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一直被魏国压制,后来是怎么翻身的?

秦国一直被魏国压制,后来是怎么翻身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00 更新时间:2024/3/9 5:50:49

当年分家后,魏国虽然顶着三晋老大的位置,实际上处境很尴尬。论粮食人口,地缘环境,它不如赵国。好好的一个国家被韩国给切分得无法形成一个整体;论富庶程度,它不如韩国。再加上周边秦国、楚国这么一些强敌,说实话很危险。

当时第一代国君魏文侯有感魏国环境恶劣,励精图治,任用李悝变法,此外乐羊、翟璜,一将一相,个个都是贤能之臣。内外兼修,魏国很快便强大起来,一跃成为三晋中真正意义上的扛把子。

至于秦国,这个曾经的春秋四大国,典型的外强中干。当时国家一片混乱,内有宗室争权,贵族剥削,百姓苦不堪言;外有强敌环伺,西戎强国义渠,一度占领了秦国大片领土。

而强大起来的魏国也不遑多让,乱拳打死老师傅,占领了秦国河西之地,把秦国关在了关中。当然秦国不服,心道要是被晋国欺负也就算了,你晋室一家臣也来打我。以前好歹是以晋国的名义带着六卿群殴,现在倒好直接单挑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那行,这次就让你们尝尝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于是在阴晋之战秦惠公带着五十万大军来找魏国报仇来了。然后被吴起,带着五万新兵蛋子给胖揍。而这五万新兵蛋子,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虽然当时算是刚刚组建,但好歹是经过训练的正规军,再加上有吴起这样的名将指挥。打秦国这五十万大部分由农民组成的春秋时代的军队,基本上是完虐。自此,秦国一蹶不振,愈发的衰落。这才有了后来的秦孝公立志强国,昭告天下求取贤人,然后引来了商鞅,变法强国。当然这是后话。

还是回到魏国这边来,话说吴起打造出魏武卒之后,带着魏武卒基本上打遍天下无敌手,拓地千里、未尝一败。

吴子·图国》: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即使后来吴起去了楚国,由于架构已经搭起来了,魏武卒依旧强大。到了魏惠王时代,魏国已经是当时天下当之无愧的霸主。就连齐国,也得稍逊三分,毕竟齐国这个也是改朝换代了,田氏代齐嘛,当年还是在魏文侯的帮助下才列为诸侯的。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齐国都算是魏国的附庸。

虽然后来魏惠王时代,齐国早已经强大起来,并与魏国已经开了争霸,但正面上齐国还是要稍微的处于劣势。就拿围魏救赵来说,齐国在桂陵之战大胜魏军。但是魏国后面还是将赵国都城邯郸攻破,笑到了最后。

魏国真正意义的衰败是在马陵之战,齐军故技重施,围魏救韩,在孙膑的指挥下,于马陵大败魏军。魏将庞涓兵败身死,十万魏武卒全军覆没。此后秦楚等国痛打落水狗,魏国在连败中逐渐沦为二流。

那么这和秦国有什么关系呢?

前面不是说过嘛,秦国在阴晋之战后,基本上对魏国是没有了反抗能力,其富庶的河西之地也基本上归属了魏国。当时秦国的处境十分艰难,特别是魏国这个威胁一直都很头疼。虽然在秦献公时代,秦国经历过一些变革,击败过魏军。但整体的形势没有改变。

不夸张的讲,只要魏国想,秦国就只有被欺负的份儿,要想强大起来更是困难。毕竟其面对的不仅仅是魏国,而是三晋联盟。

所以,秦国一直都在想办法破除这个死局!

这里就得提到一个人了,商鞅!

对于商鞅,咱们最熟悉的就是商鞅变法。但事实,商鞅不仅仅是一个改革家。还是一个政治家,他很清楚当时的形势,直到必须得搞定魏国。

而当时天下的一个情况就是,魏国虽然一家独大,但同时也是在腹背受敌。不仅要面对齐国得挑战,同时还得提防身边的韩国与赵国。因为当时魏国太强势了,在三晋中不是太受欢迎。

基于这一点,商鞅主动跑到魏国去,找到魏惠王示好。他一个劲儿的捧魏惠王,说他多么的英明伟大,现在的魏国有多强,早就应该问鼎中原,会盟诸侯,称霸天下了。所以你魏国的目标应该是东边儿啊,把什么赵国齐国给收拾了。同时他还代表秦国,表示会尊魏国为霸主,让魏惠王免去后顾之忧。

魏惠王本来就有这个心思,再加上商鞅这么一表示,基本上就定下来了。他将战略目标定在了东边儿,甚至把都城从安邑迁到了更靠东边儿的大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东边儿控制,以抵消齐国对于中原诸侯们的影响力。

这么一搞,基本上就是在放养秦国了。所以秦国才得以安稳的变法改革,逐渐强大。

当然,还有以外收获,首先魏国马陵之战失败后,秦国一改往日的温顺,乘火打劫。一举收复了河西之地。史称“西丧秦地七百余里”。

而当时齐国虽然赢了,但日子也不好过,首先楚国第一个不服。因为马陵之战后,魏惠王在徐州正式尊齐威王为王。楚国在收拾了魏国之后,就去找齐国争霸去了。此外曾经受过齐国恩惠的韩国与赵国,其实还是三晋穿一条裤子,看到自家兄弟被打,不免觉得唇亡齿寒,也跟着楚国怼齐国。这样一来秦国舒舒服服没人管,安心发育。等到东方各国回过神来,已经压不住了。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整个战国中期,即齐魏、齐楚争霸的这两个阶段,秦国一直都是在闷声发大财,不间断的强大自己。这也为其在后期的强势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秦国不仅仅是打仗厉害,玩计谋政治也是颇有一套。

