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娘半老是什么意思,徐娘半老这一成语是怎么来的?

徐娘半老是什么意思,徐娘半老这一成语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17 更新时间:2024/1/16 4:36:00

徐娘半老是形容中年妇女风韵犹存,出自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的故事。

徐昭佩出自于东海徐氏,乃南齐太尉、枝江文忠公徐孝嗣孙女,侍中、信武将军徐绲之女。徐家本就是当时门阀,其祖父徐孝嗣在刘宋时便娶了宋孝武帝的女儿康乐公主,后又于宋明帝时追随萧道成,因而在南齐建立后受到重用,先后任五兵尚书、吏部尚书。

齐武帝萧赜驾崩之后,徐孝嗣又在萧鸾萧昭业事件中讨得萧鸾欢心,因而在萧鸾称帝后被拜为枝江县公,后升任尚书令,位居宰执。彼时,徐家不仅在朝中地位极高,而且与皇室多有联姻,例如徐孝嗣的长子徐演官至太子中庶子,娶齐武帝之女武康公主,三子徐况则娶了齐明帝萧鸾之女山阴公主,因而徐家的地位一时风头无两。

南北朝时期,门阀本就对朝廷政治势力影响极大,而在南朝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而皇室与门阀联姻现象极为普遍。南齐末年,萧衍逐渐掌握朝中大权,为了自身地位的稳固,便也与门阀贵族进行联姻,例如长子萧统娶了济阳蔡氏之女,三子萧纲娶了南齐太尉王俭孙女王灵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萧衍第七子的萧绎,迎娶了徐昭佩。

要知道,在徐昭佩与萧绎于天监十六年(517年)十二月成婚时,萧绎还不到九岁,可见两人的结合,完全就是父祖辈操纵下的一场政治联姻。原因便在于萧衍当时篡位立国仅仅十余年,且与北方时常爆发战争,需要内部稳定,而徐家则由于徐孝嗣已死,也急需通过联姻重新振兴。而或许正是凭借这次联姻,徐昭佩的父亲最终官至侍中高位。

正是由于这场婚姻本就是一场政治联姻,导致萧绎与徐昭佩之间根本没有感情基础。萧绎幼年时因病导致一只眼睛失明,这令徐昭佩极为不喜,而萧绎则对相貌平平的徐昭佩也是无感,两三年才去其房中一次,结果便造成了夫妻不睦的局面。《南史·后妃传》有载,“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不过,虽然两人感情不深,但出于各自的政治目的,却也只能被迫维持这种表面上的夫妻关系,而这则为之后徐昭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徐昭佩因不受宠而与人私通,奸夫暨季江称其“徐娘半老”

萧绎虽然身有残缺,但却素有野心,虽说彼时已经获封湘东王,但却始终游离于权力之外。而萧绎想要进入权力中心,就必须讨得老爹的欣赏和喜欢,因此他只能积极提升自己才学,以求博得父亲的青睐,而也正是因此,他非但不敢暴露出对妻子的不喜,甚至在徐昭佩屡次给自己戴绿帽子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休妻。

正是由于这种微妙的政治平衡,夫妻二人虽然感情不睦,但也先后生下了儿子萧方等和女儿萧含贞。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徐昭佩也发现了萧绎的忌惮,于是开始放飞自我,不但以“半妆”讥讽萧绎失了一目,而且不顾形象的嗜酒,甚至在喝醉之后常常吐在萧绎身上。结果导致本就不睦的夫妻关系,变得更加疏远。

由于此前生活在京城,两人迫于父辈压力还能维持表面夫妻,可当萧绎于中大同二年(547年)受命出镇荆州之后,远离了父亲的视线,两人的关系便迅速破裂了。

也正是在荆州期间,徐昭佩开始屡屡给萧绎戴绿帽,先是与荆州后堂瑶光寺的和尚智远私通,后在听说有个叫贺徽的人长的很帅后,便将其邀到普贤尼寺共度春宵。之后见萧绎身边的暨季江有姿容,又与其勾搭成奸。而所谓的“徐娘半老”,正是暨季江对其的评价。《南史·后妃传》对此有载:季江每叹曰:"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当梁武帝萧衍死于“侯景之乱”后,没有后顾之忧的萧绎处死徐昭佩

对于徐昭佩给自己戴绿帽子,萧绎并非不知情,但为了自己的未来,他却也忍了。而徐昭佩却是越来越放肆,在自己风流的同时,却又极度善妒,只要萧绎身边其他的女子有了怀孕迹象,她便动刀杀人。

太清二年(548年),南梁“侯景之乱”爆发,迅速席卷南梁各地。太清三年(549年),梁武帝萧衍被围于台城,后被活活饿死。同年,萧绎与徐昭佩的儿子萧方等在讨伐河东王萧誉的战争中战败身死。

要知道,萧绎之所以能够容忍徐昭佩的胡作非为,一方面是为了维持自己在父亲萧衍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需要徐甲对自己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两人的儿子萧方等。

