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刘备注定无缘得到的人才,综合能力也很强

他是刘备注定无缘得到的人才,综合能力也很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698 更新时间:2023/12/28 2:18:03

众所周知,刘备虽然以中山靖王刘胜后裔自居,不过汉室宗亲实在太多,国家不可能全部供养,加上王莽篡政中断汉朝统治。因此到东汉末期,刘备也只能以织席贩履为生。不过刘备穷且益坚,有着不坠青云之志,趁着天下大乱组建起自己的班底,辗转于各方势力之下,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眼看着这辈子就要碌碌无为了,诸葛亮闪亮登场,并彻底改变了刘备的命运。

拥有诸葛亮辅佐后,刘备逐渐发展成为割据一方的雄主。常言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意思是说即使是人才,也得有良好机遇才能成功。对于刘备而言,他必须有人才相助方能发迹。然而除“卧龙”诸葛亮以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厉害的人才,如果刘备能够得到,那么或许能够彻底一统天下。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汉室虽然已经衰微,但是影响力是存在的,而且还具有道德和法统层面的权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有大量人才效忠汉室,希望能中兴汉朝甚至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荀彧就是其中之一。荀彧出身颍川荀氏,乃是正儿八经的世家大族,其祖父荀淑名震海内,号为“神君”,所生八子号称“八龙”。荀彧之父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则曾为三公之一的司空,世沐皇恩。在汉室衰微后,那些蒙受皇恩的传统士族,大都一心渴望匡扶汉室,荀彧所在的荀家更是如此,因此兴复汉室也就成了荀彧终其一生的追求。

要知道,荀彧素有“王佐之才”,乃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假如荀彧能和身为汉室宗亲的刘备联手,那么天下局势恐怕将会彻底改变。遗憾的是,荀彧在离开好大喜功的主公袁绍后,一眼就相中了曹操。曹操在当时还是有名的大忠臣,曾意图行刺权臣董卓,虽然不慎失败并仓皇逃窜,但好歹赢得了天下美名。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曹操虽然势单力薄,但他仍然勇猛作战,还差一点死在徐荣之手。荀彧认为曹操和自己是同道中人,于是对他非常欣赏,最终选择投奔曹操。

荀彧进入曹操集团后,便为其规划了初步统一北方的蓝图与具体办法,还参与到曹操的日常战略布局当中,深受赏识。从战略角度而言,荀彧曾提出“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与迎奉天子“;在具体战术层面,荀彧曾在曹操与吕布的大战中,为曹操保全了仅剩的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改变天下走向的谋略。在政治方面,荀彧也贡献卓著,为曹操举荐了荀攸陈群郭嘉钟繇杜袭戏志才等顶级人才。

不过荀彧鞠躬尽瘁的目标是为“奉天子以讨不臣”,而不是曹操所想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此时的曹操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热血青年,他同意迎奉天子只是为了一己私利,不过他掩饰得很好。直到曹操真正统一北方后,他才暴露出真实目的,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荀彧得知此事后,已经是悔之晚矣——自己非但没有匡扶汉室,反而还亲手葬送了刘氏王朝,在理想破碎后,荀彧选择服毒自杀。

从这一点来说,如果荀彧投靠刘备,那么刘备自然能够得到荀彧所带给曹操的一切人脉及资源,这一点恰恰是刘备的弱势。有了这样的搭档,再加上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猛将,刘备在汉末诸侯之中自然能做到实力冠绝群雄,这样何愁天下不平?遗憾的是,荀彧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投靠曹操之时,刘备还在辽东公孙瓒麾下,在中原地区根本没有任何知名度。因此注定了会错过荀彧这位顶级人才。说起来,荀彧的才华远胜诸葛亮,只可惜与刘备无缘,或许这也表明汉室真的气数已尽。

标签: 荀彧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闵公胡乱开玩笑,结果惹怒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闵公,春秋,宋国,历史解密

    为人立世,做什么事都应该注意一个度,有些人把对人开玩笑当作平常事,岂不知,开笑开过头了对他人有时也是一种伤害,说者无意,但是听的人可能就有心了,马加爵事件估计大家还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和大家讲一个春秋年代,因为一个玩笑而丢了性命的故事。话说齐桓公在长勺打了败仗之后,非常不甘心。于是呢,来联合宋国来攻打

