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对官员有着什么样的禁令?迎娶两种女人将被严惩

大清对官员有着什么样的禁令?迎娶两种女人将被严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53 更新时间:2024/2/19 16:11:56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大清律例》充满着许多匪夷所思的奇葩禁令。其中,就明规定,官员不能与两种女人结婚,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哪两种女人呢?

一是辖区范围内的民女。

《大清律例·户律·婚姻》规定:“凡府、州、县亲民官,任内娶部民妇女为妻、妾者,杖八十。若监临官,娶为事人妻妾及女为妻、妾者,杖一百。女家并同罪,妻妾仍两离之,女给亲,彩礼入官。”

意思是说,各府、各州、各县的地方官员,不得迎娶任职所在地的民女,否则,朝廷要责打80大板。莅临监管的官员,不得迎娶监管地区的民女,否则,朝廷要责打100大板。不单单是官员要受到严惩,女方也一同受罚。受罚后,还要“棒打鸳鸯”,让两人离异。如果官员给了彩礼之类,全部没收充公。

晚清时期,在大兴县民妇石氏的撮合下,广东武举朝泰的妻子徐谢氏谎称自己的丈夫死了,卖与顺天府粮马通判孙怀汾为妾。事情暴露后,孙怀汾本是不明真相者,但仍然被吏部以违反《大清律例》为由,降级留用。

清朝为什么会作出禁止地方官员在任职地找妻妾的规定呢?是因为明朝有这样的规定。《大明律例》中的规定:“凡府州县亲民官,任内娶部民妇女为妻妾者,杖八十。”与《大清律例》一字不差。明朝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呢?是因为朱元璋的缘故。

朱元璋是穷苦农民出身,他创建明朝后,对官员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他认为,地方官员与辖区民女联姻后,会不可避免地形成利益裙带关系,产生家族式的贪污腐败行为。为了杜绝这种行为,一方面禁止官员在家乡担任地方官,另一方面禁止官员在任职地区成家,甚至还不许官员们在任职地购买田地房产。

《大明律例》里规定得清清楚楚:“凡有司官吏,不得于现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

当然,这样的规定从客观上来说,也是对民女的保护,防止官员见到漂亮的民女就利用手中的职权强抢过来。

二是乐人。

《大清律例·户律·婚姻》中规定:“凡官吏娶乐人为妻妾者,杖六十,并离异。若官员子孙娶者,罪亦如之;注册侯荫袭之日,降一等叙用。”

所谓“乐人”,指的是乐籍娼家。清朝时期,乐籍娼家与奴婢、皂隶、倡优、丐户、堕民、疍民等一起,被列为贱民阶层。他们社会地位卑贱,不得报捐,更不得参加科举,而且世代相传,不得改变。

按照《大清律例》的规定,官员迎娶乐籍娼家为妻妾,要责打60大板,且判离异。就连官员的子孙迎娶乐籍娼家为妻妾,也要受到同等处罚。官员的子孙犯了这样的错误后,因父辈的而荫袭官位,也要降一等叙用。

这样的处罚规定,堪称严厉。但是,照样有人“以身试法”。清朝宗室德英额垂涎沿街卖唱歌女来姐的美貌,将她买来作为小妾。德英额并非文武官员,但却“比照官吏娶乐人妓者为妾律,杖六十,实行责打,不准折罚”。60大板打下来,德英额不死也得脱层皮吧。

这条规定,比不准地方官员迎娶辖区民女好理解一些。毕竟,古往今来,人们对官员的道德水准有更高的要求。假如官员都贪图美色,迎娶以弹唱取乐他人的乐籍娼家,必然会在民间形成沉溺女色、不知廉耻的官员形象,不利于严肃的统治管理。

标签: 官员禁令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时,崇祯到底有多少家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崇祯继位当了皇帝,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了魏忠贤。一时间举国欢庆,但是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朝廷没钱了。以前魏忠贤在的时候,虽然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但好歹还能弄点钱,维持国家正常的周转。魏忠贤倒了之后,朝廷穷啊。崇祯皇帝以身作则,推行勤俭节约,好好的一个皇帝将自己的日子过的紧巴巴。