而当萧衍死于“侯景之乱”,朝廷的权力结构彻底被大乱,再加上萧方等战死,而此时的萧绎则坐镇重镇荆州,手握一方军政大权,当萧绎不再需要看其他人脸色时,徐昭佩的末日便也就到了。当时恰逢萧绎的宠妾王氏生子后去世,萧绎便借口是徐昭佩因妒暗下毒手,迫使徐昭佩自尽,徐昭佩无奈之下只得投井而死。

徐昭佩死后,萧绎还不解恨,又命人将其尸体捞出,送还给了徐家,明确表示休妻,并以百姓之礼将其安葬在江陵的瓦官寺,而且不让儿子们为她穿丧服。此外,萧绎甚至亲自写了一首《荡妇秋思赋》描述徐昭佩的淫秽行为,可见对其恨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蔡京是个怎样的人,一代权臣蔡京为何会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蔡京先后四次任北宋宰相,任期达17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被贬后最终饿死在潭州崇教寺。蔡京初入仕途就展示出无复廉耻的为官德操。蔡京和弟弟蔡卞同年登科,他是王安石的得意门生,蔡卞是王安石女婿,这时他坚决拥护新法,再加上政治斗争水平高超,让宰相曾布十分看重。而这样一位王安石新法的骨干人士,却在司马光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在嘴里含7粒米,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在嘴里含7粒米,诸葛亮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宦官乱政,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许多人揭竿而起,天下大乱。在此乱世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好汉,想要一夺天下,其中便包括了刘备。其实,倘若要说实力的话,刘备必定不是最厉害的,但是他有耐心,又喜欢结交朋友,因此吸引了许多有才

  • 刘禅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刘禅在位时间长达40年立,后世人都会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蜀汉灭亡后更是有乐不思蜀一说。那么刘禅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刘禅的父亲刘备虽然是皇室之胄,但出生时地位跟平民没多大区别,还得亲自编草鞋卖钱求生存。但他不甘永远平凡,奋斗多年,终于在60岁时称帝,建立蜀汉。称帝时间太晚加上晚年的种种变故,刘备仅

  • 瑞士银行为什么是最安全的银行,瑞士银行是个怎样的银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瑞士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存款人向银行支付一定数额保管费而不支付利息的国家。同时,瑞士也是一个没有政治倾向的中立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只有瑞士能够置身战争之外。从表面上看,是瑞士的中立立场使其免于战争。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参战国的统治集团人物巨额的私人财产都存放在瑞士银行之中。有趣的是,国际红十字会的标志是

  • 薛万彻为什么要参与谋反?薛万彻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薛万彻,隋末唐初名将、外戚,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第四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薛万彻是将门之后,在隋末农民起义中,他跟着自己的哥哥投靠了李渊,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在派系上看,他属于李建成幕府的人,在玄武门之变中他曾率东宫兵马力战,不过由于李建成被杀,他只好逃走。不过李世民是爱惜人才的,为此屡次遣

  • 长孙无忌有哪些功劳,长孙无忌为什么最后被逼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长孙无忌,唐朝初期宰相、外戚,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同母兄,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外戚,竟然最后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这是为什么呢?长孙无忌幼年丧父,日子并不好过,还曾被自己的异母哥哥给赶走了,要不是他的舅舅,能否活到成年还未可知。他的舅舅是高士廉,这位可不是一般人,虽然当时

  • 张邦昌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张邦昌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张邦昌,北宋末年宋徽宗、宋钦宗朝担任宰相,靖康之难后,受到金国强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政权。靖康之耻后,北宋灭亡了。北宋皇室也被一勺烩了,只留下了一个漏网之鱼赵构。开封打下来了,金国人有点蒙,当时金国人真没有做好入主中原的准备,谁知道宋朝人这么不经打啊,稀里糊涂就拿下开封

  • 文景之治是哪个皇帝,汉景帝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刘启,即汉景帝,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嫡长子,他与父亲汉文帝一起缔造了“文景之治”。在文景之治这段时间里西汉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而文景之治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在汉景帝在位期间,老百姓所受压迫显著减轻,人民富足,社会安定。那么汉景帝

  • 三国马超有多厉害,蜀国的马超有哪些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文人武将,他们为主赴死也在所不惜,忠肝赤胆,一片丹心。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今天我们说的就是蜀国的马超。马超有多厉害想必不用多说,他不仅擅长打仗,更是会单挑,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单挑王。马超与三国著名武将吕布、赵云都能大战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王方、李蒙、于禁马超曾力战九大

  • 韩信如何造反能成功吗,韩信如果起兵反刘邦胜算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曾经有人劝韩信背主自立,韩信不为所动,最后落得被杀的下场。那么韩信如果起兵反刘邦胜算有多大呢。笔者觉得根本就没有胜算。首先,韩信能不能指挥动自己的士兵反叛。韩信军事指挥能力在当时是无人能及的,但问题是他有没有带得了这些兵和自己一起干。打个比方说,刘邦是老板,韩信是刘邦雇的经理,韩信鼓动下面的人反对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