  • 关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评价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车尔尼雪夫斯基,俄国作家,历史解密

    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评论家、作家,革命民主主义者。生于萨拉托夫城的一个神父家庭,毕业于当地一个神学院,兼修英、法、德、意、希腊和拉丁语,另外还有古斯拉夫语,也正是在这座学校,车尔尼雪夫斯基与文学结缘。1853年,18岁的他进入彼得堡大学文史系学习。大学时代接近进步组织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组,受唯物

  • 这位大臣上书痛骂皇帝,又因一句话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古代社会皇权专制,大臣们虽可谏言,但忠言逆耳,万一戳到皇上的痛处就离被处死不远了。因此,历朝历代,虽有大臣敢进言劝谏,但不怕死想要将皇帝“骂醒”的人可就只有寥寥几个。海瑞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不畏惧生死,正直善良,终其一生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国家社稷,为黎民百姓服务。他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不害怕得罪权贵

  • 清朝人是如此学习英语的 满满一股初中学习的气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英语,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的中国实力低微,世界上的各国列强都跑来欺负我们,列强让清政府割地,赔款,朝廷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不过虽然朝廷是落后的,但列强的进入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改变。例如晚清时期中国开始学习外语了。只不过当时的外语,只有一些外交人员能够接触到,他们或者是当翻译,或者是帮助清朝的

  • 明朝共有16位皇帝,为什么帝陵叫“明十三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是由太祖朱元璋一手建立的,期间一共存在了276年,共出现了十六位皇帝。在古代皇帝死了才有陵,而一般大臣或者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他们死去安葬一般叫墓,普通人就是坟,在差一点的就是一个土堆而已了。那么既然皇帝死了就会安葬在帝陵里,那么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为何我们现在却只叫“明十三陵”呢?其实原因并不难

  • 第三任皇后去世以后,康熙为什么没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朝,继康熙皇帝原配嫡后孝诚仁皇后薨逝以后,康熙十七年,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在被晋封后位仅半年后因病薨逝,后宫空缺了8年之久的皇后之位仅在半年后再度空缺。为填补后宫空缺,康熙皇帝下令晋封贵妃佟佳氏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统摄后宫;而后,晋封孝昭仁皇后的一母胞妹钮祜禄氏为贵妃。康熙二十八年

  • 她是第一个造反的唐朝公主,葬礼按照武将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平阳昭公主,唐朝,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讲的是平阳昭公主,在新旧唐书中都有关于她的记载。她是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母亲是李渊的妻子窦氏,她是李世民同父同母的姐姐。她英勇善战才智过人,文武双全能力卓越与李世民比也毫不逊色。当她长到适龄的时候,父亲把她许配给了年龄相当的柴绍。柴绍出身于将门,是个远近闻名的领兵天才。结婚的时候柴绍是隋炀帝太

  • 乾隆去世后,大清状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在位六十年几乎耗尽了大清国力,留给嘉庆一个烂摊子。嘉庆亲政以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川楚白莲教起义风起云涌,国库收入不足,人口过度膨胀,官员贪腐严重,河患频繁出现。面对如此局面,嘉庆帝十分忧虑但头脑也很清醒。为此,他一度打出了“咸与维新”的旗号,试图在内政上作出一些改革和补救。客观

  • 光绪和慈禧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为什么慈禧临死前要除掉光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慈禧,光绪,历史解密

    想必熟悉清朝末期这段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关于清朝末期光绪跟慈禧存在着很大的嫌隙。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光绪帝只是慈禧太后掌控政权的一颗棋子、一个傀儡。为了更好的掌控皇宫,掌控大清江山。慈禧对于光绪的管教可谓说的上是非常严格。但是对于他的严格从来不是为了培养他当一个好皇帝,而是为了把他训练成一个好傀儡,

  • 文鸯的勇猛堪比赵云,最后却被奸贼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鸯,三国,赵云,历史解密

    提起三国的英雄人物,最让人喜欢的就应该是赵云了,而喜欢赵云的人都喜欢他的勇猛无敌。当初刘备被曹操追杀的落荒而逃,在逃跑的过程中过于混乱,不慎将唯一的儿子刘禅弄丢了。赵云为了救回主公的唯一血脉,不顾自身危险,七次冲进曹操的军阵中寻找刘禅。最终赵云在一座茅屋中找到了刘禅,赵云带着年幼的刘禅从曹操百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