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谁?乌台诗案事件简介

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谁?乌台诗案事件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64 更新时间:2023/12/12 20:52:38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所谓“乌台”,即御史台。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那么,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谁?事件经过如何?

受害人中驸马王诜王巩、子由三人处罚较重;张方平、司马光范镇苏轼等人处罚较轻。

乌台诗案事件简介:

元丰二年(1079),苏轼移任湖州(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补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

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结一句话,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苏轼在御史台内遭到严刑拷问,他自认难逃死罪。最后终能幸免一死。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蒙神宗的恩赐被判流放黄州(湖北省黄冈县),苏轼被拘禁近百日,后获释离开御史台之狱。后人把这桩案件的告诉状和供述书编纂为一部《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汉书·朱博传》:“是时,兀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世便以御史府为乌府,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包括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官)舒覃、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致祸的原由,除上述的“莫须有罪名”外,据说是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当时人的笔记里曾记载其事。

说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幺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幺,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幺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幺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这段记载的真伪已不可考。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轼,错改两句诗似乎不是王安石讨厌苏轼的真正原因。其实质上的原因,当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方有如此刑名之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墉为什么叫刘罗锅?刘墉真的是罗锅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宰相刘罗锅剧照刘墉是清朝著名的宰相,位高权重,却从没有仗着自己的权势去敛纳钱财,一生廉洁清明。刘墉之所以位高权重离不开他的家庭背景,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太子党”,其实在刘墉的家族史上,就有为官的记录。刘墉的高祖父刘通是明末的秀才,曾祖父刘必显考取进士,担任户部广西员外郎

  • 东陵大盗孙殿英的下场,孙殿英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以盗挖东陵闻名的孙殿英1947年9月30日,以率军盗取东陵而闻名的孙殿英病重医治无效,带着对自己一生的忏悔离开了人世,时年63岁。解放军占领汤阴后,孙殿英的全部士兵被缴械,孙殿英的第三纵队全军覆灭,东陵大盗孙殿英被俘。解放军共毙、伤、俘孙殿英部9100余人。孙殿英的特点是反复无常,他虽身为国民党军司

  • 邓颖超逝世的时间,邓颖超是多少岁去逝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992年7月11日上午6时55分,邓颖超与世长辞,享年88岁。邓颖超(1904-199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原名邓文淑,祖籍河南光山,1904年2月4日生于广西南宁。幼年丧父,靠母亲杨振德行医或当家

  • 张学良与宋美龄同居了吗?张学良和宋美龄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张学良曾说,一生中有两位女性对他恩同再造,一是蒋宋美龄,一是赵一荻。西安事变发生后,原本与蒋介石关系兄弟般的张学良,瞬间成了蒋介石永不可饶恕的罪人。不杀而又要让这个血性男儿的心理被安抚,能居间起作用的,惟有宋美龄。张学良也坚持认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不杀他,是有宋美龄这个保护神在。在《世纪行过----

  • 战国名将廉颇怎么死的?廉颇与三村村名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廉颇是赵国有名的将领,为保赵国安定,他久经沙场浴血奋战,战功卓绝。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位战国名将廉颇。当初,廉颇于长平率兵抗秦,与秦兵僵持了整整三年,打破了秦军速战速决的计划,也挫败了秦兵的锐气。于是秦军设下计谋,使赵王将廉颇罢免,任用了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将。廉颇卸任之时,叮嘱赵括以守为攻

  • 曾国藩后人今何在,曾国藩后人家谱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的后人曾国藩的后人基本继承了曾国藩的一些优良品格,他们都在事业上遵守规矩,在为人处事上老实诚信,在决断事务时谨慎,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工作上勤奋刻苦。民国时期,曾家的后代便很少从事政治生活,当官的更是少之又少,也许是受了曾国藩的启示,也许是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又或是辛亥革命对传统文化不一

  • 常遇春杀降俘虏是真的吗?明朝常遇春常茂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常遇春常遇春从25岁起追随朱元璋,征战15载,至40岁暴逝塞北。纵观他的一生,常遇春从来不是一个完人,曾经杀过降兵;但他从来都是一员名将,一位从未败过的名将。首先需要了解什么叫做杀降,按照语义来说,杀就是杀人的意思,降在军事上一般都是投降之意,组合在一起就是杀投降之人,杀俘虏。那么,常遇春杀降也好理

  • 金瓶梅的作者真的是王世贞吗?王世贞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学识、文才、气节,王世贞身上无一不具备,其不间断的创作给后世留下了无数传世典籍,此外,一直有传言称金瓶梅也是其笔下作品,那么该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呢?流传至今,名满天下的《本草冈本》,其与王世贞之间也流传着一段令人心酸的渊源。当时李时珍写完该书,四处求人未果,正愁无人刻书出版,正巧有人建议他去求助文坛之

  •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为什么称“三宝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郑和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郑和是太监,人称三保太监。本姓马,小字三保。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

  • 荀彧的生平事迹简介,荀彧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yù),为东汉末年的战略家,为曹操阵营下的谋士,其拥有政治远见,才能出众,是辅佐君王的好帮手,为人正直也很忠诚。而且为曹操举荐多位才能之人,但是最后却因太过直白为曹操疑虑。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荀彧简介和荀彧的生平故事。荀彧于公元163年出生于颖川郡,其父为因为忌惮宦官而让荀彧娶了唐