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汤是个怎样的帝王?商武王伐纣,对奴隶的统治非常残暴

商汤是个怎样的帝王?商武王伐纣,对奴隶的统治非常残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3/12/9 12:25:54

商汤,即商武王,又作商汤、武汤,姓子,名履。因甲骨卜辞作唐、成、大乙,又称高祖乙。继其父癸而为商族领袖,夏之方伯。后联合诸侯推翻夏朝,被诸侯推为天子,建立商朝。13年后病卒。

即位时,夏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王畿以内的民众怨声载道,那些原来与夏氏结盟的部落也纷纷叛离。面对这样的情形,夏桀不但不修明政治,施恩于民,相反,却赋敛无度,竭尽民力物力,修筑宫室台榭,劳民伤财。

夏桀的残暴统治,也使王畿以内的民众更加离心离德。百姓指着太阳咒骂说:“时日曷丧?予汝偕亡。”

夏王朝有一个大夫叫关龙逄,他见终古劝谏桀无效,就手捧“皇图”来到倾宫求见桀。“皇图”也是古代王朝绘制有帝王祖先们功绩的图,给后代帝王们看,以便效法祖先们治理国家。

关龙逄对夏桀说:“古时君王爱民节用,因此立国长久。大王挥霍无度,乱杀无辜,这可是亡国的征兆啊!”夏桀听了暴跳如雷,立刻烧了皇图,杀了关龙逄。

这时,夏朝的商部落逐渐强大起来。

商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属东夷的一支。据《史记》记载,约在公元前21世纪,帝喾次妃简狄,洗浴时见到玄鸟堕下的蛋,吞食后怀孕,生子名契。这一传说反映简狄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属群婚状态,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简狄应该是商的始祖母。至契时,已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开始注重男性世系,所以奉契为商的始祖。

契与禹生在同一时代,曾助禹治水,被舜封于商,其活动区域大概在现在的河南、河北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商族自契至汤传14代,迁居8次,延续700年左右,相当于与夏并存的一个小国。

契的孙子相土发明了马车,把商民族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了海滨,加强了和海滨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契的第七代继承人王亥发明了牛车,开始了畜牧业,和各部落之间有了商贸往来,并以贝作为货币,活动范围已经达到黄河北岸。

王亥在一次与有易部落的首领的宴饮中发生冲突,被有易部落酋长绵臣当场杀死。王亥之子上甲微即位后,决心为父报仇,便联合方国大败有易部落,杀死绵臣。

上甲微的这次胜利,是商族发展史上一次不小的转折。商族从此开始过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其后世追祀先王时,都是由上甲微开始,商王用天干纪名,也从他而始,可见后世对他的崇敬。上甲微后又传7世,至汤。

到汤接任商部落首领时,不论从土地控制面积、经济、军事实力,还是从政治制度,都达到了与夏桀匹敌的程度。但要推翻夏桀的统治,还是力量不足。

这时,仲虺和伊尹来到了商汤的身边,使商汤如虎添翼,商部落迅速强大起来。

相传仲虺的祖先叫奚仲,是夏禹时候的车正,就是管理制造车子的长官。自奚仲以后,子孙都在夏王朝作官,为夏监制车子。到了仲虺时,他看见夏桀暴虐,人民怨恨,诸侯叛离,就从薛带了族人来到了商。

汤见到仲虺以后非常高兴,向仲虺请教了治国之道。仲虺根据当时天下的形势,分析了夏桀如此下去,必然会自取灭亡,人心所向是商。他鼓动商汤蓄集力量,先伐与商为敌的诸侯,翦除夏桀的势力,然后灭夏建商。汤很受发,于是任命他为左相,参预国政。

被封为右相的伊尹相传是出生在伊水边(有说在今河南伊川),长大后流落到有莘氏(在河南开封县陈留镇)。有莘氏姓姒,是夏禹后裔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伊尹到有莘氏以后,在郊外耕种田地以自食。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想接近有莘国王获得重用,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于是,他自愿沦为奴隶,来到了有莘国君身边当了一名厨子。不久有莘国君发现他很有才干,就升他为管理膳食的小头目。

商与有莘氏经常往来,伊尹见汤是一个有德行、有作为的人,就想去投奔商。这时,商汤要娶有莘氏的姑娘为妃。伊尹看见机会来到,就向有莘国君请求,愿作陪嫁跟随至商。有莘国君于是派伊尹为“媵臣”跟随有莘女嫁到商。

伊尹跟随有莘氏女来到商汤身边以后,仍然给汤作厨子,他利用每天侍俸汤进食的机会,分析天下的形势,数说夏桀的暴政,劝汤蓄积力量灭夏桀。汤发现伊尹的想法正合自己的主张,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就破格免去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为右相。

