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桓公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说是非正常死亡 ?

鲁桓公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说是非正常死亡 ?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269 更新时间:2023/12/27 7:16:39

鲁桓公十八年(即公元前六九四年),鲁桓公携夫人姜访问齐国,结果遭遇意外死亡,其情节颇荒诞不堪。

彼时齐国国君为齐襄公,名诸儿,他与鲁桓公的夫人文姜是同父异母的兄妹。要命的是,这两兄妹很早以前就有了乱伦关系。陪同出访的文姜一到齐国,就迫不及待地找她的诸儿哥哥私会去了。事情暴露后,被公然在国际场合戴了绿帽子的鲁桓公大怒,狠狠地训斥了文姜一通。结果文姜返回去向诸儿哥哥诉说委曲,顺带造谣说桓公声称自己两个儿子太子同和公子友都是诸儿与自己私通生下的。齐襄公闻言也怒了,借宴请之机将鲁桓公灌醉,然后指使公子彭生送桓公上车并在车上将其肋骨勒断,在位一十八年的鲁国国君鲁桓公就此毙命。

桓公毙命于齐,鲁国派使者前去质问:“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禮成而不反,无所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意思是我家领导畏于齐君威严,不敢安居在家,特意前往齐国重修旧好,不料事毕未归,反而客死齐国,事件在诸侯国当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若桓公果真死于彭生之手,那么请杀彭生以作交待。不难相像,鲁国对桓公之死的反应实在算是示弱,这也是实力不济之下的无奈之举。齐襄公卸磨杀驴,杀了公子彭生,算是对鲁国有了交待。

桓公未继位之前,虽为太子(名“允”),但因其年龄太小,在其父鲁惠公去世之后,鲁国群臣一致主张由公子息继位。公子息是个厚道人,压力之下,勉强以摄政的身份接替了父亲的位置,是为隐公。鲁隐公既为国君,且位置非常稳固,但仍长期奉太子允为正,早就做好了还政于允的准备。即便如此,在政客羽父的操弄之下,隐公死于暗杀,桓公继位。应该说,隐公被杀是在桓公默许之下发生的。《春秋》仅记“公薨”未记“葬隐公”,左传说这是“未成丧也”,意思是未按国君之礼安葬隐公,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桓公的态度。

鲁桓公在位一十八年,因夫人文姜红杏出墙而死于非命。《春秋》所载鲁国十二君,被杀而死者三,先隐公,次桓公,后闵公。

桓公死后,公子同继位,是为鲁庄公。守寡的文姜以君太后的身份仍不时与诸儿哥哥幽会,庄公元年(即鲁桓公死后次年),《春秋》记载“三月,夫人孙于齐”。“孙”即“逊”,出逃的意思,是说文姜擅自跑回齐国(不用说又是与齐襄公私会去了)。对寡妇文姜的行踪,《春秋》和《左传》时有记载,其行事之率性,亦可算春秋一奇。

以下列举《春秋》原文记载文姜孀居期间的几次外出,为便于阅读,本文作者对原文略有修改:

(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意思是姜氏擅自跑到齐国去了,“孙”即“逊”,逃跑的意思。此时太子同刚刚继位为君,姜氏身为太后,居然就自己跑了。左传进而解释,这里只提夫人而不提姜氏,是因为庄公知道父亲桓公之死与母亲姜氏有直接关系,故而断绝了母子关系,史官于礼不书姜氏二字。

(二年)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次年冬天,文姜与齐襄公在禚地私会,左传解释说,春秋之所以记载此事,是要昭示文姜与齐侯的奸情于天下。不过此处史官对其复以“姜氏”称呼,估计庄公与文姜母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

四年春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祝丘是鲁国境内地名,位于今山东临沂。文姜在祝丘宴请齐襄公,两人公然相会。《春秋》能记此事,史官必定非常不齿姜氏。

(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师。庄公五年的夏季,文姜跑到齐国军队驻地见齐襄公去了。

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七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

(十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

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跑去莒国做什么呢?左传没有解释,不过可以肯定不是正经事,不然《春秋》不会记。

(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死了。我估计鲁国史官当年刻下这一句之后,一定长吁了口气。鲁国终于不再因文姜过于出格的行径而自感蒙羞了。

