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封为什么不救关羽?背后有什么原因?

刘封为什么不救关羽?背后有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41 更新时间:2024/2/13 5:10:49

关公败走麦城,被东吴小将斩杀,一世英雄由此灰飞烟灭,令人扼腕叹息,反观战局,距关羽咫尺之外的刘封为什么不救呢?

刘封此举不免让人生疑,难道他们还有“不为外人所知的江湖吗?”这成为一个千古的谜题,在《三国志平话演义》中,罗贯中先生以《三国志 刘封传》记述: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三国志》

给出了一个他的想法:刘封听信部将孟达谗言,以“立足未稳”为借口,而未发兵,让英雄蒙难!

刘封为什么不救关羽?难到真有什么隐情吗?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刘封和关羽有什么样的恩怨纠葛呢?

众所周知,关羽是一个好人,尤其是心肠超级好,有事没事喜欢多一嘴,他和刘封的矛盾就出在了“多一嘴”上。

话说当年刘备可怜到“偌大的三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刘备安身立命的地方,四处奔波劳累”,刘备由于英雄气比较重,走到哪里,哪里就败,跟着陶谦,陶谦挂了,跟着吕布,吕布挂了,跟着袁绍,袁绍也没活几天,四处漂泊!

逼不得已投到荆州刘表那里,刘表好面子,加上都是刘氏后人,所以见了也不能太陌生,于是刘表把他当兄弟看待,没想到有一天看到表身后有一个英武少年,长的眉清目秀,特别招人喜欢,刘备就爱不释手,刘备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好美衣”,就是谁穿的衣服漂亮,他就对谁特别有好感,这个寇封特别显眼和瞩目,引起了刘备的兴趣,刘岱一看刘备的样子,也就顺水推舟把寇封推荐给了刘备。

“大兄弟,看你喜欢这个小伙子,给你具体介绍一下,这小伙子叫寇封,从小父母双亡,,跟在我身边,我也比较喜欢,今天看你也喜欢他,那你就收一个干儿子吧!”

刘备一听,正合心意,顺势就来了一个没客气,“要的,要的!”连客套都免了,把寇封收为义子,直接改名“刘封!”

刘备收了一个儿子开心的不得了,关羽有些看不下去,当着大家的面,没好意思发作,等到四下无人的时候,给刘备提醒:

云长曰:“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 《三国演义》

翻译过来就是:大哥,你又不是没孩子,收一个不相干的儿子,你不怕麻烦吗?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添乱吗?

玄德曰:“吾待之如子,彼必事吾如父,何乱之有!”云长不悦。 《三国演义》

刘备说:这有什么麻烦的,收一个干儿子而已,有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要大惊小怪!关羽一看大哥刘备就没听懂他的意思,看刘备那么高兴,就没有说啥,走了!

这个小插曲,不关心的人,觉得没有啥,但是世间不缺少有心人,尤其是中国不缺凑热闹的人,东家常西家短,没事喜欢嚼舌根,他们兄弟的对话,终于传到刘封耳朵里!“刘封是一个有心眼的孩子,他也没搞懂关二叔为什么不同意刘备收自己当干儿子。自然对待他这个二叔,没有什么好感!”

但是两个人工作上没有什么交集,自然打交道就少,加上之前这个插曲,刘封也不会自讨没趣,去找关羽什么事,两个人自此以后,井水不犯河水,日子过得清淡,没有什么波澜!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封越来越大,关羽和刘备越来越老,刘关张三兄弟呢,也很少在一起,说话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刘备称帝以后,整天事情忙不完,尤其是整天加班,在自己体力不济的时候,就想找一个人,代替自己,刘备面对这个问题犹豫不决,于是想了一下,还是听听自己兄弟的意见!

第一个人问诸葛孔明,这个人鬼主意多,看诸葛能不能给一个好答案!

诸葛亮一听,刘备问这个问题,后背发凉,这刘备想干啥?想试探我呢吗?还是别有企图,我不能着了他的道,给自己惹一身骚!一边是情同手足的关、张兄弟,他不问,专门问我,这里面水比较深,我还是躲着点吧!于是给刘备回复:这是家事,我不参与,你去问问关、张兄弟吧!

为了防止被刘备追问,境遇尴尬,诸葛亮就给刘备说,这几天身体不舒服,能不能请个病假,让我好好修养一下,以便于好好工作?

刘备一看诸葛这个滑头,不愿意上钩,这个事情总需要解决,还是问问自己兄弟!

张飞一看这个问题,就来咯一句:我都听大哥的!大哥怎么说就怎么来!

又把皮球踢了出去,平时张飞大大咧咧,但是此时的机智,让人不得不叹服。小人物一直在怀疑,张飞是不是被三国演义或者历史抹黑了,严重与形象不符!

这下轮到关羽了,刘备写信问关羽“关于谁适合当继承人的问题”,关羽是一个实诚人,又喜欢看《左传》,笃信《左传》思想,整本书都在说一个道理:忠义高于一切!规矩是天下第一大事!什么是忠义呢?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是规矩呢?嫡庶有别,立嫡不立长!

关羽借着机会把“立嫡不立长”的道理,给刘备讲了一个明白:刘封是干儿子,又不是亲生的,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传位给他,这是没有道理的吗!

正事说完后,关羽还数落了一下大哥刘备,“当初收这个干儿子的时候,我就不同意,害怕将来出事,今天应验了吧?”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或者说世间根本没有保密这一说,关羽的话就像长了腿一样,跑到刘封的耳朵里!更可恨的是,刘封听到的版本是加工过的版本,什么辣子花椒加孜然再加上大蒜调味,这个版本就变成了:“刘封,你算那根葱啊,整天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天天想着当皇帝,死了这条心吧,就是刘禅是一个阿斗,也轮不上你刘封,况且你还不姓刘!根不正,苗不红,怎么还有脸想这个事?”