仲虺和伊尹两人给商汤出主意,要他先治理好内部,鼓励人民安心农耕、畜牧,打好经济基础,同时树立仁德的形象,以团结、吸纳各诸侯国到自己的一方来。

商汤的势力越来越大,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出兵伐夏,仲虺也同意,但伊尹力谏不可,他认为,出兵好比箭在弦上,非百发百中不可轻易拉动,否则,将会惹出大麻烦。他准备亲自去夏国住一段时间,观察夏的动静,然后再做决定。汤就准备了方物(土特产)、贡品,派伊尹为使臣去夏王都朝贡。

伊尹在夏王都一住三年,而夏桀整天只知饮酒作乐,把朝政弃之不理。伊尹将夏桀及王朝的情况观察清楚之后,回到了商,但他还是不同意立即出兵。说:“夏自禹建国以来,已经历400多年,夏王是天下尊崇的共主,虽桀暴虐无道,民有怨恨,但在诸侯中仍有威信,故不能很快伐桀,只有等待时机再行动。”商汤接受了伊尹的建议,继续做伐夏的准备。

这时,在夏王朝的众多诸侯国中,虽然叛离者很多,三心二意的也不少,但依然有一大批忠诚追随者,其中尤以东部的三国最具代表。

一个是豕韦(今河南滑县东),一个是顾(今山东鄄城东北),一个是昆吾(今河南濮阳境内)。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三个方国执意以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就在准备进征豕韦时,夏桀得知汤还在继续征伐诸侯,扩大商的势力,派使臣至商召汤入朝。天子召见诸侯是经常的事,汤也没有拒绝就带领随从来到夏王都。然而,汤刚到,夏桀立即下令将他囚禁在夏台(也就是钧台,在今河南禹县,这里是夏王朝设立的监狱)。

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将汤囚禁起来以后,就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给夏桀,请求释放汤回商。

夏桀见了宝物眉开眼笑,就让汤回去了。商汤回去以后,又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和伊尹率领了军队,对豕韦展开进攻。汤率大兵压境,豕韦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消灭。豕韦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人民尽归商所有。

昆吾国自知商汤随后便会来攻打,便提前向夏桀报告,要求其增援,夏桀非常恼怒,下令起“九夷之师”,准备征商。汤本想率军去灭昆吾,然后征东夷,进而灭夏桀。伊尹阻止了汤:“东夷之民还服从桀的调遣,听夏的号令,此时去征伐不会取得胜利,灭夏时机尚未成熟,不如遣使向桀入贡请罪,臣服供职,以待机而动。”汤采纳了伊尹之谋,暂时收兵。备办了入贡方物,写了请罪称臣的奏章,派使臣带到夏王都,向夏桀请罪,同时贿赂其亲信的近臣,为自己说好话,夏桀果然转怒为喜,下令罢兵。此事不了了之。

夏桀出尔反尔,昆吾国的夏伯很是恼怒,又见商汤主动退兵,认为是怕了自己,居然不自量力地举兵攻商。结果夏伯被杀,昆吾国被纳入商的势力范围。

到了这时,伊尹仍然不主张出兵伐夏,他还在等待时机。伊尹为商汤出谋说:“今年本应向桀入贡,且先不入贡以观桀的动静。”汤用其谋不再向夏桀入贡。当夏桀得知商汤又灭了昆吾,而不再入贡,又下令调东夷的军队征伐商汤,但因桀反复无常,昆吾又是助桀为虐,与商为敌,东夷的首领们也看出夏桀不会长久,就不听调遣。伊尹看见九夷之师不起,灭夏的时机成熟了,就请汤率军伐桀。

汤和仲虺、伊尹率领由70辆战车和5000步卒组成的军队西进伐夏桀。夏桀调集了夏王朝军队,开出王都。夏商两军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之野相遇,展开大会战。此会战约于公元前17世纪。

会战前,汤发表誓师词,据说,这就是保存在《尚书》里面的《汤誓》(译文):“你们大家听我说,并不是我敢于以臣伐君,乃是由于夏王桀有许多罪恶,上帝命我去诛伐他。桀的罪在于他不顾我们稼穑之事,和他的一些奸谀臣子侵夺人民的农事生产成果。他们为了淫逸享乐,还聚敛诸侯的财物,供他们挥霍。害得夏朝的人都不得安居,天怒人怨。桀的罪如此之多,上帝命我征伐,我怕上帝惩罚我,不得不率领大家征伐他。大家辅助我征伐,如果上帝要惩罚,由我一人去领受,而我将给大家很大的赏赐。如果你们有不听我誓言的,我就要杀戮不赦,希望你们不要受罚。”

两军交战后,商军个个奋勇,人人当先,而夏军则士气低落,勉强抵挡一阵,便呼啦一下溃逃下去。

商汤战败了夏朝军队后,乘胜进军,没费多大气力便攻入夏都城,他在那里祭祀了天地,便带兵回到自己原来的驻地。

这时商的声威已达于四方,各地的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都纷纷携带方物、贡品来朝贺,表示臣服于汤。

汤对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汤自己也只居于诸侯之位,表示谦逊。其后,他在各诸侯的拥戴下登上天子之位,宣告商王朝的成立。经过20年征伐战争,汤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影响达于上游,统治区域空前辽阔。