  • 战后流落中国的日本孤儿有多少?多数为日本开拓者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日本孤儿,二战,历史解密

    所谓日本遗孤,是指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侵略者撤退和遣返期间,遗弃在中国并被中国人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儿。遗孤中既有军政人员的子女,又有工商界的后裔,但最多的是日本开拓团的后代,总人数在4000人以上,分布于中国的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90%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如此众多的战争孤儿遗

  • 司马懿千算万算,却算掉了一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有众多出色的谋士。诸如郭嘉,诸葛亮,许攸,徐庶等人。然而,真正笑到最后的却只有“司马懿”一人而已。司马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华,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最后更是辅佐曹丕上位,成为了真正的辅政大臣。后来兜兜转转,天下最终落得到了他们司马一家的头上。而司马懿与诸葛亮一样,也不是神人。也有算不到的时候,就

  • 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秀才,科举,清朝,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是古代成千上万读书人当官的唯一出路——如果你是清朝时期的八旗贵族,当我没说——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科举制度有三大关:童子试、乡试、会试。通过了童子试,就考取了秀才功名。通过了乡试,就考取了举人功名。通过了会试,就考取了进士功名——其实,贡士还需要参加殿试获得进士功名。不过,由于殿

  • 传奇人生:两朝皇后羊献蓉究竟有何魄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羊献容,晋朝,历史解密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关于将门英豪的故事有很多,记载君王伟绩的典籍也不在少数,但相比之下,对后宫女子的描述则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不过即便是少量的笔墨,仍然不能遮掩她们在历史上留下的风采,尤其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后,例如吕雉,阴丽华,窦漪房等人,随便提起一个,都可以作为民间津津乐道的话本来源。不过话说回来,

  • 殖产兴业简介 明治政府具体措施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日本,殖产兴业,历史解密

    殖产兴业(日本语:しょくさんこうぎょう)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日本语:めいじいしん)时期提出的三大政策之一。明治政府实行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具体措施明治政府

  • 揭秘:张良才是暗杀秦始皇的主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和众多帝王一样,秦始皇的一生中遭遇过许多次暗杀,历史上最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人尽皆知不多赘述,张良也曾经策划过暗杀秦始皇,未成功。之后他帮助刘邦完成反秦建汉的大业,成为汉朝开国元勋,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大多数人熟知张良源于小时候听过的他为黄石公捡鞋的励志故事,那是发生在暗杀秦始皇之后的事情。张良

  • 明朝这个人只做了20天的状元,便被车裂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在人们眼中,古代的状元郎们都是非常了不得的人物。在古代落后的教育条件下,能成为状元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而且,当时的科举是将全国的所有文人同等看待的,并没有类似于现在的偏远地区加分之说。据研究人员统计,明朝的二百多年里,状元仅有八十九位。可以说,在明朝想成为状元,其难度比考上清华北大要难得多。而高中状

  • 汉武帝一世英名,为何他的儿子如此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胥,汉朝,历史解密

    说起汉武帝的名头,那可是非常的响亮,汉武帝虽然在晚年也搞出了一些幺蛾子,但并不妨碍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也是享有盛名的,自十六岁登基为帝,便勇击匈奴,巩固皇权,创立了西汉的盛世局面。虽说汉武帝件件功勋,聪明睿智,但他的儿子们却状况百出,要论最搞笑奇葩的,那一定是他的第四个儿子,广陵王刘胥。皇帝的儿子在大多

  • 郑襄公赤膊上阵是为了投降,这种耻辱仅次于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襄公,春秋,历史解密

    说起赤膊上阵,很多人会想起《三国演义》里的许褚,许褚光着膀子大战马超的桥段广为流传,为人津津乐道。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赤膊上阵之人,生在比三国更为久远的春秋,他是郑国的国君郑襄公。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襄公在位期间,受地理位置因素影响,受历史遗留原因影响,郑国被夹在晋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国之间,夹背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