的儿子也多与孙秀结交,于是在永康元年(300年)立羊献容为皇后。但是将要入宫

  • 陶渊明怎么死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陶渊明怎么死的?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是个代表主要有《饮酒》《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关于他的故事,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不为五斗米这药。那么,性格如此清高的陶渊明,究竟是怎么死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毅然辞官,回到了家乡,跟夫人翟氏一起过着自耕自足的小农生活。最开始的时

  • 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画蛇添足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以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画蛇添足这句成语,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办糟了。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反而坏事。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人心不足蛇吞象:或为巴蛇吞象。传说古时四川有一条蛇,头大口大,以至于吞下了一头象,三年之后名胜的骨头才吐出来。比喻人心不足,贪午无厌,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下句:元

  • 历史上书圣是谁,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 抗日战争的英雄人物故事,整理了7个抗日英雄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电视荧屏上,每天都播放着各种抗日战争剧,那抗战期间,都有哪些抗日英雄呢?抗日英雄背后都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整理了7个抗日英雄的故事:1、抗日英雄杨靖宇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

  • 多尔衮为什么不当皇帝,多尔衮是如何败给皇太极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多尔衮简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他的母亲阿巴亥十分得宠,因此他曾经很有可能当上皇帝,不过最终还是败给皇太极。多尔衮简介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

  • 涿鹿之战简介,涿鹿之战是怎样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历史君主为了争夺江山社稷必须通过战役,这样的“传统”从古至今,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黄帝和蚩尤为了争夺适于放牧和耕种的土地也进行了多次战斗,其中的涿鹿之战是一场非常有名的战役,它的发生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呢?涿鹿之战涿鹿之战发生的时间据说至今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