标签: 鲁桓公周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汉代皇帝要杀那些侠士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实际上大侠也是要吃饭的,也是要讲排场的,这些钱从哪里来?要么打家劫舍,像盗跖一样,聚众数千人,占山为王。要么被权贵人家豢养,为他们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真正能做到为国为民的大侠少之又少,远远没有他们犯禁来的多。所以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努尔哈赤杀了爱子囚禁了弟弟,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努尔哈赤,清朝,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囚禁的弟弟其实就是上段我们提到的和他离家后一起闯荡的舒尔哈赤,他们是亲兄弟,在两人离家后更是相依为命,一起闯荡,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两人一起作战打仗,舒尔哈赤更是帮助他哥哥统一女真部落时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为努尔哈赤日后能建立起后金立下过汗马功劳,那时两人的关系也日渐亲密。然而事事都

  • 布尔什维克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名字的来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历史解密

    布尔什维克是列宁创建的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它诞生在19世纪末叶的沙皇俄国时期,其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1898年3月,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地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代表在明斯克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因被沙俄政府流放没能出席)。这次大会宣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但没有制定出党纲党

  • 荀彧忠心汉室,为什么不选择刘备做主公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荀彧,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汉室衰败,董卓挟持天子西走长安,让东汉王室威严扫地。除了参与讨伐董卓战役的各路诸侯,其他在自己的领地观望的诸侯们,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从前不曾有过的野心,在许多诸侯的心中,如燎原之火般燃烧。放眼当时天下诸侯,基本上已经没有再将汉王室放在眼里的了。但是汉王朝毕竟有数百年的历史,虽然衰落,却还

  • 明朝皇帝朱元璋年轻时去当和尚,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比如朱元璋,那你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吗?朱的意思其实是消灭的意思,元的意思就是元这个朝代的意思,朱元璋的璋是当时元朝人经过智慧和平时打仗需要,制造出来的尖锐的作战武器,所以他的名字的意思就是要消灭元朝的意思。朱元璋是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他开辟的明朝,他原名其实叫朱重八,后来改名为朱元璋,寓意就是刚刚

  • 佛教典故——能忍则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能忍则安,历史解密

    能忍则安,读作:néng rěn zì ān。该词的意思是能够忍耐,心情自然平静。佛教典故从前有一只野狐和一只野鹿,同住在一颗大树下。树因风吹嫩枝被折断而打在野狐和野鹿的背上。野鹿没有感觉到什么,因为风吹而树枝折断乃是平常的事。可是野狐就忍耐不住了,打算迁到别处去。临走的时候野鹿说:‘这颗大树能为我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损失惨重,为何第二次还要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兵北伐,当时诸葛亮派赵云与邓芝领一支军队作为疑兵,从箕谷出兵,摆出要从箕谷出发,经斜谷道北攻郿城,进而占据长安的态势以吸引魏军,魏明帝曹叡得知消息后,他当即派出大将军曹真率领关右大军出兵抵挡赵云等人,与此同时,诸葛亮则亲率主力大军向祁山发动进攻。由于魏军毫无防备,因此

  •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有着怎样的意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历史解密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首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实验》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

  • 她是鲁迅力捧的美女作家,为何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薇,民国,历史解密

    上世纪30年代,只要是被鲁迅先生看好的女作家没有不红的,其中有萧红。还有一位女作家被鲁迅关照的程度不亚于萧红,最初的名气也不亚于萧红,可最后没能成为第二个萧红,为何呢?她是白薇,认识鲁迅后她成为小有名气的左翼作家,她的代表作《打出幽灵塔》被发表在鲁迅主编的《奔流》创刊号上。她留下的作品不多,除了刚才

  • 朱元璋除了淮西二十四将之外 还有一个群体叫七祥之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朱元璋,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成功靠的就是文臣武将.当然,所有造反成功的人也都是如此。在这些人中,“淮西二十四将”是追随朱元璋最早的人,更是其得以成功的基础,而且,这24人大部分都死于1390年大屠杀之前,善终者较多(主要是命儿好,得以让后代享受荣华富贵)。在人生上算是比较完美了。(1)淮西二十四将至正十一年(13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