知道这个消息的刘封,犹如晴天霹雳,原本还有一线希望,可能当蜀国的老大,关羽这么一搞,完全没戏了!你说刘封能不恨关羽吗?

刘封一看这样子,没有搞头了,你关羽砸我饭碗,我就砸你锅!

好巧不巧,关羽终于败走麦城了,求到我刘封头上了,让我救你?开玩笑,我恨不得你早死,我还救你?但是话又说回来,面子上的活要好好干,于是就找了一个很恰当的理由:根基未稳,没兵可救!

把关羽晾在一边了,关羽终于知道“嘴长”的苦果是什么味道了,一代英雄,就这样消失了!

综上所述,历史上所有朝代,无一幸免的为了争夺继承权,都是鲜血淋漓,莫看袁绍的儿子打的不可开交,刘表的儿子争的你死我活,而关羽呢,就是因为自己多嘴,惹上了这个“雷区”,导致自己兵败被杀!

后人都怪刘封不仁义,刘备也赐死了刘封,但是刘封又有什么错呢?

厚黑学上有句经典说法:宁和君子打一架,不和小人说句话!刘封就是一个小人,尤其刘封身边人孟达,更是一个典型的小人,所有的祸事都是孟达搅和起来的,尤其他那句:“你把关羽当叔叔,人家没把你当侄子!”暴露了小人的本质,为利益,舌头随便说!

关羽的故事告诉我们:远离小人,远离是非,不要当一个糊涂的好人!

标签: 刘封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鲁桓公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说是非正常死亡 ?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鲁桓公,周朝,历史解密

    鲁桓公十八年(即公元前六九四年),鲁桓公携夫人文姜访问齐国,结果遭遇意外死亡,其情节颇荒诞不堪。彼时齐国国君为齐襄公,名诸儿,他与鲁桓公的夫人文姜是同父异母的兄妹。要命的是,这两兄妹很早以前就有了乱伦关系。陪同出访的文姜一到齐国,就迫不及待地找她的诸儿哥哥私会去了。事情暴露后,被公然在国际场合戴了绿

  • 为什么汉代皇帝要杀那些侠士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实际上大侠也是要吃饭的,也是要讲排场的,这些钱从哪里来?要么打家劫舍,像盗跖一样,聚众数千人,占山为王。要么被权贵人家豢养,为他们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真正能做到为国为民的大侠少之又少,远远没有他们犯禁来的多。所以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努尔哈赤杀了爱子囚禁了弟弟,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努尔哈赤,清朝,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囚禁的弟弟其实就是上段我们提到的和他离家后一起闯荡的舒尔哈赤,他们是亲兄弟,在两人离家后更是相依为命,一起闯荡,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两人一起作战打仗,舒尔哈赤更是帮助他哥哥统一女真部落时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为努尔哈赤日后能建立起后金立下过汗马功劳,那时两人的关系也日渐亲密。然而事事都

  • 布尔什维克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名字的来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历史解密

    布尔什维克是列宁创建的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它诞生在19世纪末叶的沙皇俄国时期,其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1898年3月,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地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代表在明斯克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因被沙俄政府流放没能出席)。这次大会宣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但没有制定出党纲党

  • 荀彧忠心汉室,为什么不选择刘备做主公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荀彧,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汉室衰败,董卓挟持天子西走长安,让东汉王室威严扫地。除了参与讨伐董卓战役的各路诸侯,其他在自己的领地观望的诸侯们,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从前不曾有过的野心,在许多诸侯的心中,如燎原之火般燃烧。放眼当时天下诸侯,基本上已经没有再将汉王室放在眼里的了。但是汉王朝毕竟有数百年的历史,虽然衰落,却还

  • 明朝皇帝朱元璋年轻时去当和尚,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比如朱元璋,那你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吗?朱的意思其实是消灭的意思,元的意思就是元这个朝代的意思,朱元璋的璋是当时元朝人经过智慧和平时打仗需要,制造出来的尖锐的作战武器,所以他的名字的意思就是要消灭元朝的意思。朱元璋是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他开辟的明朝,他原名其实叫朱重八,后来改名为朱元璋,寓意就是刚刚

  • 佛教典故——能忍则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能忍则安,历史解密

    能忍则安,读作:néng rěn zì ān。该词的意思是能够忍耐,心情自然平静。佛教典故从前有一只野狐和一只野鹿,同住在一颗大树下。树因风吹嫩枝被折断而打在野狐和野鹿的背上。野鹿没有感觉到什么,因为风吹而树枝折断乃是平常的事。可是野狐就忍耐不住了,打算迁到别处去。临走的时候野鹿说:‘这颗大树能为我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损失惨重,为何第二次还要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兵北伐,当时诸葛亮派赵云与邓芝领一支军队作为疑兵,从箕谷出兵,摆出要从箕谷出发,经斜谷道北攻郿城,进而占据长安的态势以吸引魏军,魏明帝曹叡得知消息后,他当即派出大将军曹真率领关右大军出兵抵挡赵云等人,与此同时,诸葛亮则亲率主力大军向祁山发动进攻。由于魏军毫无防备,因此

  •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有着怎样的意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历史解密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首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实验》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

  • 她是鲁迅力捧的美女作家,为何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薇,民国,历史解密

    上世纪30年代,只要是被鲁迅先生看好的女作家没有不红的,其中有萧红。还有一位女作家被鲁迅关照的程度不亚于萧红,最初的名气也不亚于萧红,可最后没能成为第二个萧红,为何呢?她是白薇,认识鲁迅后她成为小有名气的左翼作家,她的代表作《打出幽灵塔》被发表在鲁迅主编的《奔流》创刊号上。她留下的作品不多,除了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