标签: 战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朝强大到什么地步 这个国家最强的精锐被视为弱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贵霜帝国,历史解密

    古代欧亚大陆上曾经有过四大帝国的讲法,毫无疑问大汉帝国位列前茅。而曾经波斯帝国的继任者帕提亚王国也被我们称为安息的西亚帝国,也是古伊朗最强盛时期,与罗马帝国多次交战不落下风,做为西亚的霸主得知大汉朝一位使者途径此地之后。做为与大汉齐名的帝国不能丢份啊,就紧急集合自己最强大的部队做为仪仗队来让大汉使者

  • 霍去病征战未尝一败,却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霍去病,西汉,历史解密

    大汉帝国,名将如云,英才辈出,其中最令人惋惜的将领无疑是冠军侯霍去病。公元前140年,霍去病出生于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名将卫青的外甥。和卫青一样,霍去病出身低微,父亲霍仲孺只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县吏,母亲卫少儿是平阳公主府的奴婢,幼年被父亲抛弃,因私生子身份受尽冷眼,直到姨母卫子夫入宫成为皇后,其身

  • 在宋朝牛有多宝贵?弄伤它可能性命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农民起义,宋朝,历史解密

    对于宋代,很多人多半会有牛肉的记忆。一方面,受《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的影响,英雄们下馆子上二斤牛肉、大碗喝酒等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在流传于民间的宋代案件里,尤其是包拯智破割牛舌案,让人记忆犹新。这就给我们矛盾的一面,英雄们下馆子是吃牛肉的,而私宰耕牛,即便是割去一条牛舌,也是要认罪伏法的。众所

  • 作为杨贵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最后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一个男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的妻子成了自己的母后,而自己却从丈夫的角色转瞬变成了儿子。李隆基的第十八子寿王李瑁便是这样一个悲催的男人。曾经与自己同处一室,相敬如宾,共同生活了五年的妻子却转眼睡在了自己父亲的身边。以后自己见到这个曾经的妻子还要行后辈对长辈的大礼,还要亲眼看着这对昔日的公公和儿媳有说

  • 北匈奴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西迁四站后都建立了什么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匈奴,欧洲,历史解密

    曾与汉朝为敌的北匈奴,后来建立了匈奴帝国,令欧洲人颤抖根据史料记载,匈奴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1世纪(东汉时期),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汉武帝对匈奴的猛烈反击,大大损耗了匈奴的元气。至西汉后期时,匈奴发生了分裂,南匈奴归顺了汉朝,而北匈奴则拒不归顺,经常发起战争,导致民不聊生。至汉

  • 清朝奇怪的侍寝规则是怎么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所以清朝的祖先就立下规矩房事也是必须有节制的不能过度,否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岂不是又没了。清朝那时候有专门的机构管理这个的,也叫敬房事,一般来说主要的职责就是皇上如果有意向了就帮皇上选好一些妃子,然后交给皇上去选,这个过程就叫做翻牌子,翻到那个妃子今天就是那个妃子侍寝,当然除了帮助皇上选妃子,就是帮

  • 朱元璋杀功臣,朱标挖苦12字气得朱元璋拿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标,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想必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他从一个乞丐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中的艰辛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早早将自己的长子朱标立为太子,并且派著名学士宋濂作为他的导师。在朱元璋的精心培养之下,朱标成年之后颇有明君的风度,并且说话和谈吐都很有见地,并且朱元璋几次离开南京让朱

  • 易服令简介 服饰鉴别和推行状况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末清初,易服令,历史解密

    易服令是明末清初时期满清颁布的一项法令,和剃发令同步,统称为剃发易服。满清政府在入关前后颁布了一系列"薙发易服"政策,强迫汉人改变其发式、衣着,强制性地改变汉人固有的风俗习惯和民族观念。对于这一政策的施行,清廷固有其多方面的原因考虑,但为了满足其利益,却使广大汉族人民饱受文化习俗的民族压迫,从而引起

  • 短短九年的时间,晋文公是怎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在秦国的协助下归国继位,短短的9年時间,便变成春秋五霸之一。俗语说,沒有莫名其妙的取得成功,晋文公为何在61岁的大龄,多年就保持宋襄公、秦穆公等一辈子的希望?雄图大志的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主要归功于“六世之余烈”,晋文公的成功也不简单,我们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来分析。西

  • 揭秘:刘秀是怎么收服流寇般的十万赤眉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赤眉军,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刘秀即位后,却未定国都,定都何地呢?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心当然是长安,但长安不可能在短期内夺到手,刘秀在河内郡徘徊一月有余,最后确定定都洛阳。他首先派兵占据了五社津(今河南巩县北)等要塞,以防荥阳以东的割据势力前来争夺,然后,下令包围洛阳。当初,刘玄去长安时留李轶、朱鲔守洛阳,这两个人都曾劝刘玄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