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三桓,为何没能三分鲁国?

历史上的三桓,为何没能三分鲁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3/12/6 18:00:57

春秋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子民、家兵,乃至独立的政令,事实上为国中之国。在先秦时期,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邑称“家”。而“国家”一词的词义最早来源,就是合指诸侯与卿大夫的封地。

由于世卿家族长期分掌国政,而随着其“功绩”的累积,其家族领地也自然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公室的领地却是越分越小。久之,就形成了“卿”大於“君”的局面。三家分晋,田氏篡齐等皆是如此。而在鲁国历史上也曾出现如晋之韩、赵、魏,齐之田氏那样强势的卿族,此即鲁国的三桓势力。三桓,是指同源於鲁桓公的三支卿族势力。鲁桓公的庶长子庆父,为三桓孟孙氏之祖。鲁桓公的庶次子叔牙,为三桓叔孙氏之祖。鲁桓公的嫡次子季友,为三桓季孙氏之祖。

三桓势力分掌鲁国军政近两百年,鲁国国君已形同虚设。在孔子相鲁期间,欲“隳三都”(三桓的各自都邑),即是想削弱三桓的势力,以强公室。结果,反遭三桓逼迫,不得不离开鲁国,而周游列国。其后,鲁哀公想借助越国的势力讨伐三桓,结果却遭三桓攻打,流亡到国外,并最终死在了有山氏。

那么,为三桓却没有能三分鲁国呢?

首先,鲁国的国力远不能与齐、晋并论。齐、晋都是强国,田氏代齐,三家分晋,还都能在战国七雄中各占一席之位。而鲁国原本就是弱国,随着诸侯兼并越来越严重,弱国也越来越难以生存。鲁国再一分为三,各自势力就更显得势单力薄,而易遭到强国的吞并。

再则,三桓的势力也曾一度出现政权下移。孔子主张“隳三都”,起初季孙氏、叔孙氏都是支持的。而支持的原因,则是这两个家族的权力出现了再度下移,其家族权力被家臣操控。故而,季孙氏、叔孙氏,都希望通过“隳三都”来抑制家臣势力。但随着,费邑宰(相当於卿大夫的相)公山不狃起兵反鲁,并攻入国都曲阜。随后,郕邑宰(孟孙氏的家臣)公敛处父也反对隳毁郕邑,才使得三桓的态度得以改变。因三桓的势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政权下移,故而也影响了三桓瓜分鲁国的野心。

第三,受周的宗法礼仪之束缚。周之宗法礼仪,是由周公(鲁国的始封君)制定与完善,鲁国乃天下诸侯的“望邦”,世人皆称“周礼尽在鲁矣”。周之宗法礼仪在鲁国更深入民心,而三桓又为鲁之公室旁支,周公之庶脉子孙。公然篡逆而三分鲁国,违背先祖之宗法,很难在鲁地立足。

标签: 三桓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 清廷国库到底有多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昌起义,清朝,历史解密

    清代原由户部理财,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组部院各衙门,将户部更名为度支部,列衔于户部之上,其原掌管的民政事划归民政部,主管官为度支大臣,另有左、右侍郎和左右丞、左右参议;下设承政、参议二厅及田赋、漕仓、税课、莞榷、通阜、库藏、廉俸、军饷、制用、会计等十司与金银库。度支大臣载泽武昌起义爆

  • 宋朝经济比蒙古还要发达 为什么却奈何不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明朝,宋朝,历史解密

    若要问哪个朝代的商品经济发达,那么宋朝绝对是榜上有名,并且是霸主级别的朝代,虽然在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的萌生,但是,相对于当时的整个世界来说,并没有很突出,但是宋朝在当时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经济强国,宋朝的疆域收缩,北部边界背压缩到黄河流域,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小的朝代,甚至还没有秦王朝

  • 皇帝家属也哭穷,妃子工资一年多少,得知真相的我惊呆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唐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则多以货币形式支付为主,发金子、银子,即所谓“发元宝”,与现代上班拿工资的等式就比较接近了。清朝后宫的年俸分九等。皇太后的年俸最高,每年黄金20两、银2000两。余下相应的是,皇后银1000两、皇贵妃银800两、贵妃银600两、妃银300两、嫔200两、贵人100两、常在50

  • 历史上周瑜是怎么死的 他真的是被气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周瑜,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记载赤壁之战,诸葛亮可谓是大出风头,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整个赤壁之战好像成了诸葛亮的一场个人秀,而主将周瑜则成了一个嫉妒贤能的小人形象。赤壁之战结束后,周瑜领兵和曹仁争夺荆州,结果被诸葛亮趁虚而入,占据了南郡和襄阳,气的周瑜吐血三升,临终之前大叫道:“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气绝

  •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前半生和后半生判若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玄宗,唐朝,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比较特别的皇帝,他在位44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即开元盛世,尽管他是站在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肩上,但他自己的能力同样值得后人点赞,在位期间他也曾励精图治,然而后期他却直接判若两人,整日沉迷于享乐,好像换了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武则天在位期间,李隆基从小生活在宫廷之中,见惯

  • 揭秘:历史上的“前赵”和“后赵”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前赵,十六国,历史解密

    前赵和后赵属于一母双胞,均脱胎于匈奴汉国。它们的国号当时都叫“赵”——一个源于祥瑞,一个出自封爵,是后人为了区分才加的前后,因为二国成立的时间差了5个月。汉国是奏响五胡乱世号角的匈奴人刘渊所建,灭掉西晋后称霸北方。其开疆拓土倚仗两员骁将:一个是匈奴人刘曜,向西挺进关中据守长安;一个是羯族人石勒,向东

  • 春秋霸主,齐桓公临死前,为啥会发出哀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的齐国,在齐桓公的统治与管仲的管理下,变得非常强盛,号称霸主。而此时的齐桓公身边有三个宠臣,分别是公子开方、竖刁和易牙,这三个人陪着齐桓公吃喝玩乐,非常得齐桓公的宠幸。他们除了能想着法子哄齐桓公高兴之外,还都有“感动齐桓公”的事迹。公子开方是个公子,可是并不是齐国的公子,而是卫国的公子。他放

  • 战国最彪悍的队伍,魏武卒曾吊打50万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后期,各国一提到秦国的军队一般都会用虎狼之师来形容。但在战国初期,也曾有过这样一支部队让秦人避之如虎狼,它就是魏武卒。魏武卒最早是由魏国名相李悝主持创立,即所谓:武卒制,其鼎盛时期则出现在名将吴起时代。吴起认为:兵不在多,而在治。在河西担任郡守期间,吴起便开始组建精锐武卒。精锐武卒的选拔非常严酷

  • 美莱村惨案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美莱村惨案,美国,越南,历史解密

    美莱村惨案,指的是一九六八年,美国与北越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在越南广义省美莱村制造了"美莱村大屠杀",杀害了五百多名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儿童。据统计当时遇难人数在504左右。事件经过对于麦迪那当时到底是如何下的命令,连队里存在着矛盾尖锐的不同看法。有个士兵后来作证说,麦迪那命令连队"杀死村里的一切活口"。

  • 赤壁之战,如果郭嘉不死曹操会失败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曹操,郭嘉,历史解密

    赤壁兵败后,曹操当着手下文武痛哭郭嘉,说,如果郭嘉不死,他不会有赤壁之败。郭嘉如果没死,曹操真能避免赤壁兵败的命运吗?虽然历史不允许假设,但我们今天权当饭后无聊扯闲篇,不妨假设一下,如果郭嘉真的健在,曹操的赤壁之战,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知道,郭嘉最厉害之处,在于对人和事的敏锐而独到的判断。曹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