商汤在位17年,约100多岁去世。在他的17年天子生涯中,又继续向四方征伐,扩大了统治区域,各诸侯更加尊崇他了。但商汤对奴隶的统治非常残暴,制定了纣王制,如砍头、断足等酷刑,动不动就有数十、数百人被处死。

标签: 商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古代是男人管钱还是女人管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男女,晋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同样的她们的经济地位也很低,在家里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她们只负责好生育孩子,伺候好丈夫和孩子。如果她们不能让丈夫满意,被休弃的话,她们的日子将会过的更惨。“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从这句就可以看出来,男人才是家庭里的掌控者和主导者,钱财的收入支出自然也是男人来管理,女

  • 这个国家曾经称霸中亚,被成吉思汗灭掉后又数次复国,实力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吉思汗,历史解密

    在古代中亚,一直都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地区,而且活跃在这些地方的游牧民族通常骁勇善战,就连俄罗斯也经常被这些民族入侵,并且对它们感到害怕。在这些游牧民族里面,有一支叫塞尔柱的民族建立起了一个游牧国家,后来,从塞尔柱里面,分裂出来了一个叫花剌子模的国家,而这个国家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事儿。花剌子模的人几乎都

  • 永元之隆作为东汉的巅峰时期 为什么就是不出名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永元之隆,东汉,历史解密

    提起中国的盛世,大部分会想到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却很少提起东汉时代盛世,东汉时代全盛是和帝的永元之隆。军事上班超建功西域,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归附东汉朝廷,东北的鲜卑,北方的匈奴,西方的羌人,西南的夷人,被东汉打了个遍。班超还派出了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作为汉朝使者,最远到达了波斯湾地

  •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 一共经历几个阶段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乱世有如过往云烟,那样多的风云人物,如今也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而回顾历史,我们会冒出一个问题:这三国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一、形成期(初期)人们平常总说赤壁之战的结束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开始,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全面。赤壁之战前,鲁肃入荆,诸葛亮入吴,促成了孙刘联盟的缔结,成功地打胜赤壁之战后,三股政治力量

  • 年羹尧为什么会死心塌地为雍正效力?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是雍正帝当四阿哥时的奴才,雍正帝能当上皇帝,年羹尧出力甚大。而在历史上,雍正帝和年羹尧的关系,和电视剧里所表现的差不多,但有出入。年羹尧一家是怎么成为胤禛(雍正帝未即位前称胤禛)奴才的呢?那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康熙帝封为雍亲王。此时,太子胤礽被废,胤禛有了夺嫡

  • 晋平公之子:晋昭公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昭公,春秋,历史解密

    晋昭公(?—前526年):姬姓,晋氏,名夷,按先秦贵族礼制,男子用氏不用姓,昭公自称晋夷,姬夷一词属于后世杜撰。晋平公之子。公元前531年至公元前526年在位。六年卒,子顷公去疾立。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昭公为恢复霸业,与齐国争夺霸主,召开平丘之会,会见刘子、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

  • 古人自杀前的诡异现象 为何死前都要脱鞋放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自杀,历史解密

    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就想不开要自杀,有的是迫不得已,有的就是因为想不开,说起他们自杀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有的人选择上吊,有的喝毒药,有的跳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跳河自杀的人,他们会有一个动作,就是会把自己的鞋子脱掉,然后整齐的摆在岸边,这个动作虽然普通,但是有着

  • 都是蜀汉重臣,法正为什么没有诸葛亮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法正,三国,历史解密

    法正是蜀汉历史上仅有的十二位得到追谥的大臣之一,被称为刘备的“谋主”。法正在蜀汉文臣中的政治影响仅次于诸葛亮,《三国志》则是将法正与庞统放在同一列传中记载。但奇怪的是,相比较诸葛亮、庞统、五虎上将这些蜀汉的核心重臣,法正在民间的知名度却相差很多,以至于在成都武侯祠中都没有法正的塑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 商鞅变法规定,在17岁后,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古时讲究聚族而居,四世同堂,数代不分家,但商鞅变法却规定,到了一定年龄之后,父子兄弟就不允许居住到一起,这是为何? 《史记·商君列传》中有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这是商鞅变法第二个阶段里的规定,国家强制各家分户,父子不得同居一室,兄弟要各立家业,聚户为村,聚村为市,商鞅此举有何意

  • 三国正史斩杀敌方大将最多的人?并非吕布,也并非关羽、赵云,那么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吕布,赵云,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史上,能力卓越者不少有。那些个历史名人,他们都是因自己的实力才流传于后世,毕竟没有一番作为的人怎么可能被人们所敬仰呢!就比如说历史上的狄仁杰,就是个放羊的,最后仍然被武则天发现,最后辅佐武则天治理朝政,这充分说明了只要你有实力,哪怕你就是个放羊的也会被伯乐所发现,怕就怕的是找回